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弱势群体寻找生命希望———唐建华和“中国妈妈”爱心联盟的喜与忧

发布时间:2008-11-16 08:00 | 来源:2007-12-10 10:05:03  湖南日报 | 查看:2703次

帮弱势群体寻找生命希望

———唐建华和“中国妈妈”爱心联盟的喜与忧

  中国妈妈爱心联盟主席唐建华(左)与株洲爱清人体排毒服务中心总经理刘洛含女士

 
善良的“母亲”,噙泪“爱助”重病患者

  11月19日,唐建华为白血病患儿小惠组织的义演,在长沙市黄兴路进行。三年来,她用博大的“母爱”,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数十位重病患者筑起了“中国妈妈”这个避风港湾。

  唐建华出生于衡东县一个中医世家,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使她对重病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同情。2004年,她开始从事免费健康服务培训工作;2006年9月经省红十字会批准,成立湖南省红十字会志愿者———“中国妈妈”爱心联盟(下称“中国妈妈”),全身心投入贫困重病患者的救助。

  她用祖传火针技术为脑瘫、植物人患者免费治疗,和求助者同吃同住,甚至掏出积蓄为他们买药治病,负担生活。去年9月,被打成植物人的邓吕东由于没钱治疗已在医院停药数十天,听到这个消息,唐建华毅然将他接到自己身边,针灸治疗、调制中药、康复训练,几个月的精心治疗和照顾后,邓吕东奇迹般地苏醒,如今已返回课堂准备高考。

  今年8月,8岁的小惠找到“中国妈妈”求助。当时,唐建华为救治先天性小脑萎缩患者张扬,已四处借款。看着风雨中摇摇欲坠的生命之火,她没有多想,立即为小惠联系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配型。成功找到配型后,为了募集骨髓移植费,策划募捐晚会、街头义演义卖、走进商业区发动捐款等等,她又竭尽所能。

  几年的倾囊相助不仅让很多朋友不解,也失去了丈夫的理解,双亲离世时未能尽孝,对家庭的内疚化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她,“我现在独身一人,每个来求助的病人都是我的孩子。看到孩子受着病魔的摧残,却因昂贵的治疗费用被拒之门外,我就觉得心痛。哪怕我去乞讨,也不能让他们的生命停止。”

  每次遇到求助者,唐建华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说依靠个人力量的救助非常艰辛,但又不忍心放弃那些生命。“还好,有很多志愿者和我一起在行动。大家都叫我‘中国妈妈’,其实‘中国妈妈’是一个团队。”

  自成立以来,上百名志愿者加入“中国妈妈”,先后为数十名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虽然没有报酬,但他们在管理上却是严谨而规范:有专门的理事会和团队守则;明确规定不得以个人名义组织募捐活动;募捐款项全部汇入省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助账户,并将活动和金额公布在网上,接受社会监督。

坚强的“妈妈”,期待柳暗花明

  目前,唐建华最大的一块心病是小惠的骨髓移植手术费,数千元的街头募捐与数十万的医疗费用相差太远,而手术迫在眉睫。说到这些,她很窘困,泪眼婆娑。

  这些日子,团队骨干志愿者流失比较严重,对此,她并没有太多怨言:“来的人我欢迎,去的人我不留。我能理解他们。”但是因为患者康复锻炼以及救助活动的开展需要人手,面临着缺人的情形,她还是显得很失落,“如果政府能出台适当的激励机制,哪怕给他们多带几朵‘小红花’,该多好啊。”

  “中国妈妈”志愿者流失严重,折射出我省大多数志愿者团队的困境。据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法规对志愿者身份、权力、地位作出规定。我省志愿者团队在志愿者管理上还处于“生涩期”,缺乏必要的培训和辅导,没有评估,缺乏激励机制,活动创意也少,种种原因导致志愿者只是凭一时热情参与,难以持久。

  在“中国妈妈”志愿服务一年的唐健铭也说出了他的担心,“没有法律为志愿者撑腰,像我们这种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为无规可依,很多活动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常常事倍功半。”

  “是啊,我们发动社会募捐的时候就遭遇到好多不信任的目光。”唐建华很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既是阻力所在,也说明慈善事业还有待完善。”

  据悉,我国首部《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明确的规范,并制定了奖励措施。当记者说起此事时,他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长肖麦秋谈起“中国妈妈”时直竖大拇指,但也不乏担忧。“这些志愿者做得很艰难,他们的爱心让人感动,但是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大病救助仅仅依靠个人的财力物力是杯水车薪。我们正试图引导他们转变服务方向,考虑多开展社区义诊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传播更多的爱心。”

  还有朋友劝唐建华趁早放弃,但她摇摇头说:“我这里攥着的是生命,不管怎样都不能放手。现在社会对慈善事业关注度提高了,我要尽我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找到生命的希望。”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