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5 19:4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6-06-14 03版 | 查看:998次
朱婷
媒体报道后,“售粮状元”杨小运实现了拥有一辆永久自行车的愿望。
东北永久第一村
永久SC67型在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时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的布什(后为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还特意骑了永久车和他的夫人芭芭拉在天安门金水桥畔摄影留念。
永久自行车咖啡馆外,年轻人们聚在一起与修车师傅切磋交流。 本报记者 朱婷 摄
自行车外形越来越亮丽多元。 本报记者 朱婷 摄
编者按
“永久”自行车,曾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经典的“二八式”更是存在于许多人记忆中。当自行车被机动车取代,老品牌如何面对昔日的辉煌历史,重新起步,秉持工匠精神,从时代大潮中冲出重围,续写属于自己的荣光?
上海市浦东新区兰花路235号,自行车品牌“永久”的主题咖啡馆。
正是周末时光,阳光洒在街道上,人们三五成群,或坐着喝咖啡聊天,或聚在一起与修车师傅切磋交流。门口停放的单车,屋内随处可见的自行车零部件装饰元素,无不透露出休闲随意的气息。
今年52岁的陈海明,在“永久”已经工作30余年,如今是厂里的技术中心总经理,他觉得自己与那些80、90后年轻人“一点代沟都没有”。“我有一颗年轻的心。”陈海明说。从事车型核心研发数十年,其间“永久”不断推出新产品,虽历经岁月沧桑,这个老字号却仍然朝气蓬勃,在陈海明看来,与时俱进十分重要。
作为曾经的自行车大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大部分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无论是城市的马路,还是农村乡间土道,随处都可以看到自行车满载着人或货,穿行在广袤大地上。城市里每天上下班时,街头更是涌动如潮水般的自行车流。最经典的“二八式”自行车,坚固的大铁架构成车身,高高的自行车座,声音清脆的大铃铛,承载着一代人的特殊情结和温暖记忆。
生于1987年的陈闪,如今是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门人,也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年轻的他虽然没能亲历那个时代,但说起“永久”的历史来,话语之间充满自豪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概是我父母那辈人结婚的时候,‘三转一响’的说法很流行。”陈闪对记者表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构成的“四大件”,与其说是生活必需品,不如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在商品稀缺的计划经济时代,谁家若是拥有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一定会引得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在许多经典怀旧电影中,自行车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道具”,黎明与张曼玉主演的电影《甜蜜蜜》,便是自行车恋爱时代的典型代表。男生骑单车,女生长发飘飘坐在后座是当时的一道风景线。谈婚论嫁时,倘若男方家里有辆自行车,成功的几率也会高很多。平时走亲访友,自行车也是必备的交通工具。
“请奖我一辆‘永久’自行车”
1986年,风华正茂的陈海明从东华大学机电系毕业,作为学校里的优秀学子,提前被分配进入“永久”自行车厂工作。“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自豪的。”陈海明说,记得当时自行车仍然需要凭票购买,先进人物才能享受这种待遇,黑市上也有少量自行车,但价格十分昂贵,甚至有些人买来零件自己动手组装,过一把自行车的瘾。而他们厂里的工作证可以成为特殊的通行证,买不到火车票,买不到肉,一出示工作证,就有可能买到,还不用排队,只因为这个厂生产永久牌自行车。
1981年,24岁的湖北应城农民杨小运成了闻名乡里的“大明星”。作为改革初期农民中的代表性人物,杨小运承包了22亩4分田,由于精心耕种,当年获得大丰收,在完成国家征购粮任务外,他将超产的一万多斤粮食卖给国家。这在当时湖北农村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当县里问他超卖万斤粮有什么要求时,杨小运想都没想就说“想要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指标”。
在计划经济年代,名牌自行车供不应求,一个农民要买到它几乎难以想象。
“售粮状元”杨小运的心愿被媒体报道后,上海永久自行车厂的干部群众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时任永久厂厂长王元昌得知此事,承诺在完成212.5万辆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加班加点增产1200辆满足应城县的需求。10月15日,王元昌厂长带领有关科室干部和技术人员,搭乘长江客轮,将精心制造的1200辆“永久”车送往应城县,受到应城男女老少的夹道欢迎。
“盼‘永久’、迎‘永久’,喜领上海工人情;卖万斤、超万斤,捧出应城农民爱国心。”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农民兄弟杨小运提出的要求,也正是代表着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在逐步富裕起来的亿万农民向城市改革提出的挑战,在社会上引发一股“工农互相促进,各自挑起重担”的热潮。
以“万斤粮换永久车”为契机,应城建起了“永久村”。所谓“永久村”,是指家家户户都拥有“永久”车的村庄。当时的生产处于计划调控,建“永久村”所需的车子不能占国家计划的份额,完全靠“永久”职工们超产提供。到1985年底,全国各地共建成22个永久村,11500个农户成了“永久村民”。
