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05 16:30 | 来源:东方网 2007年1月16日 05:41 | 查看:16417次
图片说明:高占祥有一个心愿,毕生要成就一百个有才人。这一百个是他自己要资助和成就的孩子。
■人物简介
高占祥
1935年11月7日生于北京通县,他曾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等职务。2001年,他离岗后,开始投身到慈善事业,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
如今,每年都会有一些省部级以上高官退出领导岗位。对很多退休高官来说,“养老”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还不完全适应退出领导岗位后的生活;有的可能还在发挥着领导的“权威”;而有的已经在另外一片天地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比如,高占祥就在慈善事业里种下了他的“自留地”。
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腰板挺得笔直,围一个大红围巾,煞是红火。72岁的高占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倍儿精神。但他却戏称自己是“高级乞丐”,“离岗后我东讨西要,上蹿下跳,奔走呼号”。
他所说的“离岗”指的是2001年还在位的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而“东讨西要”则是他现在主要的工作———做慈善,帮助那些贫困地区和大山里的孩子完成学业。
募捐经验1:动口
学会跟人说好话
搞慈善事业要有三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
在中国做慈善,需要有“行善的资本”,高占祥也有一本自己摸索出来的“募捐经”。
他参与的慈善事业主要是朝霞工程和山花工程。朝霞工程,是帮助西部2000名上学有困难的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山花工程,是支持井冈山、沂蒙山等10座大山里1000名孩子上学。
高占祥总结了一条做慈善的经验———要学会跟人说好话。逢人就宣传,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没力的出主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话就在他嘴边放着,张口就出来。
在他的秘书李文忠看来,以前的高占祥虽然没有什么架子,但总还是有些文人的清高。为了慈善,他学会了看人脸色说话。他还送给自己一副对联,“走遍天涯海角,阅尽人间脸色”。
他曾经为了给捐赠的企业减点税,去找当地的税务局。找局长,局长不出来。找副局长,副局长不出来。高占祥就寻思着,那处长总该出来了吧。最后出来个副处长,黑着脸说,不行。
对这些,高占祥好像也没往心里去,倒还有了心得:搞慈善事业要有三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
自己是过70岁的爷爷辈的人了,现在做的事业是为了孙子辈的将来,“给孙子当‘孙子’,我愿意”。高占祥说,现在公益事业的制度不完善,支持者不能名利双收,募捐者就要学会跟人说好话。
募捐经验2:动手
送书画作品“换钱”
目前已送出书画作品1000幅,不过也有失灵的时候
募捐时,好话不够,怎么办?那就送书法、送画册呗。
高占祥爱拉着别人看他出的书,一屋子摆的全都是,有诗集,有散文和文艺评论,其中分量最重的是一套十册的关于人生修养的人生宝典丛书。他已经出了71本书,以后的计划是一年出一本。他还在准备新的摄影画册的出版。油画、国画都有小成后,现在他又开始学习岩彩画。这些都是他“自留地”中的一块。他说,当副部长在位时种的是“责任田”,现在离岗没了“责任田”,不能闲着就要开发“自留地”。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些“自留地”都是为他最大的“自留地”———慈善事业服务的。
“书画是我的行善资本”,高占祥说他离岗之后,不是大官也不是大亨,搞慈善的号召力只能靠作品。作品有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他开展公益活动才更得心应手。离岗这几年,他送出的书画作品保守估计是1000幅,送出的书近2万册。
不过,靠送作品募捐这一招,也有失灵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人跟高占祥要80套书、10幅书法作品。他说回家乡帮高占祥找10个企业家给孩子们捐钱。
高占祥很开心,先把80套书寄过去。寄书法作品的时候,秘书劝他留个心眼,先寄5幅,怕以后找不到人。高占祥当时特别不乐意,他觉得要想让别人慷慨,就要自己先慷慨。结果书法作品寄出去之后,对方的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
