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6 11:1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4年06月16日 第04版 | 查看:945次
使命崇高,却多扮演“勤杂工、保姆”等角色——
■本报记者 刘磊 通讯员 倪秀
在一些高校中,有人认为“专业上不去的教师才来搞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在高校更多地就是扮演“办事员、收费员、勤杂工、保姆”等角色。在学校,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学生称他们为“老师”;但在教师眼里,他们只是管着一群“小孩子”的“大孩子”,很多辅导员戏称自己为校园里的“夹心层”。缺乏职业认同,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辅导员们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辅导员是学校的黏合剂
通知各项事情、负责签名点到、查寝室、安排班级活动……在很多人眼里,这些都是辅导员每天的工作,就好像一位“保姆”,每天为学生生活而忙碌奔波;学生学习生活遇到问题了,常常会想到“打电话问问辅导员”,老师上课发现班上出勤率不高,也会想到“向辅导员反映”,学校各部门有事情通知学生,也会首先想到“让辅导员通知”。
“辅导员就像学校的黏合剂,协调和沟通着学校教育生活的全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学工部部长陈森认为,由于基础教育某些因素的缺失,现在很多大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足,所以需要辅导员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在大学阶段,由于机制体制的问题,不一定每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氛围的缺失,让辅导员具有更大的价值。
“每年毕业的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最受欢迎的老师里面,大多数都是辅导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杨前说,辅导员的工作看似简单繁杂,但却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面对学校各个部门分散的信息,辅导员对其进行整合,再告知学生,这是辅导员在“辅”,辅佐学校的每个部门,也辅导学生去理解和接受;面对学习环境的改变、面对就业的压力,辅导员带领学生面对问题、认识自己、融入社会,这是辅导员在“导”,引导着学生成长、成熟。而在这一“辅”一“导”之间,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多方因素导致尴尬处境
陈森说,辅导员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但辅导员工作难以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效,对辅导员工作看表象而不看实质,是造成误解的关键。
杨前说,作为一名辅导员有时确实也会两面受气。课堂上学生出问题了,上课的老师会找到辅导员,抱怨班级纪律不好、学风不好。晚上班上有学生晚归,保卫处也会通知辅导员去接学生,说辅导员管理不到位。好像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辅导员都有责任。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姮说,辅导员处境尴尬的原因,在于职业定位模糊、专业化能力不够,形成了认识误区。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出台前,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能力标准都有些模糊。而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实务性、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主要的工作时间,相对而言,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的时间更多的要从业余时间中去挤,要获得理论学习和研究方面的成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使得辅导员个人专业成长相对艰难,容易给人留下“办事员、收费员、勤杂工、保姆”等印象。
“辅导员究竟给学生导什么?用什么去导?”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蒲勇说,要消除社会对辅导员的误解,让辅导员走出职业的尴尬境地,必须追问这两个问题。而当前,高校管理层包括辅导员本人对辅导员的身份角色和岗位职责定位不清的情况还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误解的发生;另外,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技能表现与国家改革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家庭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突破尴尬须专业先行
“我认可自己的职业,也觉得要做好这份工作需要专业职业能力。”胡忠浩说,自己2012年7月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在成都学院担任辅导员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对这份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专业先行。
区别于很多毕业就当辅导员的教师,杨前是一名从教师转岗的辅导员,他说自己非常喜欢辅导员这份工作。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只是把辅导员岗位当成一个“跳板”。据调查,在高校辅导员当中,30岁以下的占六成以上,而且通过辅导员岗位走上其他更高层次岗位的人不在少数,队伍过于年轻化、流动化,使得这个与学生关系密切相连、对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岗位存在着严重留不住人的情况,而这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缺乏。
“专业素质的缺乏和‘夹心层’现象,关键都在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生涯问题。”王姮说,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生涯尽可能创造良好条件,是让辅导员走出职业尴尬的关键所在。她说,学校出台的《西南科技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就是针对辅导员专门制定的晋职晋升的规定。使辅导员有个人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发展与学工事业发展的同步。为了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西南石油大学为辅导员争取了“上岗酬金单列、职称评审单列、评优评奖单列、科研立项单列、培训经费单列”五项政策保障,努力让辅导员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晋升有渠道。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目前高校最需要做的事情,但也是最困难的事情。”陈森说,就自己担任辅导员和现在管理辅导员的经历来看,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学校和辅导员自身来说需要克服重重壁垒,但也是辅导员最终走出职业尴尬的最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