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0 20:36 | 来源:中国好人网 | 查看:1210次
在河北省万全县城孔家庄的一条街道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位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以半瘫之躯推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捡废品的老人。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是没有生活来源的孤老头,其实不然,这个老人叫王殿贵,是万全县技术监督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捡废品目的是为面临失学的孩子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69岁的王殿贵,患有严重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心梗、脑梗等多种疾病,他的身体经常处于抽搐哆嗦状态,说话行走及其困难。得了这种病已是这把年纪的老人应该被人照顾了,但是他,病魔的折磨和清贫的生活并未影响那份坚守的信念,15年来,不断地用自己的退休金以及用捡破烂换得的钱圆了15位因学费险些辍学的贫困学子的求学梦,累计资助金额超过7万元。
是什么意念让这位老人,经受病魔折磨却依然乐观知足?他又是凭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爱心助学这条路上一路跋涉却无怨无悔?
1943年王殿贵出生在万全县邹家庄的一个贫穷家庭。饥寒交迫条件下,母亲根本没有奶水,他是吃着5个奶娘的乳汁才幸运存活下来。上学后,因为家庭贫困,他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特殊的经历让他在心中早早便埋下了感恩、回报社会的种子。为此,他一直怀有资助贫困生的念头,并积极关注着县里的教育事业,关注着那些贫困家庭上不起学的孩子。只要知道有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不能读书,他就毫不犹豫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
刘云是老人正式资助的第一个孩子,5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也在两年后突然离世,之后他一直和奶奶爷爷相依为命。在他读初二时,疼爱自己的奶奶也永远的离开了他。三年后,爷爷也因病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在他最无助的时候,王殿贵老人得知了他的遭遇,主动来到他家里,像对自己孙子一样安慰他、鼓励他、帮助他,成为他的最有力的支撑。现在,刘云已经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研二的一名学生。每个星期他都定时给老人打来问候电话,汇报学习和生活。
2004年,王殿贵患病后险些瘫在床上,但那些受资助的孩子们纠结着他的心,他谨遵医嘱,咬牙坚持锻炼,凭着传承爱心的信念,用自己孱弱的病体为贫困的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为了多攒些钱支助贫困孩子,他只要有一点精神便拖着病残的身体出门去捡废品,无论春夏秋冬。2009年新学期开学前,当地一位叫小亮的同学因家中经济困难凑不齐学费,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大街上徘徊,好心的王殿贵了解到情况后慷慨解囊,从家中拿出5000元退休金帮助小亮圆了大学梦。
王超是王殿贵老人资助的另一位贫困儿童。他年纪虽小,但十分懂事,他不仅是班里一位腿部有病同学的“小拐杖”,还经常热心地帮助其他同学。他说,“王爷爷身体这样了还帮我们,我身体好好的也要去帮助其他人!”
王殿贵老人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他不仅用实际行动对社会弱势群体做出善举,而且通过写作让自己的心灵播种爱心。多年来,他潜心写作,即使手颤抖得握不住笔也要笔耕到深夜,呕心沥血写出了4部个人作品,并自费印刷了送给周围的人,教育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
在王殿贵老人举动感染之下,许多群众和企业纷纷伸出援手,各尽所能奉献爱心,或小或大,或轻或重,无论怎样都成为一种真诚的表达,一种内心的召唤,一种人性的闪光,一种社会共同价值的彰显。张家口市华佗药房销售部经理朱琳受董事长张维军的委托,专程赶到万全县孔家庄,为王殿贵老人送去了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的药品和1000元企业爱心捐款。市日报总编和万全县县委宣传部领导专程去家中看望了老人,送去了慰问。万全县文明办发出倡议在全县号召学习王殿贵老人乐于助人的可贵品德,树立全县的道德标杆。为了帮助老人完成心愿,万全县每年都开展网络爱心捐款活动。在所有的捐款中,王殿贵老人没有花过一分钱,包括捐给他自己的。
他传承了爱心!他唤醒了爱心!他凝聚了爱心!他播种了爱心!受他资助的刘云同学,自上大学起到现在,已帮助7个孩子申请了慈善基金。受王殿贵老人资助的学生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学历高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把王爷爷的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
王殿贵明白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在他眼里还有很多孩子需要伸出援助之手,仅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老人最大的愿望是建立一个爱心储存库,聚集大家的力量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或许几十块钱就能维持一家人几天的生活;或许几件不穿的棉衣就能帮助孩子们过冬;或许您认为已经被淘汰的用具就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或许一份小小的感动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尽各自所能献出爱心,回馈社会。”
如今,万全县文明办发出倡议,树立王殿贵老人为万全县助人为乐的道德标杆。为了帮助老人完成心愿,万全县每年开展一次网络爱心捐款活动,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实现王殿贵的助学梦,弘扬万全人民的厚德之风。
(责任编辑:孟祥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