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山东刘金祥:感动一个城市的好医生

发布时间:2008-10-21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9-28 | 查看:2396次

  只想当个好医生——记兖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区主任刘金祥

  这是一个闷热难耐的下午,70岁的董大爷突发心脏病,“突突”跳动的心脏像失速的发动机,难以控制,其后果将是嘎然“熄火”的心脏即将停止,生命就要结束。求救电话打到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金祥那里,“不要搬动病人,平躺着,我们马上赶到。”刘金祥一边电话医嘱,一边召集救治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输氧、测压、除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一阵紧急抢救之后,刘金祥终于把董老汉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病人家属感动地热泪盈眶,对刘金祥说:“恩人、恩人呢!”

  在兖州不大的区域里,提起刘金祥的名字,人们无不赞美称颂,他那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品德在感动着人们,感动着兖州。

  做个好医生就要有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今年49岁的刘金祥是江苏丰县人,1983年,济宁医学院高材生的他被正式调入了人民医院,从此,他暗暗发誓: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个好医生。但他却意识到做一名合格医生,不但要有良好的品德,还要有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有这种思想作支配,刘金祥学本事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到晚呆在病房写呀、抄呀,花前月下见不到他的身影,节假日很少走出他那小小的书房,来兖州几年竞不知道少陵公园在哪里。他自费订阅了《中华心血管》、《心血管疾病进展》、《新医学》等杂志,20多年来,规定自己每天必须阅读30页书,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他把每一个病人都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用心把握,悟出规律。几年的坚持不懈,几年的持之以恒,几年的始终如一,使刘金祥成为同行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医生之一。

  哮喘病是最让内科医生头痛和棘手的病症,于是就有“内科不治哮喘病”之说。刘金祥敢于挑战传统观念,1987年被派往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变态反应,掌握医治哮喘病的方法。尔后又去上海专门拜访中国最著名的哮喘病专家汪敏刚教授。他组建了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申报了科研项目,对298例哮喘病患者跟踪调查,查找过敏源,用脱敏的方法进行医治,首创避、替、移的办法治疗哮喘,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肯定,该项目获1988年兖州市科研成果一等奖。1989年,刘金祥成为最年轻的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发病率直线上升,而且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他受医院领导指派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心血管病的防治。

  省城的景色美不胜收,但趵突泉的水韵,大明湖的清荷并没引起刘金祥的观赏欲望,他满脑子里都是人的心脏和密布如麻的心血管。学习期间,父亲病了,家里拍来电报催他回家,他回电说:“机会难得,不可丧失,兄妹多替我照顾好父亲,恕不能回家尽孝。”

  学习期间,他给自己加压,平均每半月在省级杂志上发表一篇学术专论文章,他说这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东西,不是为了图发表文章而写作,而是逼着自己进步。1996年刘金祥创立心血管内科并担任病区主任,这也是人民医院当时最年轻的科主任。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是当时医院最年轻的正高级职称的医生。被医院高聘为主任医师。同时被评为一级学科带头人,济宁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优秀知识分子、兖州市科技拔尖人才。尤其他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有9项科研成果获奖,副主编医学专著3部,2004年他收治的67例心肌梗死病人中,只有3例死亡,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他的精湛医疗技术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广大患者的信赖。

  做个好医生,就要心里时刻装着病人

  刘金祥创造了人民医院历史上的几个“最年轻”,这也是他成长进步的真实写照,其实人民医院党组织也曾培养他从事行政管理的领导工作,但他向党组织和院领导掏出了心窝子的话:“我的目标就是当一名好医生,在医生的岗位上,我保证听党的话,我以党性保证做一名有德有能的好医生。    当一名好医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么的难哟,但刘金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做得是那样的出色,让人由衷的感奋。他对病人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爷”、“大娘”,声声亲切地称呼让人感到特别的温馨,七分病便好了三分;一次次地拉手迎送,一双关爱有加的眼神,一下了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一次,他给一位农村来的老大爷听诊,身上的虱子竞顺着刘金祥的袖口爬进来,刘金祥毫不在意,装着没看见。冬天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他从不使用“大揭盖”的方式,而是轻轻地把手伸进去问诊把脉。

