发布时间:2016-10-23 18:5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6-10-21 02版 | 查看:796次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述评
本报记者 温红彦 毛 磊 冯春梅 倪光辉 卢晓琳
出发!
1934年10月,被誉为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长征,从江西瑞金迈出第一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进行战略大转移。那是一段血衣裹身的征程,一支人类奇兵,从此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转战几万里、血洒几万里、建勋几万里。1936年10月22日,终于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长征,写就了雄浑的英雄史诗,筑就了伟大的精神丰碑。
出发!
2016年10月17日晨,中国酒泉,“长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万众瞩目下,“神箭”擎天撼地冲出霄汉,中华儿女再探苍穹。82年前的同一天,1934年10月17日夜,8.6万名红军跨过江西于都河,正式踏上漫漫征程。长征,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人最壮丽的篇章,奠定了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基础。“长征”,同一个词汇,折射出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神穿越时空,旗帜引领航向。当年,那些曾庇护红军战士、为成长的理想遮风避雨的危旧土坯房,如今已成了红墙黛瓦的居民小区;当年,那些曾为红军照亮行程的松明火把,已变成了明亮的白炽灯;当年,那些泥泞狭窄的土路,已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百姓安居乐业,城乡一派祥和,国力日益昌盛,这不正是红军队伍所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一路走来,国家实力正如一次次腾空而起的“长征”火箭,始终昂扬向上;一路走来,变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执着的初心!
“革命理想高于天”——路线正确后愈挫愈勇
静静流淌的于都河波光粼粼,荡漾着历史的回响。当年红军架设渡河浮桥的地方,如今已矗立起多座现代化钢筋水泥大桥。
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河畔布满青苔的石阶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妻送郞、娘送儿、无数生离死别的一幕幕。
上个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风雨如磐。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领导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出发时8.6万人,抢渡湘江伤亡惨重,锐减为3万余人。在红军血洒湘江、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力谏中央,挽狂澜于既倒,红军急奔黔北,强渡乌江,向遵义挺进。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广西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一尊红军指挥员——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雕像静静矗立。突破湘江时负责断后的红34师陷入重重包围,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29岁的陈树湘因腹部受伤被俘,躺在担架上的他,一把扯断自己的肠子,“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雪山极寒挡不住理想的追求,泸定铁锁拦不住无畏的勇士。长征期间,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江西兴国县老红军钟发镇回忆起长征,言语动情:“不管困难多大,从来没有掉过队,一直跟党走!”
“一直跟党走”“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折射的都是红军将士忠于理想、忠于信仰的初心。
80年前,理想信念是长征之魂;今天,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列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大任务,中央八项规定巩固理想信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补足精神之钙,“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出“醒脑良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思想之基……
新长征路上,无数为崇高理想信念奋斗的人们举起精神火炬: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担任法官的22年里,参与审理一系列大案要案和起草多项重大司法解释,扛起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操盘手的重任,为实现心中的理想信念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工作岗位上时年仅46岁。在这个曾因贫困“出名”的偏远小县,他耗尽最后一份心力,换来了晴隆的大变样;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在训练中遭遇突发险情英勇献身,壮阔海天绚烂绽放的生命之花,永远定格在29岁的青春;
……
信仰之花,需要用行动去浇灌;信念之志,需要用行动去践行。红军当年在罗霄山脉举起的理想火炬,一代一代地传到了今天,还将一代一代地传向未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艰难困苦中淬炼洗礼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底有多苦?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
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轮番扫射、轰炸,地上有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饥饿、寒冷、伤病,红军趟过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许多人在长征途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共产党员和红军官兵没有被死亡和困难所吓倒,而是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挑战生命极限,坚持走到胜利。
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13岁参加长征,三过草地。他们班原有14人,到第三次过草地时只剩7人。进入草地后,干粮、野菜、枪袋都吃完了,开始吃皮腰带。7个人的皮带吃掉了6根,当吃到第七根皮带的扣眼时,战士们得知即将走出草地。为了纪念这段岁月,大家一致决定忍饥挨饿把这半根皮带保留下来……
半截皮带流过时间的长河,依旧有着那坚实的力量与内涵。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皮带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当记者问,长征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是什么时,101岁的老红军王道金低头沉思了片刻,“过夹金山!”这座雪山被当地老百姓称作神山,因为除了神仙,连飞鸟都过不去。但就是凭着两身单衣、两双布袜、一双草鞋、一根木棍,还有宝贵的几枚辣椒,王道金翻过了夹金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时红军指挥员平均不足25岁,战斗员平均不足20岁,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14年,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仅仅7年。正是这支由年轻的党所领导的年轻军队,征服了20多座雪山,渡过了30多条险流,穿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类壮举。
红军将士在血与火的奋斗中打造出一座座精神高地,激励着后来者在新的长征路上拼搏前行——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大漠敦煌,兢兢业业50多年,全身心投入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员工徐立平,20多年来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用奋斗雕刻出“大国工匠”的坚守;
……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13亿多人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
“雄关漫道真如铁”——铁的纪律是胜利保障
在贵州黎平县城的翘街,有一家百年中医药铺“九如堂”,药铺斜对面就是“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就是在那里召开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
