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带着病母谈生意(2图)

发布时间:2013-08-09 00:25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11-12-18 09:51:00 | 查看:4123次

张强走到哪里都带着自己的母亲

  他是一名青年企业家,靠自己的拼搏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更是一位出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

  将奔驰车停稳后,张强打开车门,将老母亲从车上搀了下来扶上楼。扶着老母亲坐好后,张强给母亲倒水,洗好水果端到母亲面前……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温馨。这是日前记者在青县采访时看到的。

  张强是青县金牛镇打虎庄村人,38岁,现在天津做钢材生意,经营着两家公司。他的老母亲今年74岁,患有小脑萎缩症,严重时会失忆。张强是个有名的孝子,即使出去谈业务时他也把母亲带上,便于自己照顾。提起张强,他的生意伙伴都会伸出大拇指。前不久,他的事迹还登上了“中国文明网”。

  感恩母爱,孝悌传家培养优良品格

  “作为子女,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做的事情很平常。”张强说,母亲这一辈子受了很多罪,太不容易了。

  在“瓜菜代”的年代,母亲带着几件旧衣服去山东换红薯干。换回来的红薯干自己舍不得吃,饿了就喝点水。有一次,有人看上了她穿的蓝袄,提出来用红薯干换,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蓝袄脱下来。最后,她穿着背心,背着红薯干回了家。

  母亲对奶奶特别孝顺。当时,张强的父亲在山东工作,母亲在家将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奶奶规矩大,脾气不好,但母亲对奶奶百依百顺,不管奶奶发多大火,母亲总是笑脸相迎。张强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实行了“分餐制”:奶奶在里屋吃好的,他和姐姐、母亲在外屋吃差的。孝悌传家,这就是母亲给张强上的最早的人生启蒙课。

  在张强的记忆里,母亲对自己十分疼爱。小时候,母亲只要带他出去,就会背着他。依偎在母亲的肩头是张强感到最温暖的时刻,他至今仍记得晚上趴在母亲肩头去算工分的情景。

  “你小子,要不是你娘,早就没了。”父亲常常对张强说。张强小时 候身子弱,在他的记忆中,有两三个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他至今仍记得一次妈妈背着他去卫生院的情景。“当时下着雪,母亲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雪地里,足足走了五六里地。”大雪中母亲那羸弱的身影永远定格在张强的脑海里。张强还记得,因为自己爱感冒,母亲不让他出门。母亲经常把邻居家的孩子背到自己家,让他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与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母亲的艰辛不易和忠厚的家传,培养了张强敬老孝亲的品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张强19岁时,曾在天津干过装卸工。为了省钱,他经常去市场买些烂西红柿,将烂掉的部分削去后拌白糖吃。这个省钱的做法让工友们纷纷效仿。母亲怕张强受苦,就让父亲带着钱去看他。张强不仅不要父亲的钱,还趁父亲不备将自己打工挣的钱悄悄塞进父亲的包里捎回家,孝敬父母。

  带着病母谈生意赢得尊重

  张强的创业史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卖过汽水,弹过棉花,当过装卸工,卖过农机配件、建材,搞过废品收购,办过加油站……几经挫折,张强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十年前他进入青县一家钢厂当了业务员。厂里有规定,只给每个新业务员发500元经费,其他的没有,有了业务挣提成,没有业务就回家。就靠500元起家,张强凭着实诚和勤奋,很快闯出了一片天地。2003年,张强在青县成立了钢铁销售有限公司。再后来,他的事业越干越红火,又到天津发展。

  张强说,母亲患小脑萎缩好多年,病重时,不知冷热,天热时穿好多衣服,严重时都不认家门,跟孙子喊“兄弟”。让张强感动的是,母亲虽然有些糊涂,但还不忘惦记别人,忙着给人盖被,生怕“冻着”。

  后来老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时常失忆,张强和妻子都很担心,怕家里没有人,母亲走出去。当时张强的家境还不是太好,生活压力很大。张强于是就决定,出外跑业务时就把母亲带上,这样可以随时照顾母亲。有张强陪伴的时候,老人就安静,很少犯病。

  母亲有时愧疚地对张强说:“带着你这个傻娘出去,你也没脸面啊!” 但张强从不这样想。有老娘跟在身边,他才感到踏实、放心。少了牵挂、分心,生意也更加顺利。

  有一次,张强带着母亲到保定清苑县和一个王老板谈生意。本来当天晚上王老板已经定下别的饭局,当他听说张强带着母亲的事情后,十分感动:“兄弟,我一定要陪老娘吃个饭。”王老板推掉了原定的饭局,赶过来陪着张强和母亲吃了一顿饭。“跟你这样的人做生意心里踏实。”王老板当场拍板,从此,张强和王老板成为生意伙伴,双方合作得很好。

  张强和客户一起吃饭,不管熟悉或不熟悉的,一定要请老太太坐上座,席间张强大多在伺候老人吃饭,看得大家心热。张强带着母亲谈生意,受到了商业伙伴的好评,他的朋友越来越多。张强明白,这里面有份尊重在里面。大家都说,交张强这样的朋友感到踏实。

