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06 09:15 | 来源:大河网 2011年11月01日 09:28 | 查看:1723次
老人的摆渡船是两岸通行的重要工具
□记者尚杰文图
核心提示
一条70米宽的河流,成为王丙心一生都没离开的活动之地。如今,71岁高龄的他,拖着一条病腿,仍然坚持为河两岸的群众义务摆渡。这,已经持续了20年。
每天都有上百人次乘船过河,每人次按1元钱计算,也可收入百元。但这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住着四处漏风的草庵,却选择了“不收钱”。乘船过河的男子范国停说,他坐船不下百次,但至今也不知道老人的姓名,就知道他是个好人。
A 忙活一上午收了一包烟
王丙心摆渡的河流叫汝河,河的东岸是叶县洪庄杨乡王湾村,西岸则是襄城县丁营村,摆渡地点距离叶县县城有20多公里。
早上9时许辗转到达时,老人已经在忙碌。他身穿一件深蓝色的棉大衣,左胳膊下拄着拐杖,蹒跚着解下锚绳,将船推进河里。一名焦急的妇女带着生病的女儿,和婆婆一起到对岸去看病,船上还放着她们骑的摩托车。老人紧拽着一条横跨河两岸的钢丝绳,3分多钟就运过了河。
老人说,目前的河宽有70多米,深近5米。如果涨水时,河宽超过百米。两岸五六个村庄的村民到对岸办事,都得乘船。如果绕行,往上游得多跑6里路,往下游则多跑8里路。
乘船的人,几乎都和王丙心熟。一坐上船,他们都给老人递烟,并打招呼寒暄。有不少人,直接让老人歇着,自己拽着绳索让船过河。这时,老人就会坐在船上那张破木板上,惬意地抽烟。遇到骑着摩托车带东西的人,到岸时,他总是不忘上前推上一把。
老人没有闲住的时候,几乎每10分钟,就得到对岸一趟。一趟船上也就坐两三个人,但通常还要放上他们骑的摩托车或自行车。
一个上午的时间,记者数了一下,老人一共摆渡了40人次。没有一个人掏钱,他唯一收获的,就是一个乘船的老妇送来的一包价格低廉的烟,但王丙心从口袋里掏出这包烟时,一脸的满足。
B 义务摆渡20年
2007年左右,襄城县地方海事处在这里设立了“苗府渡口”,并专门建了候船亭,更换了摆渡的船。海事处还专门对老人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超过5级风不渡,水大也不能渡,并向他核发了营运证,过一段时间还会来查看一番。
最早在此摆渡的并不是王丙心。几名经常坐船过河的村民说,原来在此处摆渡的是苗府村一个苗姓男子。对经常过河的村民,苗收粮食;对于不熟悉的路人,苗收钱。一开始,在人多忙不过来的时候,王丙心会过来帮忙,后来苗当上电工不再摆渡后,王丙心买下船,开始义务摆渡,如今有20年了。
王丙心早年因为家贫,没能成家。上世纪70年代,父母先后去世,他就独自搬到汝河河套里搭个草棚靠捕鱼为生。当时,正值壮年的他干活不惜力气,经常帮苗撑船。最初是木船,后来换成了小铁船,再后来才换成现在的大铁船,摩托车也能放上去。原来使用木篙撑船,后来为了安全起见,就在河两岸各栽了一个大木桩,木桩上拴上钢丝绳,只需手不离绳,凭借水的流动,就能把大铁船一点一点移向对岸,这样也能省力不少。
听说记者采访,襄城县苗府村的范国停一坐上船就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老人就在此摆渡,“不管认识不认识,从来不收钱,最多递根烟”。范说,他东南西北在全国跑了几十年,没见过和老人一样干活不提钱的。河道里,冬天刺骨冷,夏天酷热,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老人都坚持在河道上摆渡。
几乎每个乘船的人,都能说出王丙心的好。这个说,遇到老弱病残的乘船,他经常会背下船,送一程;那个说,遇到推架子车或者带东西多的人,他会主动帮忙……
C 义举感动两岸村民
距离河边100多米处,一间简陋的石棉瓦房就是王丙心的栖身之地。
走进屋内,房顶低得几乎挨着头皮,一张木板铺就的床,一个做饭用的煤气罐,除此外别无他物。屋内不通电,不通水,做饭用的水是直接从河里取来的。做午饭时,削几片倭瓜,加上盐和面糊,放进水里煮开,就着馒头就是一顿饭。
王丙心老人是叶县洪庄杨乡王湾村人。村支书王龙海说,老人义务摆渡的举动让河两岸的村民都很感动。今年春节前,老人在河边不慎将腿摔伤,村民知道后,自发捐了2000多元钱将老人送进医院,民政所也拿了几千元钱,给老人购买了轮椅。
后来,老人康复能拄拐行走后,直接回到河边,要继续撑船。“当时我们担心出事,都劝他不要再干了,他不愿意,坚持要干”。王龙海说,早在四五年前,村里就要将老人送进敬老院,但老人不愿意,说闲着着急,没办法村里让他继续干了。后来,民政部门专门给老人办理了低保。
在王龙海看来,由于近些年两岸抽沙导致河水比较深,几乎没人愿意在河里撑船,当初海事局配船时都没人愿意撑,更别说像王丙心一样义务撑船。老人摆渡20多年,始终没有出过事。
对话老人 不收钱过得也很好
记者:原来摆渡的人收钱,你为何不收呢?
王丙心:一开始,觉得都是熟人,张不开嘴,后来也就习惯了,不收钱过得也很好。
记者:不收钱,你靠啥生活呢?
王丙心:有些人会主动给点钱,一天也有个三五块钱吧,每年村里也会凑1000多块钱吧,每月低保还有100多块,平时吃的也都有人送,足够了。感觉过得也不差。
记者:除了摆渡,你还干啥?
王丙心:前几年闲时,我种了四五百棵树,那些杨树、柳树都长碗口粗了,到时候也能卖点钱。
记者:遇到过危险的情况没?
王丙心:咋没有,去年发大水,房子被冲塌,手机被冲走,我躲在船上逃过。自杀的老太太,我跳到水里救出来。现在腿摔着了,晚上基本不渡,水大了也不渡,得保证安全。
记者:为啥不愿意去敬老院呢?
王丙心:到那儿,就彻底老了,不能动弹。在这多好,至少有人聊聊天,还有烟抽。就一个人,生活好对付。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5楼 上海市2011-12-01 00:07:51 发表
第4楼 福建省宁德市2011-11-30 10:53:29 发表
第3楼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1-11-29 17:47:38 发表
第2楼 江苏省南通市2011-11-10 15:44:07 发表
第1楼 北京市2011-11-09 11:14:24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