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桥痴”秦植恒:一生守护单桥 身患癌症依坚守

发布时间:2011-05-20 07:24 |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1年05月16日 | 查看:2237次

  献县单桥历经360多年风雨,依然沧桑健美。从小就生活在单桥边上的老人秦植恒,在半个多世纪里,不图名、不图利,义务守护着单桥,就像守护着自己的孩子。老人在世时,每天都会去桥上转转,桥上一丁点儿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2006年11月 24日,听说桥上一件石雕——“石老婆儿”丢失后,老人抱病在床郁郁而终。临终时,老人仍旧不忘被盗的“石老婆儿”,还要求家人背着他去找。就这样,在对单桥的眷恋和呼唤中,秦植恒老人永远地离开了……

  急中生智让石桥逃过一劫

  2006年3月,献县单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单桥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人们来到单桥,除了被单桥本身的壮美所震撼外,还会被一位默默守护单桥半个世纪的老人的故事所感动。

  单桥旁的村民们说,没有老秦,单桥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没有老秦,就没有单桥的今天。村民们所说的老秦就是秦植恒。

  秦植恒从小在单桥边长大,对单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几十年如一日尽心竭力守护着单桥。为了单桥,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老秦的儿子秦满囤回忆说,父亲在世时,每天都会去桥上转一转,数不清桥上留下了他多少身影,桥上一丁点儿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文革”期间,老秦听说有人要把石桥的栏板当作“四旧”推入河中,他焦急万分,后来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当时身为村大队干部的他,连夜组织了几个人给石桥涂上泥巴,再涂满白灰,然后写上毛主席语录。第二天,推栏板的人来到桥上,看到写满语录的栏板,无法下手,这座古老的石桥逃过一劫得以完整保留。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老秦就搬到桥头的小屋里住了,日夜守护着石桥。除了吃饭,他终日在石桥旁守护,惟恐石桥遭到破坏,小孩子在桥墩上乱涂乱画也不允许。“为了保护石桥,父亲的手、脚、鼻子每年冬天都被冻坏。一开始,村里人并不理解父亲的行为,慢慢地,人们开始理解父亲、尊重父亲,也看到了单桥的价值所在。”秦满囤说。

  随着对石桥的重视,老秦也于2000年正式成为献县文保所的文物保管员,每月有50元的工资。老秦的女儿秦满英说:“他不计较给钱多少,看护石桥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为了便于与外界联系,父亲在自己的小屋内安装电话。为了吸引游客来单桥参观,他自己买彩旗,一直插到106国道的公路上。为了保持单桥的清洁,他还经常雇人到桥下除草、清理垃圾。每每有人来单桥参观,他就义务当起导游……”

  老秦对单桥的感情别人无法理解,他经常像打扮自己闺女一样装饰石桥。为了把单桥装点得更漂亮,他还买来盆花精心地摆放在石桥旁。只要对保护单桥、宣传单桥有好处,老秦从不计较任何成本。他倾其所能,用他最朴素、最真挚的爱守护着单桥。

  身患癌症依然坚持守护单桥

  半个世纪以来,秦植恒用心守护着单桥,他的行为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2001年,秦植恒被授予“县长特别奖”;2002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沧州市新闻人物”;2005年,还被沧州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农村宣传员”;2006年,被县政府授予“优秀文物保护员”。

  2006年9月,秦植恒感冒十多天也不见好转,还总觉着浑身没劲,儿女们都劝父亲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开始时,老秦说什么也不去,还每天坚持去看护单桥。看他总不见好,儿女们强带着他去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情况不太好,建议再去大医院检查。第二天,儿女们又带着老秦来到沧州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肺癌。

  秦满英哽咽着说,患病初期,父亲仍念念不忘守护单桥,他一有时间就拿马扎到桥上坐一会儿。“我家离单桥不太远,也就几十米的距离。记得一天上午,父亲刚在村上诊所输完液就非要到桥上去转转。我不放心,就来到桥上让父亲回家休息,我接连叫了三次,他都没有回来。他说,他就想在桥上多呆会儿。”秦满英说,最终她也没有拗过父亲。“刚开始,他到村上诊所输液,之后到桥上去转。后来,他干脆把大夫喊到桥头的小屋里去给他输液。他说,这样做两不耽误,既不耽误输液,又不耽误看护单桥。”

  患病后,秦植恒的心思一刻也没离开过单桥。历经360余年,单桥已有一些破损,他除了守护好现在的石桥,还经常到附近的村子寻找散落在四处的单桥上的石雕等。秦满英说,父亲只要感觉身体稍微好些,就会骑上车子到附近的村庄挨家挨户走访,看谁家有以前从单桥上捡回来的石头。

  秦满囤说,父亲病情越来越重,但仍坚持到石桥上去转一转,家里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几十米的路,老人拄着拐杖歇息多次才能走到那里,村里人见了都劝他回家休息。外人哪里懂得老人的心思呀,他对单桥的感情太深了。

  临终前仍不忘桥上被盗石刻

  儿女们说,如果没有“石老婆儿”被盗的事,父亲也许不会走得那么快——— 那是老桥上桥头的一座“仙人骑狮”石雕,原来南边北边各有两个,其他三个都在过去的岁月里被砸坏了,只有北桥头的这一个保存完好。当地百姓喜爱地称它为“石老婆儿”。那一直是窃贼盯在眼里的一件文物。2000年,盗贼曾两次光顾,第一次是深夜“石老婆儿”被窃,但没能弄走。5天后,窃贼第二次出现,准备用铰链吊装运走这个重一吨多的文物。正好被村民发现,“石老婆儿”才幸免于难。此后,“石老婆儿”被文保部门移至献县文教局院内。不成想,2006年10月24日这天,“石老婆儿”还是没能逃脱盗贼的手。

  这个消息让老秦心急如焚,他抱病在床再也没有起来。当年11月24日上午,67岁的秦植恒带着心痛和惦记,离开他深爱的老桥。老秦的子女们说,老人希望人们能够好好保护单桥,临终前还努力地用手比划着,“藏起‘石老婆儿’,藏起‘石老婆儿’。”从11月24日老秦去世到26日安葬,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到老秦家,为这位守候单桥半个多世纪的老人送行。

  走在单桥上,桥面石板那深深的车辙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单桥上的石狮与石猴千姿百态,据记载,单桥石雕自古就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柱蛟龙碑”之说。这些栩栩如生的石狮与石猴,看起来或温顺可爱、或调皮古怪。单桥两侧栏板上雕刻的传统故事同样令人神往,卧冰求鱼、孟母三迁、苏武牧羊等故事,都在这里生动地展现出来。

  现在单桥成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的价值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几十年默默守护的秦植恒,或许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了解并不多,但他懂得这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贝,是宝贝就应该好好保护它。秦植恒做到了,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这个看护“宝贝”付出了一生的光阴。

  ■相关链接 献县单桥

  单桥属于五孔大石桥,桥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约9.8米。桥身表面用铁榫,中间用木柱穿心联结加固,使整个大桥连为一体。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大小9个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

  单桥地处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会点上,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木桥是村中的大户单家所建,故名“单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坏,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据说,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而来的。

  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清顺治二年(1645年),共用了17年的时间,单桥才告完成,也叫“善人桥”,直到今天,很多捐献者的名字还刻在石桥的栏板上。上面雕刻内容显示,捐献者中有平民百姓,也有总督、钦差、王侯。

  自明代以后,单桥历代都设有重兵把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时,对京德古御路采取避村过野、裁弯取直的办法,向西移了1公里重新修建新桥,单桥得以完好地保存。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一生守护单桥》)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