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24 10:1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9月23日 07 版 | 查看:1174次
“大学生社会实践真的有意义吗?”“这种短期的社会实践是否会让实践本身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就在部分社会舆论质疑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价值时,人人网8月公布的一项2015年暑期实践不完全调查显示:90后对社会实践非常看重,“有53.6%的年轻人参加过两次以上的社会实践;17.9%的年轻人参加过两次社会实践;14.3%的人表示参加过一次;还有14.2%的人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本次调查共有2104名90后参与,八成以上参与过社会实践。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介绍,每年约有500万大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团中央内部统计的大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即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李骥认为,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今年,团中央发起了300余所高校参与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专项活动、3600余名学子参与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八大专项行动。
李骥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3项宗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基层,了解基本的国情、民情、社情。在实践过程中,也能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大学生也可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帮助当地老百姓切实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学以致用。尤其是深入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对于当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长期组织大学生记者暑期训练营的中国青年报社对外合作部主任王毅旭也认为,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对其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非常有帮助。“训练营里不乏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他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仍停留在新闻真实、新闻客观这样的理论层面。我们去到广袤的石油城,学生与当地工人同吃同睡,在带队老师‘把稿子揉碎了重组’的把关下,逐渐获得了对于新闻的实操能力。”
参与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认为,学生坐在教室读书是一种狭义的学习概念,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广义的学习方式。
储朝晖认为,在独生子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常存在一种以自我为思考中心的认知模式,“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参与者在一定场合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别人,‘我’存在的前提是通过一定的劳动为别人提供服务。这种自我更新的认知可以使参与者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服务。”
李骥说:“我们形成了三级动员的体制。在全国层面,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五部委联合发通知进行动员,我们在全国每年支持800~1000支重点团队的活动;第二级为省级部署与动员;第三级为高校层面基于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动员。这样从全国到地方的高效动员体系是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机制是: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我们支持的是,团队的组建有基层的需求,按照需求招募团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同时,活动一方面能使参与的大学生获得锻炼,另一方面也要对基层作出贡献。这套机制也是活动得以广泛开展作重要原因”。
李骥还分享了若干具体层面的活动组织经验。现在许多高校不再是零散地组织社会实践,而是建立了固定的实践基地;在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组派带队老师跟随指导;对于社会实践备受关注的安全保障问题,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保障学生的安全;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进行相关培训,调动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王毅旭则介绍了活动组织有统一的标识与操作手册,在操作手册上将活动要完成的项目细化,除了负责专业指导的带队老师之外,还会随营配备教务长,管理学员们的衣食住行;为了保障学员的安全,有时还会配置队医全方位保障活动行之有效。
当下如火如荼进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李骥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有组织的重点活动项目占比相对较小;许多实践活动面临一些客观的成本限制,很难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有些活动组织者对于学生需求了解不充分,导致在供需对接方面有所欠缺;还有一些活动流于形式,被诟病为“旅游”。“但是从整体和主流上看,成效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成效的话,这项活动也不可能这么持久地做下去。”李骥说。(杨利伟)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