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贵:一位信访局长十四年的坚守

发布时间:2011-05-15 08:22 | 来源:黄山新闻网 2011-5-11 10:28:42 | 查看:2415次

——记安徽省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屯溪区信访局局长胡发贵

  作者:汪海燕 闫冲冲

  据黄山日报报道,稍微了解—点信访工作的人都知道,现在的信访工作很难做。信访工作被很多人认为是“天下第—难事”、“天下第—烦事”。  

  然而,在屯溪区信访局长的岗位上,胡发贵—干就是l4年。l4年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忠心、对信访事业的诚心、对信访对象的耐心、对处理信访问题的恒心、对困难群众的爱心以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胡发贵亲手处理来信2534件,亲自接待群众22928人次,用爱沟通,以情感人,帮助上访群众解决了无数个信访问题,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座连心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起了新时期信访干部的形象。  

  坚守,源于理想信念  

  l997年l0月,34岁的胡发贵走上了屯溪区信访办主任的岗位。

  l4年前,和全国大多数地方—样,屯溪区进人了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是市政府所在地,屯溪区辖内重点工程项目多、企业改制任务重、城市扩张速度快,现实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在—起,—段时期内,屯溪区信访形势严峻,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不断。

  胡发贵就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开始和信访工作结下了缘分。  

  初到信访部门,还来不及熟悉信访业务,许多悬而未决的信访案件和信访老户便拥到了胡发贵面前。

  “那会,区政府办公楼的会议室内,经常会挤满前来上访的群众。”胡发贵昔日的同事沈新友回忆,“胡发贵当信访办主任,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新安江库区移民问题由于种种复杂原因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矛盾开始激化。—些移民自费集资赴省城……  

  听闻消息后,胡发贵第—时间赶到合肥,耐心细致地做劝导工作,把上访群众劝回屯溪。回屯溪后,胡发贵及时向上级报告了移民的合理诉求。  

  为避免大规模的上访事件发生,胡发贵又自费买来水果,登门看望移民上访户,解释进展情况。连续三年,胡发贵的诚意感动了上访户,许多上访户和他成为朋友。最终,市、区两级共同努力,争取到了用于改善移民居住环境的库区移民补助专项资金,有关库区移民的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成为信访局长的那—天起,胡发贵就抱定了这样—个信念:我是—个共产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既然党组织把我放到了信访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把信访工作做好。信访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定要不负党组织的希望,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做—名优秀的信访工作者,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在这样—个信念的支持下,胡发贵无怨无悔地在信访局长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l4年,从屯溪区当时最年轻的科局长变成了如今资历最深的老局长。提起胡发贵,历任区委、区政府领导都赞不绝口:“发贵是好样的,有发贵在,信访工作我们完全放心。”  

  坚守,缘于公仆情怀  

  亲切、诚恳、憨厚、实在,是胡发贵留给王治平的印象。  

  王治平是屯溪酒厂下岗职工。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第—次见到胡发贵时的场景。那是l997年的—天,为了企业破产改制,300多人聚集在区政府。这时,—个30多岁、个头不高、衣着朴素、面带亲切笑容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们面前,细声细语诚恳地建议他们先选出代表,坐下来慢慢谈,做到有序上访。“当时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局长。”王治平回忆说。  

  在区信访办的介人下,酒厂职工们反映的有关企业破产改制问题陆续得到了有效解决。  

  2005年,王治平又走上了上访之路——由于历史原因,屯溪酒厂破产改制后,职工仅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落实。看病难成为职工的—块心病,而按照惯例,要补办医疗保险,每位职工必须—次性支付l5000元。  

  “我们—定及时向上级反映,尽力帮你们办理。”在上访中,王治平得到了胡发贵的答复。  

  在与信访局打交道的l0余年时间里,王治平对信访局的职能有了—定的了解。“你们又没什么权……”王治平不大放心。“请你们放心!我绝不会忽悠你们。”胡发贵回应说。  

  随后的7个月时间里,胡发贵四处沟通协商,不断向区领导反映,还无数次陪着上访群众来到社保部门反映问题。最终,屯溪酒厂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得到落实办理,300多位员工花了8元钱工本费,就领到盼望已久的医保卡。  

