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退休教师孙国华:一生清贫却拿出190万元捐资助学(2图)

发布时间:2014-06-25 14:33 | 来源:人民网 2013-10-12 00:39 | 查看:1381次

人民网江苏视窗“推好人,传正声”专题报道之一

  编者按:社会需要正能量,社会也不乏正能量。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江苏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正在显现,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好人”典型,他们中有凡人善举,也有大爱无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好人故事口耳相传,好人风气正日渐浓厚,在不少地方凝聚成一个群体,发展为一种社会现象。即日起,人民网江苏视窗推出一组专题报道,“推好人,传正声”,为好人加油,为和谐助力。 

常州教师孙国华:一生清贫却捐资190万助学孙国华老师家中一角  

常州教师孙国华:一生清贫却捐资190万助学孙国华老师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相依为命   

  “他买罐啤酒能喝几天,买条一斤不到的鱼可以吃上一个礼拜。”
  他的身上,还穿着上世纪50年代的衣服,老伴当年用作陪嫁的布料至今还没有用完,打补丁的衣物轻易可见。
  他的家里,没有沙发,有的是几张旧桌椅、一张老式木头床、一张破书桌、一顶五斗橱;没有电视空调,甚至连台电风扇都没有,唯一能用的家电只有一个电饭锅。
   吃得简单,穿得简朴,住得简陋……他就是江苏武进74岁的退休教师孙国华。然而,就是这位“抠门儿”的老人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做了一件大方的事——他把毕生积攒的190万元捐给了曾经工作的漕桥中学,用于奖励优秀师生和资助贫困学子。
  一个对物质生活几无追求的苦命人
  孙老师是个命苦的人。
  女儿一出生就先天智障。他和老伴不离不弃,把女儿照顾到40岁,就在今年8月女儿突然去世。
  而可怜的老伴由于常年的劳累和精神的刺激,也已经罹患老年痴呆症达十年之久。“每天我都很担心她,就怕她开了煤气忘关,或者被开水烫到,所以基本上我都守在她身边寸步不离。”孙老师说。
  过去,女儿还在的时候,孙老师习惯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干瘦的双手牢牢地牵着他口中的两个“宝贝”:一个目光空洞咧着嘴,一个脚步蹒跚偶尔唱出一句“东方红,太阳升……”但,这是属于他的天伦之乐,也是对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
  老两口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八九千元,但他对生活水平几乎没有追求。当年买了房子,他没有请人装修,自己买了桶涂料,滚筒往墙上滚一遍了事。一位老同事记得,“原本住学校公寓的时候,水电都是学校提供,孙老师家一个月仅用3度电。”他现在的邻居也说:“孙老师白天基本上不用电,也只是晚上实在看不见时才开盏灯。”
  70多岁的孙老师现在看上去格外清瘦,用邻居的话说,“一阵风就能吹走”。 
  一个对教育事业毫无保留的奉献者
  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是对学生,他为爱加上了延长线。
  漕桥中学老校长王全法回忆,孙老师身体也不太好,却连续带了20多年的高三数学课,他的教学特色是细致、实在、一丝不苟。
  当年的学生唐永刚如今也做了老师,说起孙老师,他至今满腹感激。当年高考前的一模考试,唐永刚数学只考了46分。孙老师找到他说,“放学后你到我办公室来,每天我给你讲两三题,我们慢慢来。”一个多月后,唐永刚在高考中数学成绩考了82分。 
  曾有人问他什么是好老师,他不假思索:“好老师就是本分,用心把书教好,不要考虑别的。”他的想法简单、纯粹,在教职岗位上几十年不动摇不变化。
  辛辛苦苦一辈子,一家人独守着清贫,却在晚年时捐出一生积蓄。据了解,这190万元善款大部分是1976年开始工资积攒所得,分96张存单存在四家银行。对此,他称这只是偶然的善举;面对媒体,他甚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9月9日,漕桥中学专门设立了“孙国华奖励基金”。按照孙老师的意愿,基金作为常州市武进区“树人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定向用于漕桥中学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和对特困学生的补助三大块。
  退休工资和医保,孙老师并不担心养老问题。“我年纪大了,会把基金的具体运作交给学校去办,相信他们能办好,这是我最后的心愿。”孙老师说。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