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9 08:00 | 来源:2008-07-02 16:00 厦门网 | 查看:1962次
四川发生地震之际,恰逢“5·12”国际护士节,一举夺得“静脉留置针比赛一等奖”及“院优秀护士”两项荣誉的陈玲炫护士,没有辜负医院给的荣誉,在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援川医疗队。当问及这个20出头的小姑娘报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可能要面临的危险时,她羞涩地笑了笑,说:“当时就想着我是骨科护士,又在ICU呆过,很适合去护理在地震中受伤的人们。”而她朴实的父母,虽有着丝丝不舍,但也默默支持了女儿的选择。最终,业务精湛的她入选并成为我市首批援川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女队员。
刚到成都,一下飞机,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陈玲炫和其他队员马上换乘大巴赶到成都120总部,她被分配在成都温江区的第五人民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ICU,开始了她不平凡的援川经历。
在五院辛勤奋战了两天后的夜里,她们遭遇了汶川大地震以来最强的余震,为了让医院同仁及亲人们安心,在电话连线、报平安的短信中,玲炫总是避重就轻地说:“有余震吗? 没感觉到啊,这里挺好的,没事,放心!”朴实如玲炫的父母,这段日子都以她每天发回的报平安短信为精神支柱,但看到电视上播报的实时灾情,老人再也忍不住了,不知揪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甚至还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牵挂着远方亲人的安危!
5月19日,公告通知当晚可能发生6-7级的强余震,为保证病人安全,需要紧急将五院600余名病人转移到草坪上临时搭建的大蓬里。地震后,由于电梯不能用,他们只能连背带抬,用钢铁之躯,与时间赛跑。重症ICU的搬迁最为艰苦,22名ICU病人病情危重,有几个正用着呼吸机,为了病人安全着想,疏散的不仅有人,还有笨重的机器。就这样,大家都加入了搬运大军中,而陈护士不仅帮忙搬运,还要照料负责护理的病人,丝毫不敢有任何的疏失。等大家把所有的伤病员转移后,又要将医院办公地点搬到草坪上。全部搬迁完后,已经是深夜1点多了。这时,连续忙碌了近20个小时的他们还要拿着手电看护、巡视草坪上的病人,提防随时可能会来临的强震。凌晨4点,疲劳至极的医疗队成员们便躺在潮湿、清冷的草地上睡去了。当天,我院护理部杨主任照旧短信询问他们的安危,直到翌日清晨,陈护士才简短地这么回复道:“住帐篷,蚊子多,太累了,倒下就睡着了,别担心。”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就在草坪上、大棚下工作,在帐篷里休息。困了就趴在蓬子下的办公桌上打个盹,累了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舒展下筋骨,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充饥。后来,解除强余震预警,他们又安全、有序地把所有病人搬回病房。
震情刚刚平稳一些,防疫工作又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五院负责的防疫对象是重灾区都江堰市下属的几个镇。哪里最是艰难,就到那里冲锋陷阵的陈护士果断、坚决地报名到重灾区进行巡诊。由于女同志在业已荒芜的磁锋镇巡诊有种种不便,上级开始没有同意陈玲炫赴彭州的请求。后来经不住她的强烈要求,上级最终作了“妥协”。就这样,她们早上7点就从驻地赶赴磁锋镇,晚上都要6点以后再从前线返回驻地,拖着疲惫的身躯两地奔波却毫无怨言。而在巡诊防疫这段时间里,玲炫还与死神擦肩而过。原来,在挨家挨户发药、诊治的时候,遇到一位家里房屋已经摇摇欲坠的老人,当时他已经撤离到屋外了,但突然想起什么,他又想冲进危房拿东西。眼尖的玲炫阻止了老人,但他还是执意前往,说里面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没拿。最后,为了平复老人的情绪,玲炫决定自己替老人进屋拿东西。按照老人的交代,她很快找到目标,并火速撤离,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她刚迈出大门的时候,身后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房屋坍塌了!但玲炫却没有丝毫的慌乱,而是捋了捋头发,继续投入紧张有序的救治中。
在彭州磁锋镇驻扎的第4天,接到指挥部命令,有一批伤员要转运到厦门,要求医疗队员做好每个病员的初诊工作,以确保转运的安全。在接下去的两天里,医疗队员们便辗转于成都温江区医院、温江区中医院、温江老年病医院、成都龙泉区第一人民医院、航天医院,亲自到每个病人床前,查问病情,确定是否可以转运,等深夜回到驻地,已经精疲力竭了,还要匆匆收拾好自己的行装,简单吃点东西,准备第二天运送伤员。
6月1日晚,援川医疗队经过18天的战斗,一路护送着伤员,返回了家乡。
基本情况
陈玲炫,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7月出生,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
主要简历
2002年9月-2005年7月 就读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大专学历;
2005年7月-至今 在厦门市第一医院骨科工作,护士。
获奖情况
2007年获厦门市卫生系统林巧稚精神奖;
2007年获厦门市第一医院护理技术能手竞赛二等奖;
2008年获厦门市第一医院优秀护士称号;
2008年获厦门市第一医院“BD杯”套管针竞赛一等奖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