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谢增发(5图)

发布时间:2016-05-23 22: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1-11 第449期 | 查看:1312次

退休后扎根家乡 十余载甘做山沟里的“草根公益家”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地税局干部谢增发退休后,放弃城里舒适安逸的生活,回到养育他的故土养猪、种地、种树、种草,将每年几万元的退休工资用来周济村民、资助学生、植树护林、修建进山道路……爱心洒满了故乡,当地村民都称呼他“活雷锋”。十多年来,麻乍镇二田村、双河村条件困难的人家几乎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仔细算来,他借出的账目至今可查的达700多笔,累计52000多元。2015年8月,谢增发荣登“中国好人榜”。  

W020150928553599071150.jpg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地税局干部谢增发退休后,放弃城里舒适安逸的生活,回到养育他的故土——威宁自治县麻乍乡二田坝村,养猪、种地、种树、种草,将每年几万元的退休工资用来周济村民、资助学生、植树护林、修建进山道路……爱心洒满了故乡,当地村民都称呼他“活雷锋”。

  1997年,谢增发回乡下照顾因病瘫痪在床的母亲。从那年开始,十多年来,麻乍镇二田村、双河村条件困难的人家几乎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仔细算来,他借出的账目至今可查的达700多笔,累计52000多元。他也被称为山沟里的 “草根公益家”。

  1.地税干部退休后反哺家乡 慷慨借钱周济贫困乡亲

  顺着威宁县麻乍乡二田村麻窝沟一直往上走几公里,走到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时,就到了谢增发的老家。这里前面是山,后面是山,左面是山,右面还是山。大山包围下唯独有一间土石房子,距离最近的人家都要走两公里,寂静的山里除了各种鸟鸣,就是几声狗叫声。

  2001年深秋,光荣退休的谢增发没有留在县城养老,而是离开深爱着的妻子和儿女,毅然回到二田坝这个偏僻的家乡。他说:“人生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前四十年我好好为国家工作,六十岁后我要回家侍候我年迈的爹妈。”

热心助人的谢增发。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在老家,谢增发和乡亲们和谐共处,热心帮助村民。凡是谁家需要帮助,谢增发就伸出援助之手,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慷慨借钱周济村民。借给乡亲们的钱从不要利息,也不主动要还,村民们若是记起来,就主动还他,若是时间太久记不起来,也就算了,至今未还的有很多。

  十多年来,二田村、双河村条件困难的人家几乎都得到过他的资助,时间长了,借给了谁?借了几笔?借了多少?连谢增发自己也数不清楚了。

  仔细算来,他借出的账目至今可查的达700多笔,累计52000多元。其中,有的钱用来帮助农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了,也有的钱用来资助乡亲治病、办老人丧事、建房的,还有资助山里孩子读书的。

  2.爱心资助贫困孩子读书  慷慨救助困难村民就医

  “我们这些地方文化层次落后,有些孩子读到四、五年级就辍学回家了。特别是女孩子,十几岁就结婚生子,我看到很痛心。”这是老谢选择继续留在大山里的另一个原因。 

  “读书才有出路。”老谢认为,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找到更好的生活出路,唯一途径就是好好读书。遇到村里谁家孩子辍学在家,老谢就去帮忙动员孩子继续念书。 

  每逢孩子们念书没有学费,谢增发就伸出援助之手,借钱给他们读书,极少数人家因特别困难,借了的钱也就没有再能还。 

  麻乍乡二田小学的陈永福老师就是谢增发曾经资助过的学生之一。1999年,正在就读师范的陈永福家庭条件困难,老谢为他垫付了一年的学费,让他顺利毕业做了人民教师。“以后我也要像谢老一样帮助别人,我要教育我的学生们,做一个像谢老这样乐于助人的人。”陈永福老师说。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初中时得到谢增发资助的李继永感激地说,李继勇如今在昆明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他说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多亏谢老的帮助,让他完成了学业,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十几年来,谢增发共为136名学生垫付学费,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帮助了80余名孩子完成了学业,走到大山外工作,20余人成为国家干部、人民教师、医生和现役军人,50多人成为昆明、深圳、广州的个体老板。 