“1934年的一天夜里,两名红军战士敲响了药铺的大门。”45岁的药铺店主谢廷跃还记得他爷爷讲过的这个故事,红军战士抓了一些腹泻药,要付医药费用,爷爷不收,最后红军战士把钱放在柜台上,郑重地说了一声谢谢之后就走了。
严明的纪律,始终是红军与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重要保障。长征途中,红军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沿途群众的衷心拥戴,百姓纷纷参加红军,或是为红军带路、当向导,提供各种支持帮助。
今天的中国,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对种种考验,尤其需要以严明的政治纪律统一全党意志。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是动员令,更是指南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坚决惩治腐败保持肌体健康,以狠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一系列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行动,为我们党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打虎生威,拍蝇显力。仅去年一年间,全国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0516起,处理91550人。今年上半年纠“四风”共查处问题19160起。
一批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和鲜明态度,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巡视“回头”常抓不懈。10月11日,中央第十轮巡视公布4省市“回头看”反馈情况,13个巡视组对32个中央部门(群团)党组织进行专项巡视。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坚决清除腐败分子,营造政治上的青山绿水,为走好新长征扫清路障。
“人间正道是沧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
这是长征途中真实的故事:
红军战士谢益先把自己仅剩的一袋粮食,送给了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母子三人。母子三人得救了,谢益先却因饥饿长眠在长征草地上。“红军是民众的军队,民众无微不至地支持红军……”回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毛泽东曾这样深情地说。
长征书写的既是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也是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患难与共的光辉篇章。
在本报组织的“长征记忆·寻访红军部队”系列报道中,“红军桥”“红军楼”“红军树”这样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
于都河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记者在于都县罗坳镇采访当年摆渡红军渡河船工李声仁的儿子李明荣,他从小就听父亲讲述老乡们摆渡红军的故事:“当时于都河沿岸所有的船工几乎都来帮助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材料都贡献了出来,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之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在广西湘江战役纪念馆,带着孙子参观的唐兴国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听长辈讲红军长征过兴安的故事,“现在也把故事讲给娃娃听啦!”老人如数家珍,“青壮年就为红军带路架桥,妇女们给红军磨米煮饭、打草鞋。每个村都有人主动要求参军。”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因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始终挺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必须牢牢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追求必须时时惕励。
“见不得老百姓穷”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科研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他的面容在老百姓的心中永远鲜活;
“四有县长”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德荣,被选举晋升时,毅然选择把办公桌搬回心心念念的独龙江,苦干实干,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今天,走好新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事业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样告诫全党。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流击水惟创新者强
80年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的英雄壮举。而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善于独立自主处理中国革命中的问题的创新精神,使得红军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一次次转危为安,赢得最后的胜利。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按照“铅笔划好的路线”直线前进,实施“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有时打了3天仗,才走4公里。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指挥下,一反教条主义的机械笨拙战法,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红军善于打运动战的优势,大胆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用“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道路,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同时,红军编制体制和组织结构完全服从“打得赢、走得了”的需要,层次减少,灵便高效。
“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兵”之为“奇”,离不开锐意创新。一路长征,一路探索;一路作战,一路思考,穿透种种思想迷雾,最终走向长征胜利,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开拓了一条创新的道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80年来,因为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创新胆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废待兴的废墟上站了起来,使中华民族受侵略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敢闯敢试,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格局,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都贯穿着创新精神,体现着为民初心。
西子湖畔,“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中国主张,引领世界经济的方向。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关于改革的论述,掷地有声:“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开拓创新,实事求是,保持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行稳致远。强国兴国,强党兴党是如此,强军兴军亦是如此。
2015年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大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变革最大的一次,在这轮改革中,人民军队向稳定运行了60多年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正式告别。
“飞鲨”首降航母,“东风”威震长空,“神舟”遨游太空……改革创新之魂正引领人民军队高扬风帆,驶向崭新征程!
改革创新者可以是你,是我,或是身边的他和她。
她,“青蒿医者”屠呦呦,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摆脱疟疾魔掌;
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变成大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的网红课,党课一座难求,参与学生万余人次……
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把夺取全国胜利,称为“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而今迈步从头越。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我们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