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5 16:3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年09月05日 第A02版 | 查看:846次
冯海宁
近日,有新生家长在网上晒出孩子上大学花费的账单:不计学费,光采购各项入学用品就已花费数万元。据报道,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准大学生的开学“标配”,再加上一些生活用品,置办齐全至少需要2万元。
最近,从新闻中看到不少贫困准大学生为开学而发愁。尽管高校方面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很多地方也给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但为钱发愁仍让人叹息和同情。然而,另外一些大学新生却在“开学季”疯狂消费,这种强烈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
步入大学校门,对大学新生来说的确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购置一些新“装备”迎接新征程,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部分新生既追求开学“标配”,又追求一些高价商品,不客气地说就是一种病,如果不治这种病,不仅大学四年会养成高消费习惯,而且高消费习惯有可能陪伴一生。
这是一种什么病?首先这是一种攀比病。所谓开学“标配”,完全是一些有钱人的孩子带头购置,再加上某些商家从中忽悠,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就会跟风效仿,甚至在一些新生中大家会互相攀比,比如说谁的电子“装备”更高级、功能更多,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股攀比之风。
其次,这是一种奢侈病。有钱人的孩子在“开学季”奢侈一把无可厚非,也算是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但一些中低收入家庭孩子也跟着奢侈,就不理性了。比如在手机拍照效果越来越好的今天,未必就要买高级相机。再比如,如今售价两三千的国产手机质量和功能也不错,未必要购买四五千元的手机。
再者,也是一种“公主病”。现在的大学新生多是家中的“独苗”,平时被家长像公主一般捧着,所以在孩子刚入大学独立生活时,家长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体体面面。也就是说,目前没有收入来源的新生之所以追求“标配”,孩子与家长的“公主病”都犯了,而且这次不轻,对新生来说未必是好事。
笔者最近参加了小学新生家长会,学校要求,无论是高级电子产品还是高价学习用品、日用品,都不准学生带到学校来,原因是:一来容易让学生分心,不专心学习;二来容易在学生中形成攀比风不利于孩子成长;三来在学校丢失或损坏容易引起纠纷。虽然小学新生与大学新生不同,但这所小学的做法值得借鉴。
任何一种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学生享受、炫富的地方。即便大学新生看上去理性一些,但也有可能在追求“标配”或者在攀比中迷失自己。因此,家长首先应该建议孩子购置经济适用的物品,不要给孩子养成不好习惯。最好逐步购置各种电子产品,没有必要追求“标配”,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而高校应该前提告知、鼓励大学新生注意节约,毕竟新生现在所花的钱都是家长的。最理想的办法是,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明确提醒新生节约是一种美德,少给家长增加负担。同时,还可以在新生报到时再次提醒新生注意节约。总之,开学只是大学生活的开始,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消费过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