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引舆论共鸣(图)

发布时间:2015-07-02 10:05 | 来源:人民网 2015年07月01日16:27 | 查看:1095次

  6月2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召开。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获得了广泛的舆论共鸣。不少媒体、专家、网民发声,倡导社会各界在网上正确表达,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环境。

  报告分析三类低俗网语 引媒体高度关注

  报告分析认为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现象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第三则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报告认为,尊重言论表达的自由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包容每个人的话语权力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针对这一现象指出,出现网络低俗语言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发言呈现匿名性、个人可自由发言、传播广、发表网络低俗词不好追究等特点。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发布后引起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截止到6月29日,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相关新闻4108篇,微博872条,微信648条,博客263篇,论坛帖文805篇。 


  媒体评低俗网语:“网骂”是种病,得治

  6月2日报告发布后,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此均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晚高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等对网络低俗语言现象进行了报道和讨论。

  6月2日,澎湃新闻刊发报道《今天你使用这些网络低俗词语了吗》。6月3日,东方早报刊发《“网络低俗语言是一种语言‘雾霾’”》。6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网络低俗语言须卸载》。除此之外,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华日报等地方党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都市类媒体也有报道评议刊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援引人民网报道,指出中国新媒体关注网络语言使用。6月9日,人民日报针对报告刊发评论《“网骂”是种病,得治》,文章指出“如今网络众声喧哗,年轻人容易情绪激动。因而,越是在网络表达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值’,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得了‘网骂’病。”

  网民撰文呼吁:每个人都应谨守不骂人的底线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发布后,旋即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烈话题,北京晚报官方微博发布报告获得10253次转发,3262条评论,1065个点赞,新浪微博“#网络低俗词语排行#”话题阅读量达到80余万次。360杀毒软件、搜狗输入法等在弹出新闻中对报告内容也进行了推介,引发网友跟帖讨论。6月5日,百度百科创建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词条。

  检索微信公众账号发现,有关网络低俗语言现象的转发及原创文章超过600条。微信公众账号在发布过程中,多将内容标题设置的更具互动性。例如《网络低俗语言黑榜,你今天低俗了吗?》《对照网络低俗语言排行榜自省吧!》《网络语言低俗化严重,有素质的人干不出来》《网络低俗语言黑榜公布,你中枪了吗?》等较为常见。

  不少网民及时评人撰写文章评议网络语言低俗现象。如凤凰博报网友“时言平”文章《低俗语言是粗鄙文化伴生的怪胎》,光明网社区网友“刘选启”文章《对网络低俗语言要远离、抵制和不使用》,新浪博客网友“章文的文章”《依法治理网络喷子》等,对网络语言低俗现象进行了探讨和批评,呼吁“每个人都应该谨守不骂人的底线”,并建言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上的越界辱骂。

  法制晚报记者在统计网站、微博500名网友观点后发现,83.6%的网友表示自己经常使用黑名单上的网络语言。

  专家呼吁:倡导自律 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

  报告指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玛”、“屌丝”、“逗比”、“砖家/叫兽”的转发率最高,均超过千万次。南开大学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荐在6月14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则指出,传统文化的词语废弃是导致鄙俚语言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呼吁,低俗网络语言环境下,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语言文明是国家精神文明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软实力水平高低的象征,必须重视对网络语言环境的净化。

  青少年国学教育办公室主任蔺玉红表示,面对遏制网络语言低俗等问题,应倡导网友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建议有关社会组织制定网络语言使用规范,倡导社会各界在网上正确表达,吸收“给力”“萌萌哒”这样向上向善的网络语言,卸载“屌丝”“尼玛”这样的低俗发泄。

  “网民之间的互相监督很重要,号召网民参与到一些抵制网络低俗语言的讨论中,甚至积极主动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和抵制。”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镇之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建议,从行政部门发布相应规定、网民参与、法律约束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必要时,针对一些具体的情况,比如涉嫌诽谤、侮辱的,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惩戒“网骂”。(赵艳红 刘融)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