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不姓孟 她是姜家大姑娘

发布时间:2016-03-12 11:47 | 来源:河南商报 2014-06-25 第A25版 | 查看:1198次

  看先秦时期的史书,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叫“姬”、“姜”的女子似乎特别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事实上,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叫“姬”、“姜”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姬”、“姜”两家的女儿。

  究其原因,还是跟那时候选媳妇要看她的姓氏有关。甚至于,对没姓的女人来说,想当别人的小妾,都要看运气了。

  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

  孟姜女姓姜,家中排行老大

  作为历史上最能哭的女人,孟姜女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

  很多人都认为,孟姜女姓孟,名姜或姜女。甚至有人用现代人取名的习惯来解释这个名字:她爹姓孟,她娘姓姜,她是他们的女儿,所以叫孟姜女。

  事实上,孟姜女并不姓孟。按照先秦时期的称呼习惯,所谓“孟”,是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她的姓,“女”指的则是性别。孟姜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姜家大姑娘”。

  因为齐国的国姓是姜,所以,“孟姜”甚至不单指一个人,而成了一类人的统称。

  对此,《毛传》中有记载称: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也提到:孟姜,世族之妻。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的贵族妇女,都可以称为“孟姜”。

  除了一些文献中对此有记载,文物洹子孟姜壶也可以证实这一说法。这个壶是春秋时期齐庄公的大女儿和丈夫田洹子一同铸造的,为的是悼念田洹子的父亲。

  知道了这些,你会突然明白,并不是先秦时代的人喜欢给女子取名叫“姜”,而是姜家的女儿太多了,比如郑武公的老婆“武姜”,卫庄公的小妾“夷姜”、齐僖公的女儿“宣姜”、“文姜”,齐襄公的女儿“哀姜”……

  和“姜”一样,先秦时代的“这姬”“那姬”,更多的时候说的是姬家的女儿。

  古代女子,姓比名更重要

  在先秦时期,虽然很多女人三个月大的时候就有了名字,但在她们的一生中,姓远比名更重要。事实上,一个女人能不能跟一个男人结婚,她的姓起了关键性作用。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田恒金说,作为血缘集团的标志,当时每个女人的字号中,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姓,这也是由当时的婚姻制度决定的。

  那时候的周人,因为认识到了同血缘人结婚对生育后代有很大危害,所以关于同姓不婚的规定相当严格。

  重耳的父母是个例外。他们都姓姬,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被允许通婚了,却并没因此而“其生不蕃”。

  据《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逃难到郑国时,郑文公对他很是无礼。在郑国大臣叔詹看来,在“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现实面前,重耳却能长大成人,这只能说是上天的有意安排。

  要知道,重耳的父母虽然都姓姬,但他娘狐姬是少数民族(戎狄之女),跟他爹晋献公的血缘关系足有“八百里远”。

  在当时,不光娶妻要看姓,连买个女人当小妾也必须要有姓。你要想纳一个没姓的女人当妾,必须得先占卜,如果占卜结果显示你们同姓,没办法,忍痛说再见吧。

  可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姓氏有多么重要。没姓的女人,哪怕想做别人的小妾,也要看运气了。

  正因为姓对女人来说极其重要,周代还喜欢直接用姓去称呼一个女人。比如,姜姓女子被称为“姜氏”或“妇姜”,妫姓女子被称为“妫氏”或“妇妫”。

  区分同姓女子,古人很作难

  因为周礼规定“男女不谈婚论嫁不能说名字”,女人的姓除了跟婚姻有关,在社交场合中还担负起了名的作用。

  只是,天下那么大,同姓的女人这么多,怎么才能把她们区分开来呢?古人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

  未婚待嫁的姑娘,一般都会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区分长幼。

  田恒金说,从实际应用中来看,这种称呼女人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因为只有排行和姓两个元素可用,所以可以组合出来的“名字”相当有限。同一个姓的女人,最多也只能有五种叫法:孟某、伯某、仲某、叔某、季某。但实际上,那么多户人家,同姓同排行的女人多了,经常会出现一个“名字”代表好几个人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各诸侯国共有的难题,当时的人在女人结婚后,又根据她们夫家和母家的情况重取一些称号来对她们进行区别。这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在母家姓前,加上母家的国名、夫家的国名、丈夫的谥号、自己的谥号、夫家姓、母家姓等。

  比如,齐国的女儿嫁给了卫庄公,被人称作“庄姜”;陈国(国姓“妫”)的女儿嫁到了息国,被人称作息妫。

  因为这种特别的称呼方式,那个时期的女人,同一个人往往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秦国的一个女人,最早嫁给了晋怀公,被称作“怀嬴”。后来,她又改嫁给了晋文公,被称作“辰嬴”。第一个叫法是她丈夫的谥号加母家姓,后一个叫法是她自己的谥号加母家姓。

  闺名是私有财产,女人“出名”难

  先秦时期,想跟陌生的美女搭讪,上去问名字可是行不通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女人,闺名可谓是家庭和丈夫的“私有财产”。

  在那个救人都要提防着“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陌生女人之间也不会随便问对方的闺名。女人的名字和她们的人一样,除了家人和关系亲密的亲戚,可谓是“锁在深闺无人识”。一个男人要想知道一个陌生女子的闺名,基本上只有一个办法:把她娶回家。

  即便如此,也不是说一有人上门提亲,女方就马上把名字报上去了,这之前,还得有一整套的礼仪要走。首先,男方得请媒婆上门提亲,如果男方能通过考验,让女方满意,觉得有做亲家的可能后,再献上聘礼向女方正式求亲。这之后,男方才能再派人上门问女方的闺名。

  在这次“出名”之后,女人的名字又要被藏起来了。在夫家,除了丈夫在私下里关系最亲密的时候偶尔用用之外,其他时间等同于没有。

  当然,也不是没有特例,这就要看你是不是足够出色,能不能成为“明星”了。除了像花木兰、班昭、李清照、谢道韫等人,更多的人就只能靠男人出名了,比如,杨玉环、卫子夫、李师师、陈圆圆等。

  但无论如何,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人毕竟是少数,从这一点上来说,生活在现代的女人无疑是幸福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