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不愿当班主任(6图)

发布时间:2016-05-04 21:26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年04月01日 第05版 | 查看:843次

——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状况调查

图1 班主任年龄结构情况

 

图2 班主任学历情况

 

图3 班主任性别情况

 

图4 班主任学科职称结构情况

 

图5 班主任津贴情况

 

图6 班主任任职意愿情况

调查者说:

班主任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性别结构上,女性教师比例偏高,占班主任总人数的69.96%,尤其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表现更为突出;在学科结构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较为普遍;在学科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班主任比例严重偏少。同时,班主任的待遇偏低,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够健全,班主任岗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56.7%的班主任主观上不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

■刘科覃珺曹璇

班主任队伍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可能影响学生一生。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精神,全面了解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和工作状态,我们对成都市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和工作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前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结构、工作现状、专业诉求等,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与创新,提升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等提供决策建议。

本次调研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原则,统一编制发放《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现状调查问卷》,对成都市6个区(县)及5所市属学校的1300名幼、小、初、高中班主任,300名中职班主任进行抽样调查。抽样学校兼顾成都市中心区域、城郊接合部或偏远山区等学校样本;抽样的班主任兼顾老、中、青等不同年龄结构代表。调查共发出问卷1600份,回收1530份,回收率为95.62%

【结果与分析】

(一)结构现状及分析。

通过对班主任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学科、职称、教龄、荣誉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班主任队伍总体结构较为合理。成都市班主任队伍主要由广大中青年教师担任(75.55%的班主任年龄为2645岁)(图1),学历层次较高(69.85%的班主任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图2),教育教学经验较为丰富(10年以上教龄的班主任占总数的61.96%),班主任队伍相对稳定(累计担任4年以上班主任占总数的84.33%)。这支班主任队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专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比较突出。

班主任队伍结构个别方面需要调整优化。班主任队伍在性别结构、学科结构、职级结构等方面比较单一,且缺乏有影响力的班主任名师。性别结构上,女性教师比例偏高(占班主任总人数的70%)(图3),尤其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表现更为突出,性别失衡可能会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较为普遍(达到68.83%),小学班主任72.6%为语文教师,学科结构失衡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学科职称结构上,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占班主任总人数的82.57%(图4),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严重偏少。如何促使更多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何将高级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效益,亟待我们去思考、解决。

班主任待遇总体水平偏低,地区差异较大。班主任岗位津贴总体水平偏低,87.83%的班主任月津贴不足600元(图5),班主任岗位的重要性与收入不成正比。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班主任待遇差异明显。中职、普高段高于学前、小学段,主城区高于郊区县,待遇差异较大的现状难以满足我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需求。

班主任队伍整体评优表彰机会偏少。与学科教学岗位相比较,班主任岗位评优评先机会偏少,竞争更加激烈,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比例只有6.86%,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仅占1.96%。这导致班主任岗位相对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宁愿在学科教学方面付出更多精力,追求更高的荣誉,而不愿从事班主任工作。

(二)工作现状及分析。

通过对班主任的岗位工作时间、学科教学工作量、班级管理情况、岗位压力与成就感等内容的调查,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岗位意识与岗位履职能力总体较强。绝大部分班主任将“学生成人成才”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普遍具备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对岗位责任认识到位,把安全工作、思想工作、常规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方面,绝大多数班主任有比较好的认识和行为,能够团结、协调班级任科教师,注重家校沟通,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学业发展、兴趣培养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专业发展愿望较为强烈。绝大多数班主任将“学生成人成才、自我价值实现、获得社会尊重”作为获得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内容,既显示了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也体现了强烈的专业发展意愿。

教学与德育“一肩挑”,工作量大、负担重。调查表明,由于许多班主任都是优秀的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一肩挑,53.27%的班主任学科教学周课时在12节以上,高中段多数班主任每周达18节以上,已远超教育部规定的高中教师每周810节的工作量(按教育部相关规定,班主任岗位工作按教师满工作量的一半进行计算)。班主任工作强度大、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繁琐具体,这已成为普遍现象。

岗位压力大,任职意愿令人堪忧。班主任工作压力和困难排名第一的是“安全责任压力大”,占75.95%;第二是“工作量大,时间精力不够”,占71.57%;第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在任职意愿上,由于班主任岗位尚未形成独立的考评机制,仍然以学科教学业绩考核为主,班主任工作经历只能作为补充,这在客观上造成班主任群体任职意愿较低的现状。有56.7%的班主任主观上不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其中初中、高中和职高段的比例更高,现状令人堪忧(图6)。

