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24 16:38 | 来源:广州日报 2012-03-21 A11版 | 查看:1025次
更多的时候,酒则充当了官场上关系运作的一种润滑剂,喝酒是编织关系网的最重要方式。
你说茅台酒到底有多好喝啊?说实话我真喝不出好来。那为什么喝它呀?因为它贵啊!中国官场上,喝的不仅仅是酒,喝的是权力和地位。
——一名基层官员眼中的官场“酒经”
本报讯 3月14日,全国两会闭幕了。作为县直某部门一把手的赵先进(化名)从北京招商引资回来了,当晚同事和朋友要给他接风,被他一口回绝了。他需要休整一下了,在北京的日子里,他的神经基本上没有清醒过。两会期间,赵先进粗略地算了一下,他的肚子里每天要灌进去5斤酒,包括白酒、红酒和啤酒。而他还是喝得少的,有的人一顿饭就能喝进去十多瓶啤酒。
赵先进说,这次北京之行“战果”颇丰,有几个投资项目已经达成意向,同时,还结识了一些北京的“领导”。
怀揣救心丸执杯共痛饮
“我是一个手里拿着药,一个手里抓着酒瓶子。”赵先进说,“还有人更厉害,有心脏病的,怀里揣着救心丸,喝酒的时候一点也不少喝。”
喝酒已经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必备之课”,曾经在某县挂职调研两年的北大博士冯军旗在论文中这样写到。
然而,“酒精”考验的公职人员也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不少人都从内心抵触。但是,公款吃喝就像无法停止的旋风,把越来越多的人卷抛起来,让他们身不由己……
“可以说,我们是公款吃喝的参与者,也是受害者。这事儿管好了,绝大多数人都高兴!”两会上福建代表团鲍绍坤的一席话,算是说到赵先进心坎里去了。
这在官场的酒桌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逻辑:好像谁都不愿喝,可是又必须喝。
领导一口干心里就暖暖
既然酒喝多了伤身,很多人从内心里又都不愿喝酒,为什么还要喝?赵先进用简单的两个字回答:“国情。”
在中国,无酒不成席。而在中国官场,无酒没“关系”。
这次去北京招商引资,对赵先进来说是硬任务,必须完成,招待不好谁来投资?所以,“喝死也得往上冲啊!”
招商引资是公款吃喝的一个重要理由,还有一个是招待上级检查团。一般遇到这两种酒场,必将是非常艰苦的战斗。
但更多的时候,酒则充当了官场上关系运作的一种润滑剂,喝酒是编织关系网的最重要方式。
对此,在基层挂过职的冯军旗深有体会,“在酒桌上,不认识的相互认识,认识的感情会更加深厚”,“如果你不参加任何一个酒局,那么你势必会被排斥在圈子之外,很难融入这个群体。”
冯军旗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写道:“酒场不仅是建立关系的地方,而且是信息的流动地、办事的润滑剂。正是在酒场上,每个干部都是透明的,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谁在北京买了房子,谁和谁有一腿,谁被双规,谁家的子女考上了大学等等。而如果哪个干部想认识某个领导,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中间人,然后摆上一桌,几杯白酒下去,自然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开始称兄道弟。”
冯军旗发现,从喝酒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个干部的关系网,因为一个干部请人喝酒,一定是请和自己关系好的干部陪酒,而这里面也有很多艺术,那就是一定要避免关系不好的干部在一个酒桌上。
“酒局凑成后,你一看都是什么人在场,你基本上就明白应该喝多少酒了。”赵先进说,“有领导在场,你给领导敬酒的时候,总不能端着一杯水敬吧?也不能说‘领导干了我随意’吧?”
赵先进觉得自己已经形成了一种奇怪心理:向领导敬酒时,如果领导一口干了,他心里会升腾起一丝暖暖的感动;而如果领导只是随意沾了沾,他心里会有一种小小的失落。
但是,赵先进喝酒也有可以“随意”的时候,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他坐主宾的情况下。当别人敬他酒的时候,他竟发现自己多少也有点在意对方酒杯里代表的诚意。
因酒量不大而仕途不畅
赵先进甚至觉得自己仕途不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自己的酒量不够大。在乡镇干了20年,好不容易熬成镇党委书记,“一个乡镇一年的招待费大概有20万—40万吧。”他现在成为县直某部门一把手,仕途上基本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
“你说茅台酒到底有多好喝啊?说实话我真喝不出好来。那为什么喝它呀?因为它贵啊!”赵先进认为,中国官场上,喝的不仅仅是酒,喝的是权力和地位。
(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