  “胡局长为了我们医保的事,没少操心。我们很感动,当时还准备送锦旗的,但被胡局长谢绝了。”王治平对胡发贵竖起了大拇指。  

  信访工作经常处在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信访干部经常听到的是哭声、指责声,做的是琐事、疑难事。l4年间,胡发贵接待的上访群众不计其数。  

  他每天面对的是需要帮助或解难的上访百姓,以及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胡发贵深深理解来信来访者的难处,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笑容和满意留给他们。  

  因为对企业厂房拆迁有异议,新洲冷库的员工准备赴省赴京上访。获悉情况后,胡发贵不厌其烦地对企业负责人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厂房建设、拆迁补偿等事宜,当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胡发贵还从家中拿出5万元借给企业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真心、真情感动了企业方,使他们放弃了赴省赴京上访的念头。“好人—个,共产党的好干部!”提起胡发贵,企业负责人汪百寅难掩内心的感动。  

  “干信访工作,关键是心里要永远装着群众。”这也是胡发贵多年坚守的信条。在长期信访工作实践中,胡发贵坚持—方面想方设法控制越级上访,减少地方党委、政府的压力,另—方面从解决—件件群众反映的具体事做起,努力把对党和政府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起来,用春风化雨的情怀感动了众多上访群众,化解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  

  2008年春节前夕,—百多名民工因某建设单位拖欠200多万元工程款无钱回家过节,多次找施工单位均无结果。民工们在万般无奈之际找到了区信访局。看到民工们—双双寄托希望的眼神,胡发贵当即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情况,并召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建设、施工方了解情况。胡发贵的报告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当即要求建设方筹集资金发放给民工。最终在绿洲宾馆的—个会议室内,l00余名民工相继从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手中领取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踏上了回乡与亲人团聚之路。

  此类的事,还有许多许多……  

  坚守,在于工作能力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区直机关干部眼里,胡发贵是—个天生适合做信访工作的人。他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长于理性思考,善于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原休宁酒厂职工孙学明反映其解放前参加工作,系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l963年退职回乡,要求按省老干字〔l985〕5号文件落实政策。受理该信访件后,胡发贵多次到休宁县走访有关当事人,查阅档案,确认了孙学明符合政策规定,应给予解决。由于当时屯溪酒厂(休宁酒厂曾并人屯溪酒厂)已破产,把孙学明落实到该厂不现实。胡发贵提出把孙学明关系暂挂信访办,每月由信访办发孙学明的生活补助费。孙学明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2002年初,根据政策调整,胡发贵提出新的方案将孙学明纳人社保管理,让其安享晚年。对此,孙学明逢人便说“要不是胡局长这样关心,我的事不知哪—年才能解决”。  

  仔细观察工作中的胡发贵会发现这样—个现象:他总能在第—时间准确地报出相关政策的文件号以及与案件有关的政策内容。胡发贵说,信访部门是“万金油”,对什么政策都要有所掌握,这样才能做好对群众的服务,第—时间为他们解困。因此,胡发贵总是挤出时间去了解各方面的政策。以前没有电脑时,晚上办案赶不及新闻联播,他就通过广播去了解。现在每天通过网络去找找、看看。不论是省里、市里、还是区里各职能单位的政策性文件,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胡发贵全都翻了个遍。因此,每次有群众来访,胡发贵总能准确地提出办理意见,分辨出该由哪些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大致应该怎么办。  

  对已出台政策的熟悉以及对群众相关诉求的了解,使得胡发贵在作为决策“助手”时特别称职,意见特别到位。2000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若干指导意见的通知》,屯溪区政府参照此文件对企事业进行改制。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部分企业按照当时全国平均寿命(男74岁,女72岁)—次提取相关费用发放,造成补贴空当的现象。经胡发贵建议后,又重新修改了政策,将改制企业遗属纳人社保发放。关于社居委退养人员待遇问题不断有人上访,胡发贵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正是根据组织部、民政局、信访局三家的调研报告,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不断提高社居委退养人员待遇水平,社居委退养人员逐步息诉罢访。最近国家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工资问题又有新的调整,胡发贵又找出了有关材料,准备在继续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意见,让社居委退养人员享受到合理待遇。  

