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2 08:06 |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13-11-19 09:24 | 查看:2582次
原标题: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68岁老人王晋桓与10名烈士的生死情缘 生前你照顾我姐弟4人 身后我守护你28个春秋
部队负责人及下河清乡党委书记和王晋桓亲切交谈
中国甘肃网11月1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高慧霞 通讯员 刘蓉)10月15日,对于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68岁的王晋桓老人来说是一生中最激动而又难忘的一天——他守护了28年的10名解放军烈士墓终于可以“回家”了,老人多年的夙愿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实现。王晋桓手里捧着一面印有“大漠守忠魂义举传美名”的锦旗,脸上乐开了花。
义务守墓28年
28年来他始终坚守着10个坟冢,风雨无阻。这份光荣让瘦小单薄的王晋桓高大而温暖,他终于放下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心事,连走路的步伐也轻快有力起来。
记者了解到,1958年,肃州区下河清乡驻扎着铁道兵的一个卫生营,在修建铁路时,陆续有10名部队官兵牺牲在这里,其中有一名连长,9名战士。有一名战士只剩下了一条腿埋于墓中。
“我认识那个连长,是个23岁的天津人,爽快热闹,叫陈南超。”王晋桓告诉记者。王晋桓老人那时候还是个十三四岁的正在放羊的毛头小子,由于他歌唱得好,陈连长经常带他到部队驻地去唱歌。他现在会唱的那些革命歌曲,也大都是陈连长教的。而那个时候由于铁路修建特别艰苦,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全靠人抬肩扛,加之环境特别恶劣,有许多战士因受伤无法救治而死亡。
起初,这10位烈士墓地由部队照管,四年后部队调走了,照管墓地的事交到了当地学生的手中。“文革”期间,由于无人照管,10位烈士慢慢地被人们遗忘,墓地也遭到了破坏,墓碑不知去向。
“陈连长他们年纪轻轻的,二十几岁就都躺在了这里,到现在好多连姓名都不知道了。现在神舟飞船都已经发射成功了,而这些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过贡献的人死后却连他们的亲人都找不到了,看得人心里真是很难受。”王晋桓向记者述说他看墓的初衷。自1985年起,王晋桓老人就自愿为这10名烈士看护坟墓。王晋桓是个重感情的人,和陈连长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让他刻骨难忘。王晋桓有2个兄弟和一个姐姐,9岁时他们成了孤儿,农村生活困难,遇到陈连长后,每当饥饿难捱时都是陈连长和士兵给他们一口吃的。
在这28年中,不管刮风下雨,但凡到了祭拜亡人的日子,王晋桓老人都要去10名烈士的坟前拜一拜,再按风俗烧点纸钱。记者了解到,王晋桓老人一辈子也过得非常坎坷,9岁时父母双亡,放羊,种地,挖过煤,直至35岁才结婚,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目前老伴有病,行动不便,自己还有严重的气管炎,有两个女儿,因为家庭困难,27岁的儿子还未结婚,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为烈士们找一个好归宿
最近几年,下河清乡周围大面积开荒,烈士墓地面临着被推平耕种的现实。经王晋桓老人多次劝阻,墓地才得以保全。他本想自己出力对烈士坟墓进行修缮,但奈何能力有限,加之年纪已大,已无力再照管墓地。于是他多方奔走,向多家单位投送保护烈士墓地的申请,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为烈士们找一个好归宿,他也就死而无憾了。经过他的努力,当地政府多方联系协调沟通,10名英烈终于能“回家”了。
今年10月15日,某部队的刘政委带着几个兵,敲锣打鼓地给他戴上了红花,送来了锦旗。下河清乡的书记、乡长也都聚在他家,小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10月16日清早,当地政府和部队负责人一起为10名英烈举行了迁葬仪式,10名英烈将永远和他们的战友一起长眠于东风陵园。
“心里觉得少了些什么,真的有点舍不得。”68岁的王晋桓老人站在烈士墓前,心里既高兴又落寞。他心里打定了一个主意:明年,他还要去东风陵园看望他们,就像过去的28年那样。
(责任编辑:孟祥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