还有一次,一个企业让他写幅龙字,说可以给学生捐助。他写了让人送过去,可企业反悔了,说没钱。对这些,高占祥也没辙了,个人吃点亏就吃点亏吧,本来就是慈善事业,人家说没钱,还能怎么办呢。
募捐经验3:动身
出席活动拿“出场费”
企业邀请的合法活动可以去,但是企业必须拿出6万块钱资助10个学生
除了送书画,高占祥还有“出场费”。
在高占祥离岗后,很多企业愿意请他去参加活动。
开始他不乐意,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募捐之道。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制度:企业邀请的合法活动,他都去,但是邀请的企业必须拿出6万块钱资助10个学生。“钱我不经手,直接给基金会”。高占祥说,他就负责出现捧场。
秘书李文忠还记得,曾经在一次慈善活动中,高占祥为了募捐到更多的钱,写书法写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不过,他的一些做法难免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
做朝霞工程时,高占祥坚持要把被捐助的2000个孩子的照片印成画册。他认为公益事业要让捐助者心明眼亮,“这些孩子是被好心人托起的,谁托起的要给人家记笔账”。因为孩子的照片主要是高占祥拍的,有人就说高占祥肯定借此得了一大笔稿费,告到有关部门,劝他别印了。高占祥急了———我免费提供照片,印出来给支持者和家长看,非印不可。
“我步步走在路中央,不怕被人放冷枪”,高占祥说,走到哪儿他都不怕。
收获:
孩子送来大枣鞋垫
有时候过春节,高占祥会接一些认领的孩子来北京,孩子拿过他的鞋就把鞋垫往里塞
虽然高占祥说他“走到哪儿都不怕”,其实,他还是有“一怕”的。他曾经在自己70岁大寿时写过一首打油诗,“人过七十古来稀,本人已过十个七,若不抓紧努力干,许多事情来不及啊来不及”。他最怕的是“来不及”,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
早在1994年,高占祥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就在山西娄烦县和静乐县认领了23个孩子。每年六一、春节,他都要给他们写信、寄钱和衣物。有时候过春节,高占祥会接一些孩子来北京。孩子们带着大枣、鞋垫到高占祥家。高占祥和他们盘腿坐着聊天,孩子拿过高占祥的鞋就把鞋垫往里塞。
这几天,正在准备大学毕业音乐会的高国华,至今仍为自己10年前贸然去找高占祥的举动感到庆幸。她说,高副部长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时还是1996年,14岁的高国华听说高占祥到静乐县,她把自己的经历写在一张纸上,找到了高副部长。
“我说以后想去北京,想好好搞音乐”。高占祥听了之后,给她写了自己家里的地址和电话,上面有鼓励她的话,并且告诉她“来北京之后找我”。
高国华说,她把这张纸视如珍宝,装在一个瓶子里,用塑料袋封上,埋在院子里,隔段时间都会挖出来看看。
1999年,她来到了北京,找到高副部长,想一边打工,一边考大学,“副部长不乐意,他说又要找工作,又要学习,你吃不消”,给了她一年的生活费,让她专心考学。
2002年,高国华考上了青岛大学,她至今记得高副部长听了这个消息后说,“你是个有心的好孩子”。
愿望:
成就一百个有才人
他还希望每座大山找一家三代人做代表,请他们到北京,让国家领导人见见他们
高占祥对这些孩子的好,常常让自家的孩子不理解,有时候难免向他的老伴告状。高占祥就对他们说,你们比山里的穷孩子强多了。
他也从来没有算过在这些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他说算不清。有人质疑,他捐助的钱从哪里来。“我的稿费,我自己挣的”,高占祥回答的也不含糊。
这几年从事公益事业,让高占祥有很多感慨。他说在中国,很多公益事业大家都会看钱的数额。其实有的人钱数不多,来的不容易,而且一心一意扑在公益事业上面,那才是真正的慈善家。而对于真正的慈善家,政策支持太少、太保守,而且缺乏制度的支持,这样往往让募捐者落入尴尬的境地。
高占祥已经把自己今后十年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山花工程的那十座大山里。他要把山花工程一期期办下去,搞大山的图片展览,让城里人记住还有那么多曾经为革命牺牲的老区人的后代在受穷。他还有一个想法,希望每座大山找一家三代人做代表,请他们到北京,让国家领导人见见他们。
除了两大工程,高占祥还有一个心愿,毕生要成就一百个有才人。这一百个是他自己要资助和成就的孩子。
采访结束,高占祥说要送几句话给记者。2007年刚刚开始,他说一切要有计划,每年都要有所得。要有大志气,有了大志气才能有好文章。语罢,他双目炯炯有神,盯着记者,似乎要看看这些话有没有进入到脑子里。之后,他顿了一下,好,那就散了吧。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寒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