  有没有人说张强在作秀?张强说,父母是个人的,谁也不会拿父母来作秀。如果有办法让老人在家好好养着,我一定不让她跟我出来。

  张强后来买了奔驰车,但为了母亲,他坚持不用司机,自己开车。

  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2006年,随着事业的拓展,张强到天津发展,并在天津买了房。

  张强的父亲退休后在青县县城居住。张强怕把父亲累坏了,于是把母亲接到了天津。张强有两个姐姐,姐姐对父母非常好,也想接老人家住。但张强不愿意:娘跟我跟惯了,就在我这里吧。

  父亲不愿去天津,自己每天锻炼、看报,日子过得轻松起来。张强也不放心父亲,每日都保持和父亲通话。张强的父亲告诉记者,有一天,他没带手机出去了,回来一看张强给他打了好多次电话。张强带着母亲来回跑,不论多忙,每周他都拉着母亲来青县县城和家人团聚一次。

  在天津的日子里,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张强全家都要陪着母亲出去遛弯。小区内的居民每天看到张强扶着母亲的场景,都称赞不已。一个退休的老教授被张强的孝心所感动,专门找上门去和张强探讨孝道。 年轻时过度的劳累让母亲腰直不起来,张强不知带着母亲去了多少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张强办了一张按摩证,定期让母亲做按摩来缓解痛苦。

  有一年,老母亲忽然想去看“泰山奶奶”,张强放下业务,和父亲、两个姐姐陪着母亲就去了泰山。到了后,老太太不愿坐索道,张强就背着老人一步一步爬上泰山顶。游客们看见后,都竖起大拇指。

  身教胜于言传。张强的孝顺影响了许多朋友,原来脾气不好的,现在都变孝顺了。张强的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对奶奶也非常好。给奶奶剪指甲,吃饭时给奶奶夹菜,有好吃的先给奶奶吃。

  一次张强带着母亲和两个儿子出去联系客户,路上在任丘一家小饭馆吃饭。那时两个儿子还小,站在凳子上给奶奶喂饭,老板感动不已,非但不收他们的饭费,他们离开时,老板还站在门外目送了好远。

  堂堂正正做人,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张强的父亲正直善良,他教育张强“别人欠你的钱可以,但你不能欠别人的钱”,让他学会感恩。张强认为,父母遗传的优秀品德是一生用不完的财富。

  天津大港的冯经理来张强的公司调货,总共三车,但冯经理的钱差一万五千元,他对张强说:“我能拉走吗?”张强说:“你几十万元都给我了,我还不放心你吗?”冯经理拉货走了,过后让送货的车捎回了一万元。没想到,隔了一天,他又给张强的账上转了一万五。张强想,肯定是错了,这钱绝对要打回去,但打电话给对方,对方坚持说没错。张强坚持要他仔细查账,把多余货款退了回去。结果,是这位朋友的妻子记错了。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双方成了好友。

  张强的事业越做越好,他想到了社会责任。张强欣赏一句话: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碗水,可以自己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盛放在家中; 如果你有一条河,就应该与他人分享。

  记者采访时,听张强说得最多的就是别人怎样对自己好,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回报社会。

  在青州镇辛庄子,有一对东北来的打工夫妻。孩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张强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带着两个孩子专门去探望,并放下钱。当时,张强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但这对感恩夫妻记下了他的车牌号,并找到了电视台。媒体的介入,才让张强的这一善举被大众知晓。

  村里有一户姓陈的人家,男主人瘫痪在床,还不幸患了癌症,女主人残疾,家中还有一双儿女,生活异常艰难。张强经常去探望他们,带去钱和衣物,并鼓励陈某与生活和病魔抗争。陈某去世后,张强又出钱帮助办葬礼。

  一年的冬天,张强在回老家的途中,救起了一位出车祸的少年。当时有人进过车祸现场,但没有伸出援手,怕惹上麻烦。有人问张强就不怕惹麻烦,张强说,如果不救,我觉得是一辈子的亏欠。

  2008年,听说老家修路,张强主动赶回村中,带头捐款。汶川地震时,从电视上看到地震造成的惨状,张强泪流满面,他带着孩子两次为灾区捐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张强都慷慨捐资。

  从2003年起,张强开始资助村中的小学生,给每个学生买学习用品,资助贫困生。除了帮扶孩子物质生活,张强还要给孩子们上一堂课,告诉他们敬老孝亲和做人的道理。张强看到儿子发的《弟子规》版本很适合孩子阅读,书店里没有卖的,他专门到儿子的学校买来送给村中的小学生。2010年,张强又开始资助青县一中的贫困生……

  张强的妻子一直支持他做好事。开始,两人约定做好事不外说,他们也曾拒绝媒体的采访。但后来,他们想通了。“让别人知道我做的事,可以引导好的社会风气,这并不是为了自己出名。”张强说。(边贵成 郑广辉)

张强对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责任编辑:孟祥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