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06 09:21 | 来源:江淮晨报 2012年9月5日 第A12版 | 查看:793次
现在已经有了“捐友会”,但他们希望影响更多的人
从左到右依次是钱小林、许江安、冯春余、吴荣坤、单锡宝
单锡宝和冯春余因为捐献遗体和开设博客劝捐,先后成为新闻人物。
在他们的感召下,近10名志同道合者结成“捐友会”。
如今,捐友们又有了新想法——成立了“捐遗志愿者协会”,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加入捐献遗体的行列。
昨天,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负责人屈志国说,2008年至2012年4年间,平均每年该库接收的遗体捐赠及眼角膜捐赠不超过10例。而今年以来,在媒体关注和冯老等捐友们的努力下,平均每月就达到10例,最多的一个月是13例。
2000年,家住蜀山新村的冯春余76岁。那年,他到安徽省红十字会填写了捐献遗体表格。时隔两年,家住陈村路附近的单锡宝填写了同样的表格。
自此,两位志同道合的老人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宣传捐献遗体的益处,一起动员身边的亲友……
冯春余和单锡宝捐遗和劝捐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受到他们的感召,加入了捐献遗体的队伍。渐渐地,两个人的团队壮大了,如今,已近10人。而且,这个团队有了一个特别的名称,叫“捐友会”。
希望“捐友会”影响到更多人
钱小林老人是“八一”厂的老职工,看了冯春余的事迹后,主动找到红十字会,在遗体捐赠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并自此和冯老结缘。“我觉得,有爱心是一件幸福的事,冯老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钱小林说。
活跃在“捐友会”中的还有吴荣坤、许江安等人。
吴荣坤住在邮电新村。2002年小区有位生前愿意去世后捐赠遗体的老人逝去,他在帮忙料理其后事时心生感触,加上老伴是名医生,他想开了:“不如去世后把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省得‘临走’还麻烦孩子们。”
许江安今年49岁,被冯老等人称为“少壮派”,2009年签了遗体捐赠遗嘱,他说人来自自然,也应该归于自然。
“捐友会”目前会员不多,但冯老和成员单老表示,既然自己的捐遗行为能够带动别人,那么通过“捐友会”这个大平台,应该能影响更多的人。
捐遗夫妇发动10位老人捐遗
冯老和单老以及许江安都开通了博客和微博,一方面通过网络能联系同道中人,另一方面能加大宣传遗体捐赠和劝捐的力度。平时大家都坚持从身边做起。
从劝捐成果看,几个人中成绩最好的是吴荣坤老人,他先是说服了妻子,然后夫妻俩又一起发动亲戚朋友,目前,已有10个人响应,签订了捐赠遗体遗嘱。
“捐友会”成员感叹劝捐艰难
从入土为安到火葬,我国的殡葬改革迈出了一大步。但生前就立遗嘱说死后捐遗,很多人还是无法接受的。钱老就遇上了这样的尴尬。
钱老为了宣传捐遗,自制了很多材料在小区中张贴,大家知道了他捐遗的事后,都夸他做得好,可他没想到,当自己宣传大家去捐遗时,夸他的人都改变了口气,说不愿意。
甚至有几个老人开始主动表达了捐遗的意愿,后来也都不了了之。钱老说很遗憾,但能理解。
“总之,我们感觉劝捐不容易,很多人还是老观念,希望入土为安。”“捐友会”的成员告诉记者,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不能下葬怀有恐惧感。而且即使自己想通了,家人的那关也很难过。
许江安说,一说到捐献遗体,有些人就问“有什么好处”,还有些人甚至担心“遗体会被人拿来牟利”。
劝捐阻力重重,但钱老劝捐很有一套。他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他宣传的主题更宏大,叫“爱心文化建设”。他认为,只要有爱心,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冯老和他一样,他俩大半辈子都没碰过电脑,为了捐遗事业,戴上老花镜,从头开始学起。
冯老说,“捐友会”成员目前正在筹备创建一个捐遗志愿者协会,以方便有志于捐遗的人找到“组织”,也方便大家在一起交流,扩大宣传声势。“眼下的‘捐友会’相当于一个临时过渡组织。”
他们期望,捐遗志愿者协会能够促进很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比如,通过这个平台,能和有意愿捐遗的市民进行交流;对生病、家庭困难的捐友实施关爱。
捐遗现状好转形势依然严峻
昨天,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负责人屈志国说,2008年至2012年4年间,平均每年该库接收的遗体捐赠及眼角膜捐赠不超过10例。而今年以来,在媒体关注和冯老等捐友们的努力下,平均每月就达到10例,最多的一个月是13例。
据屈志国介绍,一般来说,只要愿意捐赠遗体,就都愿意捐赠眼角膜。“一个眼角膜最多可以用于2名患者,也就是说,每个月能有20个人重见光明。” 屈志国表示,尽管这是个巨大的进步,但现实情况很严峻,全国有400万人需要做眼角膜移植,但每年只有4000人能够做手术。
眼角膜的供需差距都如此大,其他器官的供需情况可想而知。屈志国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关注捐遗。
本报记者 徐栩/文 高博/图
通讯员 胡晓军
总之,我们感觉劝捐不容易,很多人还是老观念,希望入土为安。
——“捐友会”的成员告诉记者,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不能下葬怀有恐惧感。而且即使自己想通了,家人的那关也很难过。
数据
2008年至2012年4年间,平均每年该库接收的遗体捐赠及眼角膜捐赠不超过10例。而今年以来,在媒体关注和冯老等捐友们的努力下,平均每月就达到10例,最多的一个月是13例。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