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记英雄母亲杨应君

发布时间:2008-11-19 08:00 | 来源:腾讯网 2007年12月06日08:08 | 查看:1826次

  舍身救人,痛失爱女。杨应君的动人事迹传遍了三湘四水,感动了万千心灵。她先后被授予“湘潭市三八红旗手”、“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湘潭市见义勇为勇士”和“湖南省助人为乐好青年”等光荣称号,湘潭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发文,在全市开展向杨应君学习的活动。湘潭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无数普通群众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她,人们毫不吝啬地称她为“英雄母亲”、“大爱母亲”。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好妈妈

  杨应君特别喜欢孩子,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有做母亲的天赋,天生就是一个好妈妈。杨应君每天与丈夫出车,早出晚归,平常奶奶管孩子比较多。可也许是天性使然,女儿最亲的还是妈妈。每次回家,女儿一听到汽车叫,就会跑出来,牵着妈妈的手回家;如果哪一天女儿没有出来迎接,一定是她调皮地躲在哪里要与妈妈捉迷藏。每天晚上,女儿总要缠着妈妈讲了故事才肯睡觉;女儿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总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妈妈听、给妈妈看。对待女儿,杨应君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教她认字、画画、唱歌、跳舞。她常常自豪地说:“女儿就是我的希望!”

  在杨应君负责接送的小朋友眼里,杨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好。杨应君为人细腻,做事负责,湘潭县七中的老师和附近的学生家长放心地把接送学生的重任托付给她。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家长忘记叫醒孩子就忙着出去了,孩子睡到7点钟了还未起来,杨应君问到这个学生家里,把他从床上喊起,像妈妈一样帮他穿衣、洗脸、准备早点,然后抱着她上车。双胞胎姐妹方伊韩、方伊日一上车就喜欢睡觉,杨应君就在车上逗她俩讲话,打消她们的睡意。实在不行,她就一边抱一个,让姐妹俩在自己怀里酣睡。看到姐妹俩在自己怀中睡得那样香甜,再看看身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杨应君感觉不到苦和累,心中总是泛起无限蜜意。

  丁盈的妈妈说起一件事还感到内疚。有一次,丁盈爸爸上街,就把女儿提前接走了。杨应君下午赶到湘锰小学接人,没看到丁盈,跑到学校里寻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有发现,急得都快哭了。后来丈夫黄敢打电话到丁盈家才知道丁盈被接走了。车回到七中,杨应君又跑到丁盈家,看到小丁盈才放心离开。

  好闺女

  在乡亲们的眼中,杨应君是大家的好闺女。杨应君做了6年的售票员。6年来,没有哪一趟车她能踏踏实实地坐着。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来坐她的车,她总是把他们扶上座位,又扶下车。哪位乘客东西多,她不仅不多收钱,还帮着拿,帮着搬。有一次,一位外地老太太乘她的车去金湖村走亲戚,由于记不清地方,一会儿喊到了,一会儿又说错了。反复了多次,车上其他乘客都不耐烦了,杨应君则耐心地说:“您老别急,我们一定把您送到亲戚家。”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地方,杨应君扶老太太下车,并把她送到亲戚家门口,然后上车向大伙儿道歉。

  邻里们有什么困难,杨应君总是尽力相助;村上的公益事业,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68岁的李玉来提起杨应君就竖起大拇指。2002年双抢的时候,李玉来病重,干不了活,望着田里的稻子发愁。中午,太阳正烈,杨应君跑来说:“李伯伯,别急,我先把稻子割了,等黄敢出车回来再帮您扮禾。”说完,她就卷起裤腿,下到田地,一直干到傍晚黄敢回来帮忙,两口子硬是帮李老把稻子收到了坪里才离开。

  杨应君的父母谈起女儿一脸自豪。“这孩子从小懂事,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亏了别人。”杨应君15岁那年,母亲生病家庭困难,她就跟父亲说:“爸,我明天就不上学了,跟您干活去。”第二天,她硬要和父亲下地干活,父亲骂她,要她回去读书,她死活不肯。公公婆婆提到杨应君更是赞不绝口。黄家是个四世同堂而没有分家的大家庭。杨应君嫁到黄家7年里,争着做家务,孝敬老人,与婆婆、嫂子没有拌过一次嘴。婆婆有高血压、心脏病,有天晚上药没了,杨应君骑上单车,到几公里外的药店给婆婆把药买了回来。

  好妻子

  黄敢第一次见到杨应君是2000年3月的一个晚上,他和媒人到杨家相亲。杨应君衣着很朴素,“甚至有点土气”,但是很大方地同他说着话。真正打动黄敢的是那年农历四月初十,这天是黄敢的生日,杨应君和弟弟前来为他贺生。“那时我的70岁的奶奶躺在里屋床上,应君一来就进去看她,看到她的一件衣服脏了,拿起来就去洗。”杨应君洗衣服的样子一直定格在黄敢的脑子里,让他想起就觉得温暖。也就在那一刻,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朴素大方的姑娘。

  结婚7年,夫妻俩就红过一次脸。有一次,中巴车停在鹤岭街等客,杨应君看到几个小青年在一个摊子上买东西,和看摊的老人发生了争执,小青年要打人。杨应君跑过去阻止,还和小青年们理论。小青年们威胁要打她,黄敢跑过去劝说,小青年们才离开。回到车上,黄敢说她太冒失了,杨应君却不服气:“我就是这个性格,见不得不平事。”事后,小两口一个晚上没说话。第二天出车时,黄敢发现车座上放着三个热乎乎的鸡蛋,一抬头,妻子正对他微笑。

  “虽然在救下5名孩子的时候,没能救出自己6岁的女儿,但应君的举动还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黄敢说,“我们虽然失去了丹丹,但我们认为应君当时那样做是对的,家里人没一个怪她!”黄敢说,妻子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对肇事司机王梅华,妻子也没有过于愤恨。一些亲友打算到王梅华家里去闹,还有人提议先揍王梅华一顿再说,被杨应君和他及时制止了。黄敢记得当时妻子劝说的时候说:“别人家里也有孩子,弄得他们家里不舒服,我们心里更是不安。”小黄丹下葬的那天,肇事司机王梅华来到了黄丹的棺椁前,默默作揖,泣不成声。这位五尺汉子,既是对自己未能避免这一惨剧而痛悔,也是为小黄丹的离去痛惜和愧疚,更是为杨应君这种无边母爱而感动。

  莫道细微不闪光,点点滴滴总关情。英雄的壮举只在一刹那,可杨应君30年的人生轨迹上,到处闪耀着爱的光芒。杨应君,一个伟大而普通的母亲,就像山上的那片野菊花,朴素中有着动人的美丽,清淡中自有幽香。(记者 陈永刚 罗光前 通讯员 陈冠军)

   (责任编辑: 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