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贤:12年助学义举乡里无人不晓

发布时间:2013-12-05 16:45 |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2012-09-10 06:26 | 查看:9508次

  作者:尚林 林莹 许欣 王洪旭

  听闻记者要买水果去看望老教师陈起贤,镇上集市卖水果的小贩立即笑着打了折。“因为陈老师是个好人。”

  多年施善助学,陈起贤的名字在大坡镇上几乎无人不知。老人成了这方家园扶贫助学的旗帜,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商人、大坡籍乡亲加入了捐资助学的队伍,就连当年陈起贤资助过的学生也加入捐款行列,反哺社会。而大坡重视教育之风也让这里走出了更多的大学生,一种向善的力量在这里逐渐生长。

  12年助学义举乡里无人不晓

  今年9月1日,大坡镇教育促进会第三次会议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大坡镇文化广场举行,其辖区内51名考上大学的学生、4名考上省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和获得2012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栏冠军的大坡籍学生郑芸分别获得助学金。

  自2010年捐资10万、2011年捐资5万后,在今年捐资助学仪式上,阿公再次捐资10万元。大坡镇教育促进会成立后,阿公捐资达25万。其实,阿公从2001年就开始捐资助学。他的慈善行为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9月8日,记者在大坡镇街头随机采访了10个人,他们都知道陈起贤老人。经营食品超市的林琼玉女士说,“听说好像是捐了几十万,现在还住在大坡中学里面,你去了就可以找到他。前几天在镇上见过他,看起来比以前更瘦了。”她为大坡能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骄傲。

  在路边摆水果摊的许玉萍,刚好就是从大坡中学毕业的学生。她说,“那时候,我们的宿舍就在陈老师的旁边,隔了两间房,但那时他已经退休不教书了,但经常会有老师讲他的故事。近几年,听说他每年都捐10万元,帮贫困学生上学。”许玉萍说,自己1995年从大坡中学毕业,“陈老师现在的身体好不好?你们要去学校看望他吗,帮我带点水果给他。老人很节俭,一个月花不了100元,又不喝茶,又不抽烟,又不出来买肉。一个月的工资都存下来,捐给学生上学了。”

  亭竹村的村民陈宋海说,“这位老师我知道,跟我是一个村的,村里的老一辈都会讲他。逢年过节时,陈老师的侄子也会将其接回家,一起过节。”在大坡镇开三轮车拉客的吴恩勇说,“这老师让人佩服,一辈子积攒的钱都捐出去了。现在这样的人难找啊。”

  助学队伍壮大村民更重视教育

  “大坡镇经济情况还不错,但是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多,很多都读完初中就打工去了。”陈有许说,受到陈起贤老人的影响,很多当地比较富有的人都纷纷捐款助学,让想读书的孩子都能够上学。现在,当地村民也更重视教育了,只要孩子能考上,就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学。

  对于乡村小镇来说,这是一个思想的转变,也是好兆头。陈有许说,“大坡镇教育促进会成立后,至今已运作3年,每年都资助50多名学生上大学。教育促进会以奖励和扶贫救助为主,目前,基金会有44万元固定资金,可以持续资助学生上学。”

  据悉,大坡镇教育促进会自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捐款助学,并发动大坡籍各界人士、个体工商户等积极为家乡教育事业捐款,并制定完整的助学金管理和发放制度。每年收集当地学子考录的信息资料,帮助大坡籍的贫困学子走入校门,并对成绩优异的学子给予奖励。截止目前,大坡镇教育促进会3年来共筹资712986元。其中2010年第一次会议共筹集了捐款389204元,资助学生49人,共发放助学金73000元;2011年第二次会议筹集资金151546元,共向大坡镇60名学生发放了助学金96200元。2012年第三次会议筹到捐款172236元,共发放助学金82100元。此外,2010年至2011年间,共向8名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发放资金6600元。

  当年陈起贤资助过的两名学生也参与了捐款,他们捐资3万元反哺教育。

  “在陈老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爱心助学的队伍,并在众多学校和地区掀起了捐资助学的风潮。”大坡镇教育促进会负责人说。

  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更多学子读书

  “他这一生都在奉献,这样的精神值得弘扬。”大坡中学的退休教师说,陈起贤老人用无私的大爱关心着下一代。今年62岁的陈宗祥老师,退休前教语文,他说,陈老为人忠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教学时学生们的物理成绩都很好;可以这么说,陈老一生都为别人着想,人的价值就是在奉献,陈老做到了。