  大夫不是神仙,病人花钱治病不见好就容易急躁,这时,刘金祥就耐心细致地和病人拉家常交朋友,进行感情沟通,让病人信任你,积极配合治疗,这病也就好得快了。

  作为医生,刘金祥深知,患者生命相托,责任重于泰山,一点一滴马虎不得,必须仔细观察,认真诊断,科学医治,用药恰当而准确,治疗及时而有效。但对有些病人,从医学角度上看,医生也没失职,甚至也尽职尽责了,可是往往就那么一句医嘱没讲到,一个细节没观察到,这个病人可能就给耽误了。刘金祥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警钟”,人命关天,不能有任何差错闪失,每当接来危重病人,他敢于承担起救治责任,第一个冲在前头,牢牢抓住抢救的最佳“时间窗”,靠上及时诊断,随时观察,不放过任何的救治时机,甚至为救一个病人他有时三天三夜不出病房。同时,他在心内科创立了系统化护理法,责任到位到人,谁收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一管到底,就连上厕所、洗漱间、引导伙房打饭等事项都管着,病人在医院得到了人性化治疗,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

  刘金祥还要求自己,再忙也要坚持每天查一次病房,开一次会诊会,脑子里过一遍病例,从源头上堵住了漏诊、误诊,心内科成立近十年来从没出现过医疗事故,年年被评为“优质服务标兵科室”。刘金祥也成为广大患者和家属心目中的“救星”,每天来医院找他的、电话预约的络绎不绝,他的门诊量每天都在30~60例之间,最多的一天达到62个病号,一天下来,累得躺在沙发上不能动了。而此时他却感觉到是最幸福的,他说:“这么多人信任我,奔我而来,看好一个病人能念叨我好几天,甚至一辈子,我心里装着病人,病人心里有我,值得!”

  做个好医生,好就好在为别人奉献快乐自己

  熟悉刘金祥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在班上很少喝水,都是每天早晨在家喝上一大杯白开水,他知道自己顾不上喝水,一天几十号人的门诊量,有时病人排着队,那怕是经经他的眼,听他几句嘱咐心里也就踏实了。而他还有个习惯,有约必到,有时忙起来几天几夜不进家也是常有的事,每当他回家吃饭、睡觉倒让家属大吃一惊,感到新鲜,于是同事们便戏称他是家里的“兴奋剂”。

 “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没有病人还要我们医院干什么,还要我干什么?”这是刘金祥的心底写照——奉献并快乐着。

  2002年初,原兖州汽运公司的一位老干部患心肌梗死住进人民医院心内科,当时,病人血压为零,已经休克,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伴也吓得说不出话来。刘金祥迅速组织抢救,整整五天五夜,他和科里的同志轮流伺候病人,为老人喂饭,洗脸,排便,经过精心医治和照料,老人终于康复出院,老人逢人便讲“是刘主任和心内科的同志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也是在这前后,刘金祥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被查出患了重病,作为儿子眼看着父亲的生命将被病魔夺去,他心里万分焦急,但他始终有条底线,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家里有病人而耽误了自己的病人。他凑自己不值夜班,晚上坐火车去北京,请解放军三0一医院的专家分析病理,后天一早准时上班查病房,中午看不完病人绝不吃饭,下午还要处理危重病号,有时错过了饭时,一天两天还行,长时间这样非拖垮不可。这天终于因为低血糖而倒在了座位上,同事们立即给他灌了两支50%葡萄糖才算支撑过去。

  “我一天见不到病人就象缺少点什么,每天到病房转一圈心里才踏实,才有精神”。刘金祥说的是真心话。

  2002年,病人出奇的多,尤其老干部病了的多,连走廊里都加满了床,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于是他没白没黑连续三天三夜靠在医院,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上一顿正儿八经的饭,这天下午6点,他突然感到胸口发闷,持续性心绞痛,一下子昏倒在楼梯上,象其他心脏病人一样,血压为零,已经休克,这是因为疲劳过度、精神压力大而造成的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躺在病床上的刘金祥有一种濒死的感觉,血脉归心,马上就不行了。他哭了,心里想了许多,爹娘都70多岁了,还有妻子、儿子、兄弟姐妹和共事多年的同事,今后再也见不着了,再也不能为人看病了,老天爷待我不公啊!经过紧急抢救,五天后刘金祥总算闯过了鬼门关。然而还没下病床,却又忙着接待病号。同事们责怪他:“就不能多歇几天,图个啥?”他说:“这个性子是改不了啦,咱就图让病人早日康复呗!”

