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挑战精神成为中国学界主流(图)

发布时间:2016-05-04 21:4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8日 16版 | 查看:757次

  强国密码·屠呦呦的获奖,实现了中国本土人才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零的突破。未来,要想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中国科学界应该如何积极做出改变—— 

  1210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经济学奖4个奖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之一,其奖励成果都在促进人类科学研究、技术进步、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诺贝尔科学奖的得奖大户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都是综合国力非常强的国家。 

屠呦呦的获奖,实现了中国本土自然科学领域在诺奖历史上零的突破,鼓舞了中国科学界的信心,也引燃了全世界的期待——未来中国如何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实现百花齐放? 

要有独立思想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涉及政府、体制、机制、教育、科学家群体、国民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199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彼得·杜赫提曾讲过,他所受到的不墨守成规的教育,他原本作为局外人的感触,以及他对不同观念的探寻,塑造了他的生活与工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研体制、科学家群体及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土壤中增强养分,培育产生诺奖的“土壤”。我们应当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把我们的教育搞好,科学家们把自己的基础科研工作做好。 

日前,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委会成员约翰·哈斯勒教授到北京参加学术研讨,与笔者谈到中国科学家获奖的因素时强调,必须创办拥有独立思想的大学体系,以此保证独立的学术氛围以及具有挑战精神的年轻学者成为学界的主流。他认为中国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鼓励挑战并实现新旧思想更替的创新机制。 

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早在1984年说过,一个国家要想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今年8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建设拥有独立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的大学体系,营造独立的科研创新学术氛围。要以领军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善于破解当代教育难题的师资队伍,以及独立开展原创研究的科研队伍。 

深化国际交流 

当务之急,我们须加强资源整合与统筹,同诺奖获得者所在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国际高端教育项目。可开展诺奖培训班,定期邀请诺贝尔奖评委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来培训班上讲解获奖经验,介绍评审过程。培训班的开展可以结合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一道开展。培训班的学员为我国在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可以在外专千人计划项目中开辟一类特殊项目,项目入选者为诺贝尔奖评委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工作内容就是为诺奖培训班服务,成为诺奖培训班的培训讲师以及导师。 

同时,要主动构建开放式科研奖励服务网络,设立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科学奖。意在扩大科学影响力的同时,彰显国家影响力。瑞典的政府部门、商业部门、家族基金会等各级机构设立了近百种科学奖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科技工作者们,在激励科技创新与国际科学家交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日本同样设立了许多科研奖项,给欧美许多著名科学家颁奖;既增进了科技交流,又让欧美科学界非常关注日本科技发展。日本的学术振兴会作为政府资助的独立法人机构设立不下二十类国际学术奖项。日本国内的学会在国家或者财团的支持下,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例如,日本化学会就与包括瑞典皇家工程学院以及科学院在内的欧洲重要学术单位定期举行合作论坛。 

加强战略布局 

总之,为使我国诺奖事业步入佳境直至百花齐放,要加强顶级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完善国家导向性的国际合作交流布局。可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专家工作小组,按照学科设置科学家分队。在专家工作小组统一协调下,各科学家分队与瑞典各诺奖颁发单位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例如,可由中科院科学家分队与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开展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合作;由大学系统科学家分队与斯德哥尔摩大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委基本都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工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开展经济科学领域的合作;由医学院系统科学家分队与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开展生理或医学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经过科学家长期辛勤耕耘,我国多领域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我国近年来在量子通信、中微子、干细胞、铁基超导、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先后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世界级高水平成果。代表高水平研究的科研论文产出不仅已经有“量”的积累,“质”也在不断攀升;引文数量以及引文影响力目前也是学术论文产出的第二大国家。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汤森路透集团于近日在美国发布了2015年度“引文桂冠奖”,预测中国科学家在多领域(物理3人、化学2人、生理或医学领域1人)有望摘取诺奖。瑞典著名汉学家纳格尔教授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天资不亚于任何人,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产生一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人物小介 

吴德胜,曾长期在国外工作,目前仍兼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与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定委员会委员及主席等专家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