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比泛滥,加剧社会虚假浮夸风

发布时间:2011-10-09 08:30 | 来源:重庆晨报 2011年9 月27 日 第013版 | 查看:1484次

  近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就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据介绍,由中央纪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参与,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据介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实行总量控制,除已经批准的保留项目之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常设项目。(9月26日《新京报》)

  有调查显示,当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呈现过多过滥的趋势,有的借评比达标表彰乱发财物,有的直接向基层、企业和个人收费或变相摊派,谋取小团体利益;有的劳民伤财,不切实际,演变成一些干部谋取政绩的形象工程;有的活动过密,周期过短,令人应接不暇。

  通过必要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来促进基层工作落实,激发基层工作热情,本无可厚非。但是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过多过滥,显然不正常。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此前评比太过过滥的现实。

  借评比达标表彰之名,行挥霍公款,吃拿卡要、沽名钓誉之实。对此,有政府官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部门喜欢做评比、表彰这类‘虚功’,说穿了就是借此向财政和评比对象要钱。这样的评比、表彰对工作起不到促进作用,更解决不了任何民生问题。而且还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腐败挥霍的‘温床’,应该坚决清理。”

  中央大幅撤销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体现了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的姿态。但是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效果仍有待观察。因为减少评比项目,毕竟压缩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权力空间与部分官员展示政绩的机会,触动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虽然中央撤销了大量评比项目,但是某些政府部门并不会乐意接受因为评比项目减少导致权力、利益受损的现实,部分人心目中的评比情结、利益情结不可能一下子烟消云散。清理整顿评比项目之后,还可能出现反弹甚至隐瞒评比项目的情况。大批评比项目被撤销以后,有的政府部门仍可能授意或者纵容下设行业协会打着政府的招牌,继续组织类似活动。变相抵制中央禁令,客观上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市场。

  如何根治,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教授的建议值得听取:“仅仅从数量上减少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还不够,关键是要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主要应由下级政府、本地服务对象、社会机构、普通民众等多方参与评价;既要公开评价结果,还要把评价结果作为问责依据。”如果下级、服务对象对上级拥有评价权,且评价意见影响到官员政绩考核,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创收者受到严厉问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某些官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评奖情结自会逐步淡化。

  当然,要推行科学绩效评价机制,还需要健康的权力运行机制与健全的问责机制作支撑。(叶祝颐)

  (责任编辑:肖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