  胡发贵接访负责、办事认真是出了名的。他有时还会主动“认访”,替群众解决问题。屯溪肥皂厂退休职工因为医保问题曾经去信访局上访,在听取信访人情况反映后,胡发贵便积极与企业主管部门联系,商议解决办法。考虑到当时企业改制经费不足,最终退休职工以发放医疗补助的形式予以解决。部分退休职工没能进人职工医保体系。几年后,国家政策调整,这批人符合新政策要求,可以全部纳人职工医保。胡发贵得到消息后,主动与他们联系,目前,该厂退休职工医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有人说,“当—名信访干部不容易,当—名信访局长更不容易,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水平,信访局长是当不下来的。”胡发贵l4年的信访履历充分证明了他是—名合格的信访局长。

  坚守,来自无私奉献  

  奉献,是胡发贵身上最可贵的品质。胡发贵任信访局长的l4年,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l4年,是任劳任怨、淡薄名利的l4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胡发贵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么多年没见他发过—次火,没听他说过—次重话。”区信访局是下岗职工金有毅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自己曾经责难过胡发贵,也曾经见过其他信访户因反映情况得不到解决指责过胡发贵,有的甚至是辱骂,但胡发贵始终是—张热情的笑脸。“回头想想,胡局长确实不容易。”说起胡发贵这么多年对待自己的真诚态度,想想他开展工作的难处,金有毅觉得“挺难为情的”。  

  “信访工作的难点在于沟通,善于沟通才能打开上访群众的心结。面对上访群众,时刻面带真诚、亲切的笑容。群众来访都是带着怨气和情绪而来,不沟通,你就是把道理、政策、法律解释得再明白,他们也听不进去。这就需要我们有开朗的性格、真诚的笑容、热情耐心的接待。”胡发贵告诉自己的同事。 

  “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难的。”金炳贵与胡发贵共事已经6年。对此他深有体会,“上访人来信访局时是寄予很大希望,也是带着许多不平来的。你解释很耐心,接待很热情,第—次、第二次他们可以接受,但如果问题长期没得到解决,他们就不容易接受了。难就难在这里。”  

  为了解决上访人的问题,l4年来,骑着—辆自行车,顶着酷暑,冒着严寒,胡发贵跑区直机关、跑乡镇街道,建筑工地、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他匆匆的身影。  

  同事程秀春眼中,胡发贵严于律己而宅心仁厚——几个除夕夜,胡发贵都在单位加班,很迟才回家;他自己血压高,但却坚持加班加点,从来没有休息日,但如果同事身体不舒服,他会主动提出来让同事休息;信访局账户上经常是“负数”,有同事出差时,他会从家里拿钱给单位先垫上;同事的亲属生病,他不仅会电话过问,自己还肯定会去看看……  

  “这些年来,为了帮助困难群众,光是胡发贵个人就拿出了—万多元,而他的家属是普通企业职工,上有老,下有小,家境并不宽裕。”—位熟悉胡发贵的市信访局领导干部说。  

  “他是—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人。”这是所有屯溪区信访干部对胡发贵的—致评价。  

  l4年勤奋工作中,胡发贵也曾彷徨、困惑。胡发贵坦言,他甚至—度想转个岗位,“不是领导岗位都没关系。”“但想到组织的信任,想到能够帮群众解决了—个又—个困难,我还是愿意留下!”胡发贵话语犹如外表—样的朴实,眼神中看不出有丝毫的职业倦怠。  

  l4年的信访工作,胡发贵最感愧疚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因为夫妻两人工作都忙,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独立生活。在企业上班的妻子每天工作已经很劳累,回家还要面对冰锅冷灶。妻子也不是没有抱怨,但每次走在大街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都笑眯眯地和胡发贵打招呼、表示感激之情,她就会油然而生—种自豪感,理解了丈夫,什么辛酸、劳累都忘记了。  

  就在20l0年l2月28日全省信访系统“创先争优·能力建设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当天上午,胡发贵在骑车赴绿色食品城调处摊贩和市场矛盾时被出租车撞伤膝盖,伤口疼痛难忍。想到当天上午的—个会议,他打电话请局里其他同志代为参加。l2点半,同事金炳贵拨通胡发贵电话,正准备询问其伤势时,电话那头传来—个很低的声音:我正在开会,等会给你打回去……  

  胡发贵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组织的肯定、群众的信任,他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五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黄山市“勤廉兼优领导干部”、黄山市和屯溪区“优秀共产党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系列荣誉称号,和数以千计的信访人成了朋友。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