  想到这些走出大山走上成功之路的的孩子们,老谢心里就觉得非常满足。 

虽然家乡仍然贫瘠,但是谢增发对未来充满信心。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2011年正月初十,麻乍乡双河村的小伙王雄和父亲去耕地,一不小心王雄被耕地机刮伤手臂和脚,造成骨折。紧要关头,王雄父亲第一个想起了热心助人的谢增发,于是打通谢增发的电话。 

  电话里话没说完,谢增发挂了电话就往几公里外的地里跑,他在村里找了一辆摩托车把王雄送到麻乍乡集镇,又找车送往威宁县医院,怕影响伤势和骨骼愈合,谢增发在县城里又租了辆面包车当天就把王雄送往水城矿业医院。在医院,谢增发给王雄付了全部手术费用后,又照顾了王雄23天。取钢板时,谢增发又去照顾了王雄两个月。在这几个月里,谢增发共为王雄垫付了3万多元的医疗费用。

谢增发查看王雄手臂的康复情况。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每当村里有乡亲患病,谢增发就慷慨借给他们医疗费用,并当义务导诊员,把患病乡亲送到县城医治。患者家属或是患者接近康复了,他就把乡亲带回在自己县城的家里住宿或等候康复,大大减少了患者治病的院外费用。 

  多年前,一位姓刘的村民在修建房屋时被石头砸伤,谢增发帮他凑了几千元住院费,最后刘某因医治无效去世,抛下孤儿寡母,其妻子改嫁安徽,谢增发垫付的几千元费用也就没再偿还,谢增发也从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十多年来,谢增发帮30多名村民当过义务导诊员,给87户村民垫付了总计不低于12万元的医疗费。

  3.义务种林护林 他让昔日荒坡变成山林

  初春的麻乍乡二田村,山沟里的各种果树开花发芽,山头上的松树绿绿葱葱,鸟儿在林间嬉戏歌唱,一派生机盎然。 

  但村里人都知道,这里昔日生态破坏,石漠化严重,农民耕地受到破坏,大山光秃秃一片,满是黄土,风吹尘起,村民们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为绿化大山,改变生态环境,谢增发花了4000多元,买来草种和树种,将山林间的空地林草兼种,精心管护。

  十多年来,谢增发累计种树20余亩,义务管护天然林500多亩、天然草场800亩,是一名实实在在的义务“护林员”。十几年的努力,让旧日生态破坏石漠化严重的多少个山头变得郁郁葱葱,昔日的荒坡也逐渐变成了森林。 

  如今,年过七旬的谢增发告诉记者,再过几年他做不动了,再打算回县城生活。现在谢增发正一边扩修道路,一边运输建材进山,准备修建两间屋子,等以后自己回了县城好找人帮忙看护这片难得的山林。

  2007年,谢增发在村里试种的野苦菜(中药材)取得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次年,由村民联办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在二田村、双河村两村种植中药材上千亩,其中野苦菜就占了70%,这也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如今,谢增发种下的树林已经郁郁葱葱。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突峰兀立的山梁下,没有进山道路,运输靠人背马驼,二田村、双河村百余户人家举步维艰。 

  1998年到2002年期间,谢增发多次组织村民投入了近8000个劳动力,开修进山道路。2003年,谢增发动员在外工作、经商和打工的条件好点的村里人捐款15000元钱,谢增发个人捐款3000元,带领6000多名村民开山劈石修路。  

  平日里,谢增发还自己动手对山路路面进行扩修,山沟里的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到目前,山沟里农用车通车里程已达6公里,马车的通车里程达13公里。道路越来越好走,相信未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 

  (本网根据《山沟里的“草根公益家” 退休干部谢增发》、《爱心洒满乌蒙山乡:记威宁自治县退休干部谢增发》等稿件综合编辑,感谢贵州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谢增发扎根于乡村,他的事迹没有可歌可泣的影响,却点点滴滴融入乡村生活。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却给乡村里重病的父老乡亲带来了生的希望,让失学的孩子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不管是借钱给贫困的村民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还是帮助贫困的乡村学子,或是救助受难的村民,他总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