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10 08:00 | 来源:网易 2008-12-09 15:35:03 | 查看:2062次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9日电题:甘为一颗铺路石——追记新疆公路管理局塔城公路总段总段长胡曼
记者贺占军
她是女儿身,却满怀壮士情,在边疆风雪线上一干就是23年,一次次为困于狂风雪海中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
她心里装着各族群众,不幸因公殉职后,很多少数民族群众赶来为她送行……
这就是胡曼,新疆交通系统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多少年来,她秉承着公路人的坚韧和奉献精神,坚守着交通人神圣的职责和信念,大胆探索,科学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世纪铺路石精神的新内涵。
无数次风雪救援:一个都不能少
2007年4月,新疆北部早已满眼春色,但塔城地区托里县庙尔沟地带却出人意料地突降大雪并形成雪灾。由于过往车辆已换成夏季使用的燃油,低温、大雪致使多数车辆中途熄火,200多名穿着单薄的司乘人员被困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山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任塔城地区公路总段总段长的胡曼接到报告后,迅速调集抢险队员赶赴现场。“先救人,后救车!”胡曼边下命令边跳下车亲自实施救援。这时,有些旅客耐不住寒冷的威胁和恐惧,准备弃车徒步逃生。
“风雪这么大,气温这么低,旅客们冒险徒步逃生是在拿生命做赌注!”具有丰富救灾经验的胡曼毫不迟疑,冲上前去大声劝阻他们,“你们一定要呆在车上,请相信我们一定能将大家安全地救出去!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
胡曼坚毅的眼神和坚定的话语,留住了准备离开的人们,他们将信任给了胡曼和她的队员们。风雪中,胡曼一边给被困人员分发食品,一边指挥扫雪机除雪,一边组织车辆输送旅客……
不到4个小时,200多名旅客全部被成功救出。一名维吾尔族大爷感慨地说:“养路工,亚克西!”
塔城公路总段管养的1527公里公路中,有861公里在风雪线上,其中老风口和玛依塔斯两处路段,是世界上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地段,也是塔城地区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被过往司机称为“鬼门关”。1977年的一场暴风雪,曾将数千头牲畜刮出了国境线。
记者近日乘车途经长达数十公里的玛依塔斯风口,六级大风卷杂着飞雪漫天飞舞,车窗外,茫茫雪海让人不觉心生恐怖。由于大风和暴雪频发,塔城公路总段配备了全国公路系统仅有的军用装甲车。
2001年春节前夕,塔城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暴风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团部1000多名学生和群众被困。接到险情报告时,胡曼果断地跳上装甲车。整整3天,当被困群众通过装甲车全部被安全送回家后,胡曼在颠簸的装甲车里睡着了。
多少年来,胡曼和她的战友们,继承着老一辈公路人默默奉献精神,实施了无数次抢险救灾行动,2004年以来,塔城公路总段已成功救援旅客17551人。
用创新丰富铺路石精神
在西北边陲,有许许多多的交通人,如一颗颗铺路石。生于公路职工家庭的胡曼就是其中的一位,但她却用全新的理念诠释着新时期铺路石精神的新内涵:不仅要奉献,更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服务。
为此,她在传统公路养护模式基础上,大胆鼓励职工创新,不仅降低了公路养护成本,也改变了老风口等路段的恶劣条件。
为保障机械清雪安全,经过不断探索和实验后,胡曼毅然决定在老风口、玛依塔斯路段安装磁诱导系统。这样风雪再大,清雪机械也可以判断出路面位置,不会掉入路沟。
2006年底,在胡曼主持下,塔城公路总段又研发了公路出行信息发布系统,这是全疆公路系统保畅通中的一大创新。同时,在七个重要道路设立电子显示屏,在总段呼叫中心设立客服电话,及时向社会发布公路路况信息,变现场营救为科学预防。
不仅如此,胡曼还鼓励一线职工通过发明创新破解技术难题,并对技术革新者实行奖励。随后,塔城公路总段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的热潮,增装融雪剂抛洒设备的除雪机、高压风力清扫机等技术革新成果纷纷出炉……
海依拉提是塔城公路总段裕民公路段一位普通的哈萨克族养路工,他在技术革新政策鼓励下,结合工作经验,研制出平地机整修路肩边坡辅助设备。这项革新成果每年可节约各类成本5万多元,并可提高工效近3倍。目前,由胡曼积极倡导的塔城公路总段20多项小发明中,好几项已在全疆推广使用。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塔城地区公路总段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10个民族的公路职工,多少年来,他们亲如兄弟,互帮互助,谱写出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动人旋律。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这是胡曼积极倡导并自觉坚持的民族团结理念。
1992年,塔城公路总段叶尔兰和玛依努尔的父母因病去世,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这时胡曼找上门来,搂着他们说:“孩子,别哭,你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了,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在,以后公路段就是你们的家,我们就是你们的爸爸妈妈。”
随后,胡曼安排了专人看护、照顾他们,又多次多方协调,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
逐渐长大成人的叶尔兰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体检面试合格后,征兵负责人得知他是孤儿,认为没有父母担保,不愿接收。胡曼一听急了,立即找到征兵办的负责人说:“叶尔兰是我们养路工的儿子,他父母不在了,我们可以担保。请你们放心,今后在部队上有什么事,请直接和我联系。”就这样,叶尔兰终于穿上了绿军装,走进了军营。
像叶尔兰和玛依努尔这样,得到胡曼真情关爱和帮助渡过难关的还有吐鲁木吉、英克布仁、汗古丽、阿依夏木、叶克本、斯力曼、叶尔肯、马丽……在胡曼的带领下,互帮互助的友情和携手并进的民族情,在塔城公路总段已蔚然成风。
今年3月胡曼因公殉职,出殡那天,两千多人的送行队伍蜿蜒数里,除了许多曾被胡曼和抢险队员解救和得到胡曼帮助过的人外,还有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送行群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党委书记、副厅长王新华如此评价,群众心里有杆秤,谁把心交给了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把谁放在心头;谁把人民捧在手上,人民群众就会把谁举过头顶。23年来,无论是做养路工人从事技术工作,还是在领导岗位,胡曼始终兢兢业业,并大胆创新,深化了铺路石精神的内涵,为交通人树立了榜样,社会需要这样的党员干部。
胡曼留下的27本工作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是个普通人,要求的东西并不多,但我很执著,只要做,就要一心一意付出,踏踏实实做好。”寥寥数语,却令人感慨、感动。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