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公益事业如何重新出发:给社会组织建设松绑

发布时间:2012-02-10 12: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9日09:12 | 查看:1168次

  【新闻背景】

  2012年新年伊始,公益事业便引起广泛关注。

  1月8日,中国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近六成社会捐助流入具有政府背景公益组织的数据引人注目;几乎同时,儿童希望基金会也因网传的一张照片被质疑……2011年,中国公益事业遭遇的信任危机尚未平复,就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公益事业事关公众福祉,这项头顶良心和善意光环的事业如何重获信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2年,中国公益事业该如何重新出发?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

  沿袭传统,缺乏调整

  部分公益组织行为与功能错位

  记者:来自《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的数字显示,2010年政府部门接受捐赠占到捐赠总额的37.6%,除政府外,各类基金会、慈善会系统和红十字会系统也是接受捐赠的主力军。这两者接受捐助占到社会捐助总数的近60%。而民间公益组织只接受到不到1.3%的捐款,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王振耀:根据当前我国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我认为这是一个体制性的结果。

  我国的公益基金会从发展开始就带有深厚的政府渊源。两大覆盖全国的公益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依托行政系统、慈善总会分属民政系统,另外共青团、妇联等也都有自己的公益慈善组织。

  而当前民间的公募组织并没有覆盖全国,我国的企业基金会、家族基金会以及社会基金会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出现这个结果也是必然。我们现在并不是要切断公益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由政府推动基金会的发展,可以整合更多资源,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记者:但目前公众对这些组织的质疑声比较大,您认为,这些具有浓厚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王振耀: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整体上说,其突出问题是沿袭传统的动员体制、缺乏适宜的治理机制,因此必然出现行为和社会功能的错位。公众所质疑的公开透明问题,实质是一个体制转型问题。

  当前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于公募类公益慈善组织行为的两个方面,一是公益慈善组织要不要以及如何与商业合作,在与商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公益慈善组织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二是如何保证慈善项目的公开透明,在这个方面,公益组织相当多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记者:功能错位,也就是说它们的一些行为偏离了本位,那这些公益组织如何才能回归公益本位?

  王振耀: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要达到真正的公益本位,最为重要的,是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有作用,使大众得到更多公益福利。

  参照国际经验,总结我国一些地方的成功案例,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可以立即着手进行这些工作:第一,开发公众急迫需要的大型社会公益项目,展现自身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第二,利用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推动国有企业进行大的捐赠;第三,为民间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平台,包括建立网络,协调资源,甚至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等。

  其实,政府方面的慈善公益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掘,如果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在这些方面不断地开发项目,相信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注册门槛高,日常监管松

  需要给社会组织建设松绑

  记者:我们在公益采访中有一个印象,目前社会上并不缺乏行善的意愿,关键是行善做公益的渠道并不顺畅。比如我们曾采访蓝天助学公益组织,他们就说不发愁没人认捐贫困学生,发愁的是一线志愿者太少,贫困生寻访跟不上。这说明跟我们的社会需要比,我们的公益组织数量太少、力量太小。但我们知道,目前民间注册公益组织还是很难。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振耀:这恐怕还是那个大家已经共同认识到的双重管理体制问题。双重管理,注册很难。如果双重管理,客观上矛盾较多,结果是谁也不能管理,反而形成注册门槛儿高,日常监管松的尴尬局面。

  过去我们认为兴办私人企业会造成资本主义复辟,现在,我们对社会组织可能也存在类似的认识逻辑:发展社会组织会不会更危险?理论界也有一种声音突出强调民间组织的公民社会性质,突出其政治作用。这两种认识都强调社会组织的危险性。

  其实,绝大多数的社会组织就是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希望大家在社会领域中也要转变观念,现在需要让公益慈善归位,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记者: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组织就成为实现善治的一个重要支撑。您如何评价我国的社会组织建设水平?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

  王振耀:社会组织的主体功能是社会服务,只有社会组织日益发达,才能为公益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的载体。公益组织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进一步说,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一些缺陷,恰恰是与公益慈善组织建设的障碍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问题敞开大门,这样才会形成一种明确的社会导向。

  建立解决社会质疑的合适机制

  防止“轰轰烈烈,原地踏步”

  记者:公益事业要健康发展需要怎样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振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要调整我国公益慈善体制。第一,调整政策,鼓励发展非公募公益组织;

  第二,要尽快出台慈善法,对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规范;在立法过程中的公开讨论,也是推动社会取得共识的重要途径;

  第三,建立健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社会捐赠税收政策和社会组织的税收管理政策,真正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第四,制定公益慈善组织的行政管理规范标准。对信息公开要进行技术性的指导,并且要规范各类表格、程序和技术,确立适宜的评价体系;

  第五,推动公益慈善组织行业组织的成立。行业标准相当重要。发达国家约束各类社会组织的基本手段是通过加强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实现的,我们需要学习这样的办法。

  当前公益慈善组织普遍受质疑,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我国社会还没有为解决质疑建立起合适的机制。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管理体制分散在不少行政部门,在大众质疑不断发展的时候,哪个行政部门也不可能有能力来进行综合性的回答。社会越质疑,大家越急躁,我称之为“轰轰烈烈,原地踏步”的现象,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

  记者:整体而言,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王振耀:从整个发展格局看,正在向好的方向快速发展,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目前处于大起飞的前夜。在这个过程中,公益组织需要实现自身职能和行为规范的重新定位。公益组织的当务之急是要在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展现自身力量。本报记者 沈小根 周亚军

  【链接】

  广东北京等地探索突破社会组织“双重管理”壁垒

  今年,公益慈善等类社会组织在北京登记注册,有望无须再找业务主管单位,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北京市民政局首次提出,今年将探索研究推动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向业务指导单位转变。

  这一转变意味着,北京市将继广东“破冰”之后,探索突破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登记。北京市社团办主任温庆云介绍,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向业务指导转变的试点,可先从市民政局目前“一手托两家”(既做业务主管,也做登记主管)的社会组织开始。温庆云透露,已在修订的3个社会组织行政法规今年有望获得通过。修订后的法规,有望从立法角度确立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社会组织登记成立前须找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将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