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6 20:25 |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2-01-06 09:15 | 查看:1024次
42年前,一个在皇城根长大的北京女子,与同是老北京的丈夫,带着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举家来到甘肃通渭,安家落户。
42年,天翻地覆,斗转星移,这位北京女子在苦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甘之若饴,默默奉献,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她叫何淑贤,是当年响应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奔赴甘肃的众多医疗队员中的普通一员。2011年岁末的一天,记者来到老人家中,翻开那段尘封的历史,追忆那个火红的年代。
老北京,离开北京就是革命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此后,先后有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国家和省市军地医疗卫生人员组成医疗分队,奔赴通渭县各个乡村,为当地群众服务,何淑贤就是其中一员。
“1970年1月21日,我们全家从北京出发,那会儿交通不方便,先坐火车到天水,再坐汽车,折腾了三天才到马营。”当年离开北京的日子至今仍清晰地印在何淑贤脑海中,那口浓浓的京腔也依然未变。
何淑贤告诉记者,她自幼在北京长大,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北京同仁会医院当学徒,学习临床化验,那会儿当学徒不给钱,连饭都吃不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安排她到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工作,从此,她有了堂堂正正的工作,生活有了着落。满怀一颗感恩之心,何淑贤工作十分努力。
1970年,医院响应“6·26”指示,号召大家去西北艰苦地区工作。何淑贤第一次听到了“甘肃通渭”这个陌生的地名。当时,她已经43岁了,丈夫在设计院工作,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1岁,分别在上小学三年级、四年级。
“党培养了我,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应该听党的话,党让去哪儿就去哪儿。”何淑贤决定报名。
何淑贤的丈夫是个孤儿,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工程师。听了何淑贤的决定,他全力支持。虽然他深知,在边远落后的山村,身为工程师的他很难有用武之地。
“老北京离开北京就是革命,到基层总能做点贡献!”就这样,怀着坚定的信念,何淑贤举家来到通渭县马营乡。
迎难而上,创造条件开展工作
马营乡当时还没有通电,卫生院只有几间平房,缺医少药,设备不全。从首都市一级医院到贫困山区乡镇卫生院,强烈的反差让何淑贤及同来的队员很不适应。
白天日子还好过一点,到了晚上,四周漆黑一片,全家人只能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大人读书,孩子做作业。第二天起来,鼻孔里都是黑色的煤烟。
马营干旱缺水,空闲时,何淑贤自己就挑着两只水桶,去几丈深的井里打水。工作忙时,就让两个儿子去打水,兄弟俩一桶一桶地从深井里将水拉上来,再一桶一桶地抬回家,直到装满一大缸为止。遇到枯水期,井里水也少了,打上来的往往是半桶水半桶泥,要放白矾沉淀后才能饮用,用井水做出来的饭,吃起来都带着一股浓浓的泥土味。
北京冬天取暖、平时做饭用的都是蜂窝煤;马营只有砖煤,煤的含量低,很难点燃。起初,何淑贤不会用砖煤,每次点火做饭都弄得灰头土脸,冬天生炉子取暖还差点儿煤气中毒。后来,在当地群众手把手的指点下,何淑贤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通渭县政府对医疗队员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拨专款将队员们所在的马营乡乡卫生院扩建为通渭县第二人民医院,院内设病床30张,门诊分西医、中医、妇产、透视、化验等科室,这些科室此前在当地都没有开办,都需要从零起步。
何淑贤负责检验室的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通电,也没有什么设备,许多在北京常规开展的临床检验、细菌检验都无法进行,何淑贤所学的临床检验知识根本得不到施展。看着许多原本可以通过简单检验就能准确诊断的疾病,因无法检验确诊耽误治疗,她忧心如焚。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何淑贤向曾经工作过的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求助,与同来甘肃的医疗队联系,根据当地临床检验的实际需要,申请支援相关设备,从血、尿、便、痰四大常规检验入手,一步一步创造条件开展检验工作,并建成了相对规范的检验室,为当时医院开展手术、诊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可靠的辅助诊断。
1974年,通渭县防疫站从县医院分离出来,同时筹建检验科、检验室。在检验专业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何淑贤再一次挑起重任。她结合当地实际,从实验室设计布置、检验项目筛选、各类技术应用、工作制度及流程制度制定等细节入手,高起点、高标准建立检验科,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她创立的检验科已成为定西市重点实验室。
在工作之余,何淑贤还和当地群众一起除杂草、清垃圾、修厕所、建猪圈,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把城市的健康观念、卫生理念逐步灌输给当地群众。为了摸清当地群众的发病规律,何淑贤和同事们还时常深入村社农户,调查分析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防病治病知识宣传。
不是党员,也要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在心里一直是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何淑贤说,刚来通渭不久,她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当时的支部书记告诉她,要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入党的决心。
于是,她在工作中处处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她常教育儿子,做人要诚实善良,还要经常反省自己,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994年,何淑贤的丈夫去世了。何淑贤大儿子曾是一名运动健将,遭受了一次感情打击、结束了一次短暂婚姻后,精神受到重创,从此变得抑郁、自闭起来,发展到后来,生活不能自理,整天卧床不起,不肯出来见人,也丧失了工作能力。何淑贤身体本来不好,在北京工作时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气管炎,西北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加剧了她的病情,加之这些家庭的变故,何淑贤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为了不影响工作,1987年,她主动要求离休,回家休养。
何淑贤的二儿子刘鹏以前在通渭县保险公司工作;2000年公司改革,要分流下岗部分员工,减员增效。时任副科长的刘鹏传承了母亲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要求买断工龄,一方面为公司分忧,一方面下岗回家,专心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哥哥。
2005年,何淑贤患青光眼双目失明,收音机成了她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的好帮手。汶川大地震令她痛心不已,她恨不能亲自献血帮助受伤的同胞。当她听到收音机里说,全国每年有150万左右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能实现移植的仅有1%时,她决定,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能移植的器官就移植给需要的病人,不能移植的,至少可以做医学解剖。
此外,老人还有一个心愿:在有生之年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老人的心愿让人想起当年在通渭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身背药箱走四方,‘6·26’指示放光芒;一片丹心为百姓,一颗红心永向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