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04 11:10 | 来源:新浪 2012年12月31日03:14 | 查看:1488次
王俊霞和她的孩子们
东光县秦村镇崔站村的宁金升、王俊霞夫妇,自1999年起先后把20多个无家可归、缺少亲情的流浪孤残儿童接回家,义务为他们洗衣做饭、寻医问药、传授技艺,希望他们将来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益。今年4月,宁金升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救助难以为继,但王俊霞割舍不下还在身边的9个孩子,58岁的她每天奔波劳碌,和儿子一起苦苦支撑这个“大家庭”。
收留的流浪儿来自全国各地
宁金升生前有一支舞狮队,早些年常外出表演。1999年,宁金升在衡水偶遇了一个患侏儒症的男孩。男孩做不了力气活,也没受过教育,没办法养活自己,宁金升看着心疼,决定把他带回家培养,不仅管吃管住,还专门请来教练教他杂技。两年过后,男孩学会了本领,开始跟团演出,宁金升格外欣慰,从此爱心之举一发不可收拾。
2004年,宁金升听已经出嫁的女儿说,她所在的村子有户人家境遇悲惨,父亲去世,母亲呆傻,一对年仅10岁的龙凤胎兄妹无人照顾。听完女儿的诉说,宁金升便赶到村里把这两个孩子接到家中,一照顾就是8年,这期间宁金升还教会了他们舞狮的本领,并教育他们报答母亲。前年冬天,宁金升率领舞狮队去南方演出,碰见两个到处捡剩饭吃的流浪儿,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湖南。寒冷的冬季,两个孩子只穿着薄薄的单裤,宁金升义无反顾地将他们带回来照顾。“俩孩子瘦得皮包骨,一顿饭吃了八九个馒头,我又找出棉裤棉鞋给他们换上。”王俊霞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
宁金升为一个又一个素昧平生的流浪儿童和残疾孩子投入大量心力财力,但除了孩子的信任和依赖,他不要任何回报,只希望孤苦无依的孩子能吃饱穿暖,懂事成才。个别孩子因为流浪沾染了小偷小摸的劣习,宁金升就耐心地教育他们,用爱心带领他们回归正途。对于老伴的举动,王俊霞起初也不理解,一个农户人家,日子紧巴巴的,还养那么多没血缘关系的孩子,图啥?但看到那些缺少关爱的孩子一天天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她也收获了一种幸福。
宁金升夫妇义务照顾流浪孤残儿童的善举传遍了十里八村,缺少关爱的孩子越聚越多,家里渐渐入不敷出,夫妇俩虽然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但从没有过一句怨言。
丈夫突然离世 救助难以为继
今年4月,宁金升在奔波操劳中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的重担便落到王俊霞的肩上。
13年来,流浪孤残儿童有去有留,现在还剩下9个孩子,他们需要照顾,家里又没了生活来源,怎么办?王俊霞想狠狠心劝大一些的孩子们自谋生路,但孩子们一口一声“娘”,多年的母子深情让王俊霞割舍不下。
9个孩子都是十几岁长身体的年纪,一天光买馒头就要花去40元钱。“打下来的麦子从来没有卖过,换成面粉不够吃,还要跟磨坊赊。现在,磨坊、药铺、馒头房,到处都有我赊的账。”王俊霞无奈地说。
近日,记者来到王俊霞家中时,两个男孩正在床上输液。家里缺门少窗,也顾不得翻新,生炉子取暖的煤都是赊来的。“实在是力不从心了,我现在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吃饱穿暖。”王俊霞叹了口气说。
王俊霞的儿子宁乐乐本身家庭负担也很重,父亲去世后还要经管老人留下的舞狮队。舞狮队如今经营惨淡,收入远远不够养活9个孩子,但作为“大哥哥”,宁乐乐还是决心接过父亲的班,义务照顾这些身世可怜的孩子们。
特殊“大家庭”需要关爱
王俊霞家里的炕上堆着高高的棉被,屋里除了9个孩子,还住着一个精神不太好的大姐。原来,这是王俊霞收留的一个残疾儿童的母亲。王俊霞说,她不仅要给这些孩子提供吃穿住处,有时还要硬撑着照顾他们的家人。
现在,流浪孩子们全都没有医保和低保,还有3个没有户口。“如果有关部门能给这些孩子一些照顾,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那就更好了。”王俊霞说。
天冷了,58岁的“老娘”晚上还要戴着花镜,给流浪孩子们一针一线做棉衣。棉衣不够穿,王俊霞就向好心的村民们要些旧衣服。吃不起鸡肉,王俊霞就炖一锅鸡架给孩子们补身体。王俊霞本可以过舒服自在的日子,是爱心和担当支撑着她为毫无血缘的孩子们终日操劳。
如果您愿意奉献爱心,请拨打王俊霞的电话:0317—7791267,13011426931,或与记者联系:13931793095。哪怕是一件棉衣、一袋面粉、一次舞狮队演出的机会,都可以帮助这个困境中的爱心家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