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飘来“天使”的爱——记优秀青年志愿者熊宁(2图)

发布时间:2008-11-17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5-04 | 查看:1790次


这是熊宁在青海藏区与当地孩子合影。(新华社发)

  这是熊宁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与当地藏族群众的合影。(新华社发)  

  春天又到三江源了。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镇敬老院的老阿妈土登仁青,每天都要坐在门槛上,默默地遥望着远处的雪山,望着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因为她相信花丛中开得最灿烂的那朵花,就是她的好女儿——熊宁。而君勤村的阿则老人说,这些天他每天梦见有一道彩虹挂在村头的上空,彩虹就是那位漂亮的汉家姑娘又回来看大家了……

  熊宁,一个美丽的西安女孩,用全身心的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今年3月,闻知青海藏区遭遇雪灾后,积极募集救灾物资并亲自运送给灾区,返程中遭遇车祸而罹难。她无私的爱感动了雪域高原,感动了整个关中大地。“五四”前夕,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熊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她千里迢迢给藏族同胞送来了衣服和药品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一辆载着救灾物资的商务车在青海省西宁市至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公路上颠簸前行。车上4位年轻人熊宁、黄晨、刘璞、赵海涛,为了战胜越来越重的高原反应放声高唱,歌声洒满了雪域高原。

  经西宁,过日月山、倒淌河,再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历时近两天两夜,跋涉1600余公里,4个人于3月3日凌晨2点多,终于到达了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

  这天中午,熊宁一行便驱车前往称多县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紧挨着刀切般的悬崖,汽车在狭窄冰滑的公路上小心地挪动,一会沟底,一会山巅,120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花了5个多小时,直到夜幕降临时才赶到学校。凛冽的寒风里,师生们、村民们自发地在校门外列队鼓掌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天使”。接过他们送来的衣服、药品、学习用品后,热泪从校长索昂巴久的眼中淌下来。

  3月5日,熊宁一行又来到距结古镇60余公里的玉树县隆宝镇。踩着地上的烂泥,熊宁走进君勤村五保户阿则老人的家,给他送上棉衣、药品,并亲热地拉着老人的手问寒问暖,老人感动地说:“我活到70多岁了,还没有人这样亲热地拉过我的手呢。”村民卓尕身患重病,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熊宁特意为他送去了衣物并留下300元看病的钱,临走还把自己的电话给了他,并叮嘱他到西安看病时一定要找她。直到下午6点,她走访完了全村的贫困户。

  熊宁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君勤村时,她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站立在刺骨的寒风中,怔怔地看着她。小男孩的手、脸已被严重冻伤。熊宁走过去,爱怜地抚着他的头,摘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给他戴上。小男孩叫才文,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难。熊宁说,她再来时一定要好好帮助他们母子俩。

  3月6日,他们又到隆宝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直到7日下午,才返回结古镇。

  8日早晨,黄晨、赵海涛离开玉树回西安,准备运送第二批赈灾物品。而熊宁、刘璞仍然留在玉树。下午,熊宁与刘璞再次来到了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同索昂巴久校长商定了援助的具体方案,计划今年暑假熊宁等3人来这里支教。从学校出来,熊宁、刘璞二人又顺道看望了拉布村的七八户贫困牧民,因手头已无任何物资可捐,二人只好把准备回家及应急的现金几乎全掏了出来。

  要离开玉树了,但熊宁、刘璞回西宁的车票钱都不够了。10日正好一熟人要开车回西宁,他们俩决定搭顺风车。但万万没有想到,下午2点多,当车开到玛多县花石峡时,雪厚路滑,酿成车祸。刘璞与司机摔成重伤,熊宁29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四处奔波募集御寒衣服,几次差点被轰出来,但她依然笑着

  今年正月初六(2月12日)上午,熊宁给一年多前在玉树认识的藏族大姐巴桑电话拜年时得知那里遭遇了大雪灾。

  放下电话,熊宁心急如焚,玉树的乡亲一定很缺防寒的衣物和药品,应该马上行动起来,筹集救灾急需物资。

  第二天一早,熊宁与丈夫黄晨又分头去找那些熟悉的同学、朋友。有人建议找企业帮助。于是,熊宁开始跑企业。有的企业嫌她麻烦,不愿接待甚至要把她轰出来,但她还是“厚着脸皮”,找准机会笑着跟人家套近乎,顺便介绍玉树灾民所处的困境,常常声泪俱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衣服终于募集到了。玉树不通铁路,3月1日上午,熊宁、黄晨、刘璞、赵海涛等4人用赵海涛的商务车载着衣服和药品,从古城西安向三江源进发……

  如春燕衔泥般默默地从事慈善事业,她短暂的人生路上铺满了爱的光辉

  在整理熊宁遗物时,人们发现一份青海省曲麻莱县帮手孤儿院学校几百名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是她下次要帮助的孩子们。她总是以微薄的力量,如春燕衔泥般默默地从事着慈善事业,短暂的人生路上铺满了爱的光辉。

  1978年8月24日,熊宁出生在古城西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2000年,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现东华大学)毕业。在广州一家公司工作两年多后辞职回到西安。

  2006年岁末的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特别需要志愿者。从此,她的身影便频频出现在那里。每逢节假日,她还要把孩子接到家里。

  2006年夏天,她只身一人第一次来到了西宁和玉树。这位从小生长在大城市的独生子女,开始关注起高原藏族牧民的生存状况。第二年7月,她拉着丈夫黄晨一起来到西宁、玉树,并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力量为这里做一些善事。

  就是那次在玉树,她把一名11岁的藏族少年昂文求达认做了义子。这个藏族少年的父亲在几年前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有一所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孤儿)学校,60多名学生,大部分是来自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的藏族残疾孩子,而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是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熊宁没来过这里,却为这里捐了1万元钱。

  在熊宁年轻的心中,有个非常美丽的梦想。就是想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办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一样,办一家面向贫困人群的银行,帮助贫困者改变人生。

  谈到女儿,熊宁父亲熊金宝说,“不要把她说得那么伟大,她其实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她只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而已。” (记者 陈沸宇 刘鑫焱 杨 彦)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