“8009”———陈海明进厂时的工号,这意味着当年厂里至少有8000多名职工。当时的产量大约在一天一万辆,有句口号是“用先进的工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更多产能”。最鼎盛的时期,像许多大型国企一样,厂里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职工住房、疗养所、学校,还有自己主办的报纸《永久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陈海明在技术部门一干就是8年,随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这几十年来,始终与核心业务打交道。
从“洋玩意”到“小毛驴”
在陈海明的叙述中,自行车作为舶来品,曾经是时尚、摩登的象征,从人们眼中的“洋玩意儿”,到亿万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工具,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在这部自行车演变史中,老品牌“永久”堪称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当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煤气灯、电报、电灯、火车、缝纫机等各种西方舶来器物纷纷登陆,自行车也在此时的上海滩出现。沪上文人纷纷赋诗表达他们对自行车的好奇之心,“前后勾联两车轮,不须手挽踏芳尘”,“前后单轮脚踏车,如飞行走爱平沙。朝朝驰骋斜阳里,飒飒声来静不哗”。
1940年秋,上海“永久”的前身———昌和制作所在上海东北角的唐山路开业。这是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接管工厂后的第二天,便全面恢复中断了近一年的生产,工厂彻底开始走上一条新道路,厂里决定请专业人员设计一个新的商标。由于当时受我国同苏联的特殊关系的影响,新商标暂定名为“熊球”牌。画面上是一只北极熊站在地球顶端。后几经讨论,反复酝酿,最后决定采用“熊球”的谐音“永久”,作为产品名称,商标最终定稿时,增加了“永久牌”三个红字,这是永久牌自行车的第一个商标。1951年永久商标开始减少政治色彩,走上打造“永久”品牌的战略之路。
到1952年,永久牌自行车年产已达到28767辆,占全国自行车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新中国自行车行业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这也为永久品牌享誉中国自行车经典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6年末,标定车正式在上海“永久”大批量投产。它不仅统一了国内自行车零部件的名称和规格,为自行车零部件的互换和通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自行车工业开始走上了一条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道路。在陈海明看来,它堪称中国自行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过去的岁月里,自行车曾是不少行业重要的生产工具。1962年5月,为了给广大农民朋友生产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车,厂里结合国内各种类型自行车的解剖分析,决定对车架、前叉、车把、车架等13种部件重新设计。考虑到载重车骑行安全和自行车维修的便利,增加了保险叉和工具袋两个部件,这就是“永久”经典ZA51型载重车,被人们亲昵地称之为“不吃草的小毛驴”。
邮递员骑车送信送报的场景,至今仍在许多人脑海里生动鲜活。邮电用车有着特殊要求———耐磨、耐刹、耐颠,功能齐全,既要载货又要骑行轻便。邮电车的前泥板由普通型改为“钢盔式”,并略为放长,前后泥板均喷上金黄的“邮电”二字,车把正中间则刻上邮电专用标记。农村用的邮电车后轮衣架左右各配有一副活络货架,载货时可放下,不载货时可折叠起来。
1965年,上海“永久”又为我军第一支自行车连队提供了26吋军用自行车,甚至用于援外物资。
过往的一切,定格在一幅幅老照片里。自行车咖啡馆的静谧空间中,它们联结着过去与未来的时光。
时代里雕琢“匠心”
在陈海明记忆中,进入“永久”工作后经历了大约10年的辉煌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明显感觉到自行车渐渐“卖不动”了。
行业内部,国家取消了自行车生产许可证,民营企业崛起,外资企业也进入内地市场,对“永久”销售冲击很大。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的扩张,人们的生活半径愈加扩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四个轮子”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自行车行业荣景不再。加上大型国企负担沉重,“当时退休、在职工人有1万多人,有一年报销的医疗费就达到1200万元”。
在1995、1996年间,“永久”的目标成了“为实现不亏损而奋斗”。1998年,厂里曾经连续两个月发不出工资,大量自行车堆积在仓库,另一方面,是买家的不良信用,财务单据上,应收的账款达到了上亿元。
2001年,上海民企中路集团入主“永久”,占有54%股份对其进行重组,“永久”车重获活力。2002年至2004年,“永久”车连续三年实现全国内销第一,其产品种类也适应市场新需要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的出现,给“永久”车带来了市场新空间。
尽管经历起起落落,但“永久”在产品上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滞。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实施液化石油气助力车项目,“永久”和另一家做摩托车起家的公司竞标到这一项目。35万辆的政府采购计划,对于“永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机遇。
