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爱心妈妈李利娟(5图)

发布时间:2013-02-22 21:38 | 来源:家庭百科报 第629期 第24版 | 查看:1804次

——周末自由谈及武安爱心村之行

  2月2日,第四期周末自由谈“对话爱心妈妈李利娟”顺利进行。很多爱心读者提前将捐赠的物品送到了报社,现场清点后,仅此次自由谈便捐出3900元爱心款。女画家尹一峰还创作一幅大山深处的爱心村送给李利娟和她的孩子们。

  爱心读者张女士腿脚不太便利,不到八点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本报编辑部,把钱交到李利娟手中,“钱虽不多,但是我的一份心意。”爱心读者宋女士也是早早就来了,见了李利娟就像见了亲姐妹一般,送来一些衣物后,又从家里把单位刚刚发的牛奶和食用油搬来了。

  李利娟跟到场的读者讲述了她是怎样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富姐再到一夜间财产尽被挥霍的,又是如何走上这条收养弃婴的道路,她是怎样让孩子从网瘾这条不归路回到正路并考上了公务员的……虽然报道中也都提到了这些事情,但是听她本人讲自己的故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杨杨(化名)今年上六年级,是家里的独生女,不爱与人交流,也很少笑,一直在低着头看手机。坐在她对面的父亲时不时看她几眼,父亲是希望她能打开心门,融入大家。李利娟大概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动与她攀谈起来,没一会儿这个小女孩儿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杨杨的父亲趁机跟她说:“咱们也去给你认一个妹妹回来,跟你作伴,好不好呀?”杨杨没有回答,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李利娟马上回道:“等春天了,我们那里鸟语花香,可美了,你可以周末买张火车票,我去火车站接你!”“要么今天你也跟着一起去爱心村看看吧。”这时杨杨的父母给她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杨杨依旧是默不作声。“孩子你跟着我去我们家住几天,好不好?跟那些孩子一起,我们航航考了全市第一,你可以跟航航交流交流。还可以吃我们家的油炸糕,看看我们家一抱粗的大锅。”听了李利娟这话,杨杨终于开心地笑了。

  自由谈结束后,大家捐赠的物资装上车,食品、衣服、学习用具、书本……大包小裹装满了卡车。这次活动由本报与河北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大家帮》栏目联合举办,在媒体的号召下,很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捐衣服,短短几天的时间,就集满了三车。两位爱心司机用自己的卡车载着爱心物资,驶向爱心村。
  进入爱心村前,一段路满是泥泞和坑洼,电台陈记者开的是私家车,几度拖底,车身溅满泥巴。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爱心村,那里已经有邯郸的爱心人士,上午已经有一位石家庄的爱心人士送来了一车过年物资。大家都难以想象李利娟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把几吨重的蔬菜运进爱心村的。
  李利娟刚一下车,只见山坡下面一群孩子大声地喊着妈妈,跑向李利娟,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一路簇拥着妈妈走向他们的活动室。大孩子、小孩子将李利娟团团围住,好不热闹,再看看李利娟,满脸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脸上的疲倦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旁边的厨房香气四溢,阿姨们一直忙碌着,凌晨两三点就起床了,今天连包子带麻糖(音,当地一种油炸面食)已经用了整整一百斤面了。刚蒸出的包子就在外面的大笸箩里,热气腾腾的。
  院子里已经是沸沸扬扬了,孩子们一起帮着把爱心人士捐来的物资搬下车。他们三三两两的不一会儿就把两车物资卸了下来,堆了一地。其中一位爱心司机刘师傅带着自己的女儿来了,他们把自己准备的食品,分给了爱心村的孩子们。

  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李利娟的二姐、小姨和耿大姐等。她们一直默默地为李利娟付出,不求回报,记者道声辛苦,她们却异口同声地说:“利娟最辛苦!”李利娟告诉记者,她从来都没有跟耿大姐说过感谢的话。而此刻,两人拥抱在一起,双手紧握,喜泪交加。

  在院子前,我们一起和爱心村的家人们照了张合影,李利娟告诉记者,还有十四个孩子不在,有住院的,有还在外面上学的。

  记者问杨杨是否留下来时,她看看李利娟,又看身边幸福可爱的同龄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要留下来”。

  回程时接到李利娟的电话,她说,孩子们一直在分收到的衣物,高兴极了!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