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9 21:37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7版 2024 08/08 14:30 | 查看:2910次
入户敲门,门开了一点缝,还没来得及开口,就传来一声怒骂,对方狠狠摔上了门。
这样的闭门羹,厦门市湖里区“禁毒妈妈”志愿者高碧华不知已经吃了多少次。
2005年,刚开始接触禁毒工作的高碧华,就常常被戒毒康复人员冷眼相待,有的人明明在家,却不接电话、不肯开门。“朋友远离、亲人不解、家人抛弃,他们敏感脆弱,一旦接触外界,就会产生应激反应。”高碧华说。
湖里区江头街道戒毒康复人员阿红(化名)和她的丈夫,就曾让高碧华屡屡受挫。在多次戒毒后,他们几经复吸,家产殆尽,对外人的劝阻不管不顾,甚至出手相向。长此以往,阿红的丈夫身患肺部重疾,穷得连治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没有人愿意帮她,我就先帮她找到一份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然后为她丈夫买了一台呼吸机,久而久之他们就接纳了我。”高碧华回忆。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阿红就会来到街道特殊人群关爱服务管理工作站和高碧华唠嗑,聊完后还会来上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们并不是坏人,只是走错了路,只要愿意像母亲相信自家孩子一样,给他们时间与陪伴,他们同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回归生活。”高碧华把戒毒康复人员比作是“迷路的孩子”,“孩子们”收获了爱、亲情、温暖,慢慢地就视高碧华