然而,当时“永久”仍然以生产自行车为主,要投产这种液化石油气助力车,技术研发亟待突破。作为单位里的资深工程师,在当时技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陈海明带着一帮下岗工人便开始钻研起来。从1998年到2006年,他为这个项目整整花了8年时间,其间“永久”建起了制造厂和电动车分公司,研发的产品获得了国家重点性产品奖。陈海明本人也从2001年到2003年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做技术出身的陈海明,对品牌内涵有着独到的理解。“永久”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困境,让他深刻意识到,无论多么好的品牌,如果产品不对路,市场服务能力跟不上,终究会被市场遗忘。
在自行车咖啡馆,摆放着一摞摞自行车,既有经典的“二八式”,也有面向年轻人市场开发的新产品。据陈海明介绍,从2007年到现在,“永久”推出了四个系列:永久公共自行车、永久C系列、“笃”系列和“智”系列。
2010年推出的永久C系列,是在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闪的力推下,打造的又一力作。陈海明和设计团队拆卸了100多辆自行车,将“二八大杠”改为更简洁、更符合人体力学的样式。永久C系列色彩鲜明,款式时尚美观,兼具现代与复古风格,意在传达轻快、自由、低碳、时尚的全新都市感受。该系列一经问世就在天猫开设的“永久”旗舰店里力推,引起许多自行车爱好者的关注,被称为国产品牌的回归。
“笃”系列自行车三角架以竹材和钢架打造,竹材选自海拔3000米高的云南山区,硬度极高。车型也分为男式和女式,暗含“青梅竹马”的意境。在上海的时尚地标“K11”,它们已经作为公用自行车使用,非常吸引眼球。另有“风起”系列,获得海派画家张桂铭《风起》授权,将画作印在车身上,画面清新飘逸,充满艺术气息。
而正在研发中的“智”系列,将科技融入单车,使用新材料制作,在车上装传感器,上下坡的时候可以自动转换,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不管永久自行车如何发展,它的精神没有变,就是要与时代契合。”人们曾经对于永久自行车的梦寐以求,仍然时时萦绕在陈海明心中。他强调,对于老品牌来说,新一代产品的背后,有它的父亲和爷爷的故事,这是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唯有继承优秀的传统,不断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延续昔日的荣光。
单车生活“小而美”
小时候偷骑爸妈的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或者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去上学的记忆,更多成了温情的过往。随着机动车、电动车的保有量一路猛增,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村镇,自行车出行比例已经不高。
作为80后年轻掌门人,面对永久在70多年里创造的辉煌历史,陈闪一直思考着自行车行业在未来如何定位发展。
“我理解的自行车应该是一个‘小而美’的行业,毕竟它作为生产生活用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陈闪对记者表示。
无论是永久自行车咖啡馆,还是在上海、深圳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大量使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以及正在各地组建的永久骑行俱乐部,都传达着一种理念,即自行车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满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短途出行,更有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在英国留学时,陈闪注意到西方国家盛行的骑行文化,骑车出行更多是一种潮流和喜好,而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不断扩大,他们最有可能成为单车文化的消费主力。“打造单车生活知名品牌”,也将成为“永久”的新目标。
中产阶级有自己的选择和喜好,不喜欢被说教。自行车咖啡馆就试图营造开放的氛围,定期举办聚会和活动,来这里你可以充分感受“永久”的品牌文化,但不是通过教育的方式。
不是推销单车,而是传达生活方式。80后的陈闪与60后的陈海明达成了默契,“永久”不做广告,而是通过搭建平台、组织骑行活动,吸引爱好者前来,让昔日的老品牌潜移默化地深入人们内心,再次建立起大家对品牌的信任度。“永久”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陈闪表示,去年“永久”在电商的销售位居行业第一,销售额2亿元,约占“永久”总销售量的十分之一。
如今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六公路的厂房内,生产流程已经高度自动化。在创意团队方面,也倾向于选择思维大胆活跃的年轻人,用时尚灵动的外观,向人们展示玩自行车是一件时髦有型的事情。
陈闪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车出行,不论是出于环保节能目的,还是交通拥堵的压力,或是运动健身的需要,自行车还有庞大的潜在需求可供挖掘。性价比较高、品牌历史悠久,是“永久”的优势,但目前企业仍有制约瓶颈,比如品质上需要改进,给人们的印象仍偏于传统型,这些需要在未来不断创新和调整。
伴随着单车品牌跨入时尚文创产业,单车进入“互联网+”和智能时代,单车对于城市环保、健康、科技、生活方式的新价值也将不断被定义。对于未来,陈海明有着美好的构想:“当单车由工业化产品时代转向批量定制时代,‘永久’与单车生活紧密相连,‘永久’期待为国货品牌和中国制造的复兴探索一条创新之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