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13 15:51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1-6-8 10:23:44 | 查看:1336次
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委党校深入贯彻《2010mdash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积极创新办学思路,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逐渐走出一条“在实训中更新思维、在实干中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的开放式办学新路子。
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四大主体
党员领导干部突出“四分教学模式”培训。针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处在工作、生产第一线,缺少时间培训学习的现状,我们探索实施“四分教学模式”:学习分阶段,解决工学矛盾;课程分板块,提升素质能力;师资分专业,破解师资难题;管理分层级,体现自主参与。2008年以来,我们通过这种模式培训党员领导干部达300人次,大幅度提高了学员学习效率、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农村基层干部突出“四式培训模式”培训。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需要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知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的现状,我们创新实施“四式培训模式”:“疑问式”调研,变拍脑袋想问题为下基层找问题;“菜单式”设课,变有什么学什么为学什么有什么;“互动式”教学,变专家满堂灌输为干群互动释疑;“追踪式”回访,变被动完成任务为注重成果转化。3年来,通过这种模式培训全县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等基层干部2000人次。
农村大户能人突出“讲师流动课堂”培训。围绕县委“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发展战略,聘请优质粮油、畜牧养殖、茶叶种植、食用菌栽培等四大产业方面的专家和党校客座讲师,深入产业园区和村社院户,组织产业大户和农村致富能手,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送去紧缺和急需的实用技能。
农村普通党员突出“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坚持把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宣传方针政策的窗口、推广科技知识的课堂、教育党员干部的阵地、联系干群关系的纽带、构建和谐农村的助手”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强化农村普通党员党建知识、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适用法律法规和生产管理技术的教育培训。目前全县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实现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全覆盖。
创新管理改革,建立五项制度
建立科研信息全员攻关制度。确立“科研立校”战略,充分调动全体教学人员积极性、创新性,建立全员宣传、信息和重大科研课题调研机制,及时反映全县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倡人人写文章、个个有观点、处处有成果;针对重大科研课题,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易转化的调研成果,做到开展一项调研、形成一篇报告、转化一个成果的目标,切实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服务、指导实践。
建立教学计划集体讨论制度。统筹抓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青年干部培训,科学制订课程规划,着力强化理论武装、世界眼光、发展战略、党性教育、能力提升和知识更新方面的培训教育。采用自己定、基层找、讲师帮、领导提的办法,增强科学性;组织客座讲师、专职教师、有关领导和基层代表,集体讨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以及阅读书目等相关内容,实现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教师聘任上岗试讲制度。坚持“机会均等、择优选聘、质量优先、兼顾培养”的原则,党校成立讲课评审组,组织专职教师对各班次专题讲座及主要课程,特别是新开课、重点课进行试讲,主要对授课的理论性、党性、实践性、信息量、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审,合格后方能登台授课;对于校外聘请的客座讲师,必须经过县委领导提名&mdashmdash单位推荐&mdashmdash党校组织考察&mdashmdash评审组试讲评估&mdashmdash颁发证书等五个环节确定,确保实现培训目的、实现学员需求、实现教学要求等“三个实现”的目的。
建立教学效果综合考评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和达到培训目的,我们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等办法,确定专(兼)职教师讲课等级和是否继续留用。定量评估主要采用学员评价,完善学员评估项目设计和打分办法,合理选择样本,坚持课后及时评议,并将结果公布;定性评估主要是党校综合考评小组对授课老师综合打分、提出意见,奖优纠差,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提高制度。坚持“联系实际、开门办学、教学相长、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加强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教师队伍、兼职客座讲师队伍和后勤管理服务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积极实施自学成才工程、培训提高工程、人才引进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教研人员的业务素质。近年来,我校专职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聘请县内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家和领导来校授课达15人次,满足了教学要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作者范申华系四川省通江县委书记、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马旭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