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7 09:54 | 来源:新闻晚报 2012年3月5日 A1叠21 | 查看:2118次
共投入300多万元,打通山村与外界通道;预计今年7月正式通车
唐明玉在棉花山工地上劳动 新华社发
2月29日,唐明玉登上棉花山高处准备去查看工程情况 新华社发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在贵阳的山村里,也出了一位“愚公”唐明玉,带领全家人花了17年时间,耗费300多万元劈山修路。这条路预计于今年7月正式通车,将改变村子世代与外界相隔的历史。在这个“当代愚公”的故事里没有神迹,有的是人的热情和坚忍。
■从家境贫寒到百万身家
唐明玉今年56岁,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人。唐家曾经是把伙村家境最贫寒的人家,唐明玉本人只有初中文化。1979年,唐明玉和弟弟唐明昶在父亲的带领下进入与把伙村一山之隔的花溪红阳厂打工。在厂里,唐明玉一开始只能从事搬运砖头一类的体力活,干了几年以后,随着经验与能力的积累,不甘后进的他决定尝试承包一些小工程,同时他还开始自学绘图、测量、设计等一系列技能。
“后来因为事情做得好,人也正直,人家做工程就喜欢找我爸爸做。”唐明玉次子唐锦勇如是说。随着口碑渐渐传开,唐明玉接手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他已从红阳厂的农民工变成了拥有百万身家的老板。
■为帮助村民立志开山修路
在披星戴月奋斗的十几年时间里,翻越村子和工厂之间的山岭几乎是唐明玉每天的“必修课”。这座山叫棉花山,高达117米,横亘在花溪区城区与把伙村之间,将后者与外界生生隔断。交通不便使得农产品的买卖、孩子上学乃至购置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了当地村民的负担,村里的经济发展也一直止步不前。
对于大山阻隔之苦,唐明玉比谁都感同身受,于是有了开山辟路的想法。十多年的工程经验也使唐明玉的确拥有这份底气。此外,促使唐明玉下定决心开山修路还存在另一个原因:“我爷爷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一直教育我爸爸,我们家贫苦的时候村里人帮助过我们,等以后有钱了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我爸爸有修路的想法,也是我爷爷道德教育的结果。”唐锦勇说。
■两年他打了1100多个炮眼
到1994年底时,唐明玉和弟弟唐明昶办妥了修路的各类审批手续。出于资金和技术的考虑,一开始唐明玉只是考虑将山体挖低一点,尽量减少行人奔波的路程;但经过审慎思量,他还是决定将棉花山打通,辟出一条通畅的道路来。起初他和家人是用锄头挖,用撮箕运出去,但后来感觉这样太慢了,就去采购挖掘机、炸药、钻机等开山的器材。
开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钻炮眼放炸药。唐明玉说,每天早晨8点钟,他准时和唐明昶上山,把绳索的一头用钢筋固定在山上,另一头绑在身上。他沿着山体下滑,找到合适的位置,身体悬空用钻机打炮眼,钻5米深的炮眼至少要40分钟。每次被吊在空中时,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累了想喝口水都不行。
炮眼打好后,就可以放炸药引爆了。唐明昶说,以前引爆都是用长长的导线点火,现在才改用电线开关式引爆。他回忆说,用老办法引爆时,好几次唐明玉都差点被石块砸伤。
从1995年5月开始,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他大约打了1100多次炮眼。到1997年时,终于开出来一条毛坯路。
■十几年投入不止300万
通车后,主管部门出于道路安全的考虑,会不定期地就安全系数进行评估,一旦发现问题,作为修路者的唐明玉就必须负责对这条道路进行排险。排险的时候,道路要全面封锁,将道路两侧的斜坡用炸药炸平,然后把掉落于路中央的石渣运走。这样的排险程序不定期地就要进行,维护工程唐明玉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么长的维护周期是唐明玉始料未及的,但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只是想修条路,能修多少算多少。”唐锦勇说,“从开路一直到这些年的修修补补,其实投入已经不止300万了,但是我爸爸一直没有计算这个成本。”
■今年7月将正式通车
今年,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唐明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排险工作。与以往的排险不同的是,本次维护工程中,这条路将铺设水泥,道路两侧的山体继续炸平并修成阶梯状,然后进行绿化处理。如果进展顺利,这将是唐家进行的最后一次道路排险,工程预计在今年7月竣工,届时道路会正式通车,而唐明玉的修路事业也终于能够告一段落。
新路通车后,从把伙村到花溪区城区的路程将缩短好几倍,把伙村多年来闭塞的交通格局将彻底改变。这无论对唐明玉还是把伙村而言,都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文/王煜 李斯嘉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