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抉择:记北川县人事局局长刘宁

发布时间:2008-11-24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5-28 | 查看:2136次

  在爱妻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北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刘宁全力以赴抗震救灾。5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委托四川省人事厅转达他和部机关全体同志对刘宁及北川县人事干部的亲切问候和殷切希望。

  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设在北川中学,几间帐篷是刘宁的临时办公室。学校里空旷的平地全部搭起帐篷、堆放救灾物资。采访,就在这里进行。

  从绵阳到北川,很多路段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沟,山边的巨石上不时出现“此处崩坡危险,请勿停留”的字样,桥面被震落的石头砸得遍地是面盆大的洞,硕大的石头横在路旁,路边不时看到被砸坏的汽车。当时,许多人冒死从这条路把伤员转移到绵阳,受灾群众还将从这条通道重返北川,重建家园。

  刘宁正在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忙碌着。两年前记者曾见过刘宁,当时,他作为全国人事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在北京作事迹报告,从容自信、精神焕发。但眼前的这位羌族汉子已经让记者认不出来了:胡子拉碴、头发凌乱,皮鞋上沾满泥巴,裤子皱巴巴,一副大眼镜后布满血丝、深深凹陷的眼睛……

  与妻子失散在废墟之中

  地震发生时,刘宁正准备去县财政局开会研究有关人员的待遇和津贴问题。

  “开始以为是小地震,马上就觉得不对了,看到对面的山在摇摆,听到轰隆隆的山体滑坡声由远及近。政府办公楼和人事局宿舍楼开始摇摆。人站不住,想扶住旁边的柱子,也扶不住,就躺在地上,可是地震一会把人抛上去,一会又摔下来,然后就是左右摇晃。”回想地震当时的景象,刘宁还是有些后怕。在山崩地裂中,他的左脚扭伤了,手臂也受伤了,“我意识到发生大地震了”。

  这时候,政府办公楼上的同志陆陆续续跑下来,惊恐不安;大约3000多名惊慌失措的群众和学生,从四面八方迅速涌入县政府大院。

  是赶到财政局去救在那里上班的爱人,还是帮助乡亲脱离险境?短暂的惊恐和思索后,刘宁迅速恢复了镇静,立即冲进县政府大院:“作为人事干部,我有责任抢救群众。”

  开始,现场只有刘宁一位科级干部,后来财经办的几位科级干部也来了。他们立刻稳定群众的情绪,告诉群众不要惊慌,立即进行疏散。

  这时,政府办公楼开始倾斜。一街之隔的人事局宿舍楼也倒了。听说有一处废墟有幸存者被困,刘宁很快组织了有50名年轻队员的突击队,到那里去抢救。

  而此时,刘宁与妻子失散在废墟之中……

  “乡亲就是我们的亲人”

  13日晚上,刘宁转移了70多人到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并配合安置北川受灾群众。15日下午,他带领300多名志愿者回到北川。直到此时,刘宁才第一次去县财政局办公楼所在地,希望找到爱人的下落。

  “当时,我妻子正在财政局办公楼上班。”刘宁说。地震后,他一直反复拨打妻子手机,但始终打不通。问财政局的干部,大家也都说没有见到她。

  两夜未眠。刘宁第一次给在四川师范大学念书的儿子打了电话。“你母亲还没有联系上,我是好的。”刘宁强忍悲痛,平静地告诉儿子。电话那头传来了久久的抽泣。

  儿子叫“妈妈”的声声呼唤深深地刺痛了刘宁的心。刘宁取下眼镜,转过身擦干眼泪,在心里真诚地说:“爱人,对不起,你会明白我的选择。乡亲就是我们的亲人,乡亲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从大灾发生伊始,直到现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刘宁的身影。在救灾第一线,他冒雨转移灾民;在灾民救助协调办公室,他组织北川干部配合救灾;在人力资源组,他组织千余名志愿者投入战斗……

  “再危险,我也要上”

  满目断垣残壁,县政府大楼被频频发生的余震震得已经倾斜为75度角。

  县人事局的工作资料全部掩埋在岌岌可危的县政府大楼里。要找到一本完整的干部花名册,只有一条路——冲进县政府大楼。

  “再危险,我也要上!也要保留下这些宝贵的资料!”灾后第六天,刘宁组织突击队员,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办公室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从北川中学强行军到县政府,抢出了弥足珍贵的6盒人事档案。

  转移重伤员是地震后一项困难而重要的工作。当时到绵阳的路被震坏了,一座山拦住道路,要想出去,就要翻过山,下到沟底,再爬上去。特别是抬着重伤员,更要小心翼翼。刘宁抬了一个重伤员,肩膀疼了几天:“以前这点距离只要几十分钟,现在却要好几个小时。”

  现在,刘宁在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人力资源组工作,主要组织调配本县干部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统计本县干部基本情况、伤亡情况,“累了睡帐篷、饿了吃干粮、渴了喝矿泉水。前几天基本没有休息。”

  “当灾难扑向人民,我应该作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抉择。”告别记者,刘宁又戴上口罩,匆匆汇入救灾人群之中。(任正发 记者 陈婷)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