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医院徐哲团队劝213人捐献器官(图)

发布时间:2016-09-26 22:22 | 来源:武汉晚报 2016-05-16 03版 | 查看:1385次

学生因等不到器官移植去世 他立志让濒死者给重病者生的希望

  中南医院35岁的徐哲,是中国首批器官捐献协调员,他的工作就是随时准备奔赴到潜在器官捐赠者的病床边,劝说他们的家人捐出亲人的器官。这个职业,是从2010年中国开展公民自愿捐献器官试点后出现的,目前全国有1512名,他们有的属于医院,有的属于红十字会。

  学生的死给他很大触动

  2009年,28岁的徐哲在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当辅导员。这年春天,他的一个学生患阻塞性肝病,病情急剧恶化,只有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徐哲一面在全校为他募捐医药费,一面陪着他等待可供移植的肝源。

  从春天等到初冬,这位学生耗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血。学医出身的徐哲感到锥心疼痛:“他是良性的肝病,换了肝就能活过来,但却因为没有可供移植的肝去世了。”

  2010年初,徐哲从新闻中看到国家开展公民器官自愿捐献试点,武汉是试点城市之一,需要招募器官捐献协调员,职责就是去动员、劝说符合器官捐献条件的人捐献器官。

  劝捐不是剥夺他人生命

  刚刚上岗三个月,徐哲和同事们就接到了利川县的一个电话,有一个妻子想捐出丈夫的器官。38岁的唐军在县城务工,因车祸造成严重颅脑伤。他的妻子得知,丈夫已经脑死亡,没有任何救治的希望,心跳是靠机器在维持。

  这是徐哲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后经历的第一例,唐军也是中国公民器官自愿捐献试点启动后,湖北第一个自愿捐献器官的人,他的器官救了3个人的命。

  然而,绝大多数捐献者需要协调员开导、劝说。“刚开始,我们劝捐10个人难有一个成功,但现在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高了,如今每劝捐10人会有2例成功。”

  徐哲介绍,只有严重颅脑疾病(如严重脑外伤、脑出血),靠机器维持心跳,没有任何救治希望的人,才是他们潜在的劝说对象。因此,劝捐的场所都是在医院。那一刻,病人家属面对其实已经逝去的亲人悲痛欲绝。刚开始,有些家属会指着徐哲的鼻子骂,甚至挥拳相向。“现在这种情况好多了,起码他们不再赶我们走了。”

  做器官捐赠者的亲人

  徐哲和4名同事组成了一个团队,只要有潜在捐献者的消息传来,他们就会立刻出发。从2010年3月到现在,徐哲和他的同事们共成功劝说213人自愿捐献了器官。

  一次,徐哲和一位同事在10个多小时内跟近50位潜在捐献者家属进行了谈话、沟通,最后成功。器官取下得到妥善保存,徐哲和同事还会帮助整理捐献者遗体,他们保持着一个习惯——在取器官前向捐献者鞠躬致敬。捐献后,徐哲他们还要做捐献者家属的亲人。

  上周,24岁的小吕给徐哲打来电话。2014年8月,小吕48岁的父亲因为车祸重伤,靠机器维持生命。在徐哲的劝说下,小吕捐出了父亲的器官。但周围的人却说小吕把父亲的器官卖了钱,他由此想不开。徐哲跟他谈心,给他做心理疏导,足足一个下午,小吕的心结才解开。

  徐哲说,自愿捐献器官的人都很了不起。捐献器官完全是无偿自愿的,只是在每年的年底,红十字会会对他们进行慰问,而根据布鲁塞尔宣言,谁接受了他们亲人的器官,他们也不可能知道。

  记者田巧萍 通讯员高翔

  清明节,徐哲(中)和同事们为捐献者祈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