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03 09: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5-22 第635期 | 查看:1536次
9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 两次"出手"挽救同一名患者
他在7个月内先后为同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是厦门迄今为止惟一一位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从兴奋到恐惧,他用强大的信念从恐惧中挣脱,完成第一次捐献;又快速地走出犹疑,在第二次捐献的同意书上郑重签字。他说:“如果不做,我会良心不安。”他是李溢新,厦门市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学生。2016年3月,李溢新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12月3日下午4时,李溢新从厦门北站走出来。此时的他看起来有点疲惫,嘴唇发白,轻微地弓着身子,步子迈得不大,蹒跚着走向来迎接他的人群。
就是这具瘦弱的身躯,刚刚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在7个月内,21岁的他为同一名患者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事实上,李溢新也是厦门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
李溢新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1.初次救人: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血液来回身体3.5趟
2014年9月的一天,李溢新突然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他与一位广州的男性血液病患者HLA配型初步吻合,希望他能进行进一步配型。这是李溢新2013年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第一次接到求助电话。得知这个消息时,李溢新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得很”。凭借着长期在红十字会做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对血液细胞捐献知识的种种了解,李溢新没有太多犹豫就答应了。
2015年5月,李溢新在病床上躺了4个多小时,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需要14000毫升的血液循环量,而李溢新周身血液只有4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李溢新体内的血液,顺着管子,流到离心机,再回到他身体,来回走了3.5趟。
李溢新完成淋巴细胞捐献后回到厦门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当初得知儿子要为别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李溢新的父母并不同意,他们害怕会对儿子的身体造成损害。李溢新在安抚父母的同时,自己也不是没有半点恐惧。事实上,在真正躺上病床之前,李溢新心里一直揣着害怕。当时他并没有太多叙述自己的恐惧之情,但从他后来转发的一条微博里,能窥见一斑:“刚去福州的时候,心里也是满满的害怕……”李溢新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对未知的恐惧一度盖过了将要帮助人的兴奋。
虽然父母不同意,虽然害怕,但李溢新还是去了,躺上了那张病床。“血流出去时没啥感觉,流回来时暖暖的。”李溢新说,那4个小时里,他看电视,看天花板,和陪护者闲聊,那些害怕慢慢地被驱散了。
在微博里他写道:“自己做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2.再次救人:88毫升淋巴细胞 给患者第二次重生希望
2015年10月初,当李溢新再次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的求助电话时,心头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该不会是病人又出了什么事吧?只听电话那头说,由于原受助患者病情反复,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能延续生命的希望。
和上一次立即答应不同,这一次,李溢新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他一晚上的时间考虑,他并不知道捐献淋巴细胞意味着什么。
“捐献淋巴细胞?我真没听说过。”事前没有任何的了解,李溢新立马上网搜寻相关信息。成功捐献的例子给了李溢新信心,也让他相信,捐献淋巴细胞对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李溢新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12月正是他备考最紧张的时候,作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大四的学生,李溢新刚刚找到工作,即将被外派新加坡——为了能正式在油轮上工作,他需要报考包括三副适任证书在内的船员资格证,仅12月就有7个测评,1月还有3门科目考试。
李溢新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经过了一天的思考,李溢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再拖下去,就怕耽搁救助患者的最佳时机。”李溢新这么解释自己的选择,“毕竟,我帮助过他,不想看到他出事。”10月12日,李溢新做了体检,那天刚好是他的生日。
这一次,他没有告诉父母。“第一次他们就没同意,这次不是怕他们反对,而是怕他们担心。”他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完成了第二次捐献,他的辅导员和舍友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他去福州做什么。
2015年12月2日上午9:30,李溢新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签署了捐献同意书。接下来,他躺到病床上,左右手臂都插上了无菌采集管,救命的血液流向真空袋。采集出的88毫升淋巴细胞,当天下午就空运到广州。88毫升淋巴细胞,给了那个年轻的患者第二次重生的希望。即使,他们从未见过面。
12月2日当晚,捐献完本该好好休息,李溢新却跑到医院去了——他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同校的学姐因白血病在福州治疗,就想去看看她,给她打气。
“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李溢新摆摆手,半天才吐出这么句话。他不善言辞,却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帮助一些人。他的微博个人主页大多是转发求助信息,而献血册上也已经有了3年1000多毫升的献血记录。
他就这么默默地做着,不声不响。
3.满怀公益服务热情
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李溢新成为厦门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并不是偶然。早在2012年大学入学之初,李溢新就满怀着对公益服务的热情,主动加入了集美大学红十字会。大学期间,他始终坚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三年多的时间里,不仅自己坚持参与义务献血,李溢新还积极地在学校宣传义务献血的益处和意义。在李溢新的带领之下,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参与到义务献血中来。
李溢新(第二排右一)参加义务献血公益活动。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在红十字会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李溢新是一名充满热心的好伙伴。每一次活动,都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发现李溢新的身影。每一次公益活动顺利举办后,总能看到他阳光的笑容。
2013年5月,怀着对社会公益服务的热爱,李溢新在《志愿者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
(本网根据《“好学生”李溢新:为同一名患者他“出手”两次》、《中国好人榜——李溢新》等稿件综合,感谢厦门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他也曾恐惧,也需要权衡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为了素不相识的患者,李溢新两度选择相助,让自己鲜红的血液成为灌溉他人生命之花的玉露琼浆,这样的选择尤为真实、珍贵,令人动容。李溢新用人性最为朴素的恻隐之心,延续了另一个生命的脉动,写就了耀眼的人间大爱。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