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6 20:59 |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16-01-15 | 查看:1742次
30年来,赵海英倾尽所有让老人吃好、穿暖、住舒服。大伙伸出大拇指为这个温馨、幸福的大家庭点赞。
烧锅炉也是行家里手。
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聊天。
经常拿起针线为老人缝缝补补。
为老人们烹制营养合理搭配的饭菜。
30年间,她和鳏寡孤独老人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先后供养12名孤老复员军人,为19位老人养老送终,她就是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赵海英是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奖获得者,长治市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上党大地广为流传的“好心人”。
赵海英的好心肠,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1961年,年幼的海英从南京被人送到山西,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亲生父母,但感激好心人帮助的种子一直在海英的心里生根发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政部号召各地用“承包”的办法解决孤、寡、病、残老人的生活问题。潞城市东邑村的大喇叭里广播了好几天“希望广大村民踊跃报名,负责村里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顾一人,大队给450斤粮,每天2毛5分钱,每月为承包者发40块钱。”
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主动接受这个任务。第8天,时任村长的史昆明和妻子赵海英坐不住了:“你是村长,我自小像个孤儿,咱受过恩,咱得帮助那些可怜人!”赵海英主动提出要“承包”养老院。而这时,她已经是一名有着10年教龄的民办教师,在那个年代,教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面对稳定的工作和心中的责任,年轻的赵海英毅然选择了后者。
同事们七嘴八舌:“你已经有10年的教龄,民办转公办,前途大得很!一步走错,后悔可来不及啊!”村民们更是议论纷纷:“海英就是想出风头,年纪轻轻,怎可能和那些生活处处要人照顾的老人们住到一起?”善意的劝说和冷嘲热讽没有动摇海英的想法,她和爱人商量,四孔窑洞腾出两间,两间家人住,两间给老人们住。
当年9月,五保户徐引芝、秦仓喜、朱枝林、秦不伦就入住海英家。全国首家“家庭幸福院”就此诞生。那一年,海英年仅27岁。家里一下添了4口人,海英的生物钟完全颠覆,劳动强度骤然上升。早上6点不到就得起床,挑水砍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端屎端尿、洗脸梳头、整理房间,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上床睡觉……一边是3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是生活不便的老人,从早到晚,海英忙得像个停不下的陀螺。
入院的老人大多年老体弱,经常生病,有的还行动不便甚至性格怪僻,护理难度常人难以想象。朱枝林、秦不伦初来时带的铺盖卷里,密密麻麻的满是虱子,海英亲自拆下被里清洗干净;李虎林肠胃不好,大小便时经常把裤子、被套、床单弄脏,海英及时清洗防止老人得褥疮;王粪孩脾气暴躁,常和人吵,一次海英过去劝和,他竟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棍子就打,打得海英的眼睛肿了好几个月,但她没有责怪,默默地选择了理解和宽容;寡妇徐引芝患有严重的腰腿疼病,海英和丈夫搬走木床,专门为她盘了个土炕,每天捡些柴火,把炕烧得暖暖和和;80岁的鳏夫秦仓喜提出到北京看望哥哥,即便是春播大忙,海英也没有犹豫,带上老人坐上火车直奔京城,帮助老人完成了心愿……
外人看来,海英从老师升成了敬老院院长,依旧拿着公家的工资,而事实上,个中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老人生病了,得悉心照料,请医买药;老人瘫痪在床,得细心侍候,整日陪护;老人去世后,得为死者整容入殓,日夜守灵,直到老人入土为安……无论大事小情,海英件件亲力亲为。老人们感叹,这些亲生孩子都做不到的事,海英这个“外人”却做到了……
1996年,敬老院迎来了一次改革:开始实行由海英自办,市里、办事处给予支持的民办公助模式。改革也让赵海英有了扩大敬老院的想法。几经周折,海英在窑上村租了一座小院,拿出家中全部积蓄,还另外向3个女儿借了一笔钱,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铲除半人高的荒草,整修破败的房屋,先后花费30多万元,使院子旧貌换新颜。
这座独院、两层小楼,赵海英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中间还辟出了一小片菜地,平日里赵海英会在这里种一些绿色蔬菜供老人们吃。中间的正房是赵海英夫妇的卧室,其余所有的房间都给了老人们。活动室、棋牌室一应俱全,不仅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可以有丰富的业余活动,村里街坊四邻的老人有时也会过来串串门,跟这里的老人们唠家常,敬老院更加热闹、温馨。如今,这座小院已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名片”,一个名副其实的幸福家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