  做个好医生,就不能办昧良心的事,给党脸上抹黑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有七情六欲,甚至也有私心,哪有没有私心的人呢,但做人要讲原则,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昧着良心干活,满足个人的私欲。”刘金祥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深刻地剖析自己,他说:“党教育多年,咱不能给党脸上抹黑”。

  “在刘金祥身上,处处体现着共产党员先进性,他象一面旗帜,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亓仲儒这样评价自己的下属。

  听着领导表扬,同事称赞,刘金祥平淡地一笑:“还是集体的荣誉,医院有品牌,整体水平上去了,才有我个人的品牌,才有我进步的平台”。

  说起团队、科室、小集体,当时,刘金祥的副手王涛说:“刘主任常要求我们,当医生是个良心活,不能为了小集体和本科室奖金而在病人身上打主意,不该检查的检查,不该有的项目列上,甚至小病大治,开上一大包袱的药,老百姓能不骂娘?”

  王涛说的真切实在。有一次,一位农村来的老大娘看病,刘金祥为老人家做了全面检查后说:“大娘放心,您老人家的身板硬朗着呢,一天吃上两片药就能治好您的病。”老大娘将信将疑,便按着刘金祥开的方子,花了不到十块钱买回两样药回家服用,结果效果非常好,老大娘逢人便夸:“刘主任心眼真好,几块钱的药治了俺这多年的老毛病。”

  刘金祥心里明白,治疗心脏病的药不下500种,而真正起核心作用的也就那么多,咱怎么能忍心给病人开上一大堆药呢?良心上过不去呀。 曲阜一壮年来兖州办事,顺便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结果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情况非常危险,可身上没带钱,想悄悄地遛走。刘金祥毫不迟疑地把他留下来进行紧急救治。他说:“经了我的眼,就是我的病人,我就要对你负责。”医院通知病人的家属补办了手续,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不久就痊愈出院了。壮年非常感动,每逢来兖州都要拐到医院看望他的救命恩人。

  一位小孟镇的老太太胸闷、心慌、不能说话,门诊以冠心病收治入院,刘金祥为老人做了仔细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拉着老人家的手拉开了家常,老人深受感动,终于开口说话了,原来她和儿媳妇生气引发了身体不适。刘金祥一边开导老人,一边把她儿媳妇请来,当面向老人道了歉,老人家心底释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哈哈一笑老人的病好了,全家非常感激。

  刘金祥平生最恨的就是医药贩子无孔不入,为此,他也没少得罪人。有一个医药商带着“新特药”找到他,许以重重的“礼”,要求刘金祥多帮忙。刘金祥不但不答应,还把他给撵出了门,至今这位医药商还恼他。面对诱惑,刘金祥头脑清醒着呢,他说:“我高级职称,有拔尖人才补贴,政府给我的钱花不清,因为‘钱’坏了一生的名誉,给党抹了黑,犯不着。”“只要心中有治病救人这根弦,心中有党,才能走得正行得端,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有激情,活着才有意义,有味道”。刘金祥在时刻鞭策着自己:“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永远做一名好医生,实现人生最高追求。” 2007年,被评为兖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感动兖州”十大人物之一。

  多年来,他在立足临床的基础上认真搞科研,取得科研成果12项,副主编专著4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81篇。工作中爱岗敬业,医德高尚,所领导的科室连年被评为“优质服务示范科室”。先后被评为“济宁市优秀知识分子”、“兖州市精神文明行业标兵”、“兖州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 、“济宁市劳动模范”,并荣获“兖州市科技突出贡献奖”。2007年,被兖州市授予“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评为“感动兖州”十大人物之一。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