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3 12:0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年01月20日 第01版 | 查看:761次
省市校联合发力,推动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年薪最高150万元,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补贴250万元。”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招聘高层次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时,给二级特聘教授开出这样的薪酬待遇。
与佛山科技学院相距仅120多公里的东莞理工学院,几乎同时也发布启事“重金揽才”——杰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5000万元。
两所地方本科高校,加上2012年新成立的“小兄弟”——南方科技大学,如此大手笔延揽高层次人才的背后,是广东省及各地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广东省以及佛山市、东莞市、深圳市投入超过80亿元,共同重点建设这3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广东为何要和地方政府携手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这3所高校将怎样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经济虽然上去了,核心技术却是别人的
在2014年中国内地城市GDP排行榜中,深圳、佛山、东莞分列第4、16、22位,但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却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对等。
“佛山目前最缺的就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说,过去该市依靠人力、土地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通过跟随式发展取得了经济腾飞,但由此也导致众多企业在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不足。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虽能生产电子、家电等产品,但芯片用的是别人的”。
在人工等成本上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佛山诸多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刘悦伦调研发现,在佛山,凡是拥有自己核心技术、品牌的企业,“现在日子就好过,反之就不好过”。
由于本地缺乏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佛山面临与本地产业深度契合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困境。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发布的2014年全省急需紧缺人才数据统计显示,佛山制造业相关人才缺口达6000多人。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也面临与佛山同样的经济转型难题。制造业作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产业规模虽大,但主要位于产业链中低端,制造业增加值仅为25%左右,远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35%左右。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坦承,本地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理工科高校及学科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支撑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状况在广东普遍存在。
一组数据显示,在数量规模上,广东省普通高校共143所,其中理工科高校只有33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23.4%,低于35%的全国平均水平;理工类学生占全省学生总数的33.6%,低于40.1%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学科结构上,全省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中,理工类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今年1月5日,广东省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暨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出席并进行工作部署。
“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是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会上,朱小丹如此表示。
区域经济急需高校人才“蓄水池”
机械手把物料放在传送带上,“手里没活”的打磨机器人通过传感定位装置,“看到”物料来到它前方,就伸“手”将其取走打磨。
这是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也是东莞首家“无人工厂”。该车间拥有10条生产线,目前只有20名工人。未来,该车间只需4名巡检员、技术员,而在机器换人前,该车间共需650名员工。
广东长盈精密总经理助理罗卫强向记者介绍说,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涨等挑战,在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学院技术团队的帮助支持下,攻破机器换人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升了工业制造智能化水平。目前,该公司正与东莞理工学院筹划联合共建智能制造学院。
作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本来就是“分内事”。但一些地方高校依然存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及高层次学术平台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优势特色学科明显偏少等问题。
在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看来,一方面,学校工科集成度、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学科布局与东莞主导产业吻合度高;另一方面,东莞市经济实力较强,对学校支持力度大,为学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南科大地处深圳市这一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业重镇,虽然才成立4年多,但已成为深圳市高水平人才的“蓄水池”。据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介绍,目前,该校有2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0多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数在国内高校排第二。
超常规的“待遇”,能“砸”出怎样的未来?
现在,刘悦伦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洽谈项目时,都要争取对方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给予支持。因为他很清楚,要在短时间内建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不走寻常路”。
在资金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得到佛山市的“超常规”支持。据介绍,2015至2020年,佛山市将投入建设资金30亿元,主要用于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同时还投入25亿元,支持学校建设新校区。
未来5年内,东莞市在保持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拨款方式和标准的基础上,投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专项资金15亿元,另外东莞理工学院自筹经费10亿元,社会投入5亿元。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省财政安排省市共建专项补助经费10亿元,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两校各5亿元。
除资金外,这些高校还将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及省直有关部门在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例如这3所高校将被列入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进行重点培育。此外,广东专门为这3所高校量身打造不同的“考核指挥棒”——考核重点是对所在地创新发展战略的贡献。例如,从学校中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协助当地企业解决的技术难题数、取得的发明专利数等,而不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
在导向性如此明显的考核机制下,利用含金量如此之高的资金和政策,结合广东省、所在城市的创新发展需求,这3所高校将“砸”出怎样的未来?
记者了解到,东莞理工学院将主攻智能制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将聚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南科大将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本报记者 刘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