  大坡中学副校长沈强说,陈起贤是他们学校的光荣,老人为学校做了很多的贡献,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很多学生有了一个温暖的成长历程,他是大坡中学甚至是大坡镇的精神财富。

  “父亲有很多心愿,给学校建图书馆、建会议室、综合楼,他都想这些事。”陈弘说,多年来,父亲心里的这些愿望催促着他不断付出,有些他做到了,但仍有一些是靠他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陈弘说,大坡这个地方文化落后,父亲一直期望要把大坡的文化搞上去。他是解放以来这个地方最早的一批读书人,所以他也特别渴望这里能走出很多大学生,这就是他这些年帮助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现在看到了一种精神力量,激励很多学生去读书,她为父亲感到高兴。

  他的善举和父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我母亲告诉我,将来要走父亲的路。”

  “那是一条怎样的路?”

  “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路。”在陈起贤眼中,父亲就是他的榜样。

  父亲是阿公永远的榜样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勤奋求学的父亲;在革命浪潮中,坚持真理的父亲;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不改色的父亲……父亲陈继业高大的身影永远驻足陈起贤的心目中。他说,“正是在父亲崇高精神的感召下,我从小就立下志向,完成父亲未竟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陈起贤世居大坡镇一个名叫亭竹村的小村庄,他的父亲陈继业1903年出生,1925年投身革命,1926年秋和冯白驹将军等先辈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参加琼山工农革命军,曾任中共琼山县第十区委区委员,于1928年1月被反动派诱捕,英勇就义。当时,陈起贤不满3周岁。

  学习父亲勤奋求学:勉励自己接受高等教育

  陈起贤曾亲笔写过一篇悼文《缅怀父亲陈继业》,他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放大字体,贴在“继业图书馆”的墙壁上。陈起贤多次向学生讲述自己父亲在青少年时代勤奋求学的故事,以勉励自己的学生。

  陈起贤的父亲五六岁时,祖父将田园家产变卖一空,抛妻弃子只身闯南洋,一去杳无音信。他的祖母,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生活艰苦,好在祖母勤劳俭朴,日子逐渐好转。

  “祖母出身文昌一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我父亲后来能够读大学,并投身革命,祖母居功甚伟。”陈起贤说,“父亲小时无心向学,祖母忧急成病,父亲诚恳悔过,收心向学,孜孜不倦,到村时私塾学习期满,又到离家较远的书院求学,还学习古人刺股悬梁的故事,找来一根尖锥,临睡前就在书上扎一个小洞,一定将锥尖扎到页数看完才休息。父亲1919年考上琼山中学,1923年考入广东政法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受父亲的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是陈起贤的人生梦想之一。在高中毕业后,他一度放弃被聘为大坡中心小学校长的大好前程,考入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

  学习父亲爱国爱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陈起贤的父亲在琼山中学读书时,正是五四运动轰轰烈烈之时,他的父亲热情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

  陈起贤说,“父亲到广东政法大学读书后,经常同在广州地区的琼籍进步学生来往,和他们一起谈论革命斗争的形势和发展前景,研讨琼崖革命的出路和方式,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进步书刊。1925年底,父亲毅然退学返琼,投身于琼崖革命斗争的洪流,成立三门坡农民训练所,并亲自授课,为农协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农民运动骨干,为迎来革命高潮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受父亲的影响,陈起贤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海南再执教鞭。他不仅为学生授业解惑,还热衷成为传道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信念和道义。

  学习父亲的刚强气节:人生信念永不改变

  “因为父亲信念坚定,斗争勇敢,在当时的大坡地区很有影响,很受群众依赖和拥戴,所以当局把父亲视为眼中刺。1928年,父亲被捕,敌人妄图迫使父亲投降,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但父亲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气节,严刑拷打,父亲不为之屈,高官厚禄,父亲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父亲从容就义。”

  陈起贤1953年大学毕业之后,满怀对家乡的挚爱,回到海南乐会县(现在的琼海市)温泉中学当教师,正待施展才华,回报社会之时,不料于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劳动教养3年后回乡务农,一直到1980年才平反昭雪。面对人生的不公,陈起贤没有怨天尤人,他如自己的父亲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在平反当年即重返讲台,再执教鞭。而且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

  1984年7月1日,年届六旬的陈起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天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陈起贤老人无私奉献助学助教,他的人生信念是“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责任编辑:丁军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