(三)专业化建设情况及分析。

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调研表明,班主任教师对接受系统、专业的班主任研培活动愿望较高,需求强烈。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培训部门提供的机会相对较少,或显得零散、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班主任群体的专业发展缺乏支持和引领。同时,一线班主任对专业培训、教研内容的选择,依然青睐于拿来就能用的实用经验,反映了班主任在理论提升、研究创新上的无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难以产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级的优秀班主任。有60.66%的班主任认同“设立班主任岗位专业技术职称”,期望班主任工作能更加专业化。建议完善专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如“班主任专业化,减少教学量”,或者“设专职班主任,职称与学科分开”等。

班主任对提高现有绩效待遇有较高诉求。从成都市情况来看,绩效工资政策的实行对班主任是积极有益的,班主任的收入总体而言比绩效前有较大的改变,这一点在义务教育段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是,与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因素相比,班主任的绩效待遇仍然还显得比较低,且差异较大。绝大多数班主任希望班主任绩效工资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对策及建议】

针对此次调研结果的现状和分析,如何才能使班主任成为“香饽饽”?我们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结构,大力倡导“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让更多的班主任成为卓越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观念上进一步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做为主业”(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倡导“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让更多的班主任成为卓越教师”的教育理念,充分营造“班主任工作是主业、专业”、“当班主任光荣”、“当班主任是成就教师育人价值的最好体现”的氛围。

同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推进班主任队伍性别结构均衡化、学科结构多元化,扩大班主任的学科任教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学生施以积极、广泛、全面的影响。

扩大优秀班主任在教师队伍中的影响力,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充分肯定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贡献,强化班主任工作在教师教育生涯中的重要性和职业幸福感,吸纳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吸引和鼓励广大教师主动、积极、自愿加入到班主任队伍中来。

(二)政策激励,进一步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和条件。

各单位要根据政策,充分保障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落实教育部关于“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班主任工作量应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基本工作量”的要求。学科教学满工作量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制定“超工作量”的奖励办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再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实行了绩效工资的学校也要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完善津贴发放办法,“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保证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既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班主任考评激励制度。加大对班主任的表彰奖励机会和比例,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评职评优时、选拔学校管理干部时应优先考虑班主任;对各级名师认定上,单列“班主任名师”,出台专门的认定、考核、奖励等配套制度。建议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区市县及学校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规范和效能。建议“提高准入机制,加强系统专业培训”,实行“鼓励机制,提升工作成就感”,“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评价”等。

(三)机制创新,建立严谨科学的班主任准入和退出机制。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如何实现“让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让班主任成长得更优秀”、“让教师愿意当班主任”、“让优秀班主任留得住”,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推广成都市于2010年启动的“班主任准入制”探索试点工作,以实施班主任准入制为载体,真正实现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努力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班主任执业资格”制度。

成都市成华区、温江区的“班主任准入制”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在班主任资格准入、岗位标准、职级分层、待遇提高、专业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前期经验。成华区在《成华区班主任工作准入制办法》中实行班主任职级分层制,从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特级班主任,共设4级,不同职级的班主任具有不同的岗位要求,也享有不同的津贴待遇。温江区探索的“两个一”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即一名班主任,只担任一个班级的学科教学,只管理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量按本校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所任学科教学的工作量全部计入超工作量。从而大大减轻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量,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和管理班级,同时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绩效收入。这种方式促进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班主任聘任良性竞争机制”,让大多数教师有了当班主任的机会,为探索多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经验。

建议今后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国进一步推广,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区域制度,争取配套政策。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探索在职称评定系列中增设班主任职称或德育中、高级职称,让班主任申报职称可走“双轨制”,即根据自身工作业绩在学科系列或德育系列中做一选择。这一点可借鉴团中央设立少先队、共青团辅导员专业职称的做法。此外,还可在各地“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系列中增设“班主任带头人”、“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真正建设一批全国有影响力、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班主任名师。

(四)专业提升,职后培养,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应重视并积极开展班主任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纳入继续教育规范性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保障,严格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培训内容中应包含班主任工作理论基础模块、实践技能模块和人文素养模块等。各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确定专门的班主任教研活动时间,确立各级德育工作专职教研员,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确保班主任教研、培训活动的常态、固化开展。各学校也要制定班主任培训培养计划,规范开展校本教研,打造名优班主任。要探索以适当的形式,让社区代表、家委会委员了解和参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形成教育的合力。

同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规律和优秀经验的研究。一方面,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制出台《班主任专业工作标准》,明确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评价等,以科学的评价来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规范。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科研,研究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鼓励班主任参与或开展小专题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让研究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提高班主任职业生命质量。

(作者分别系成都市教育局宣教处处长、副处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教育调查网络版仅限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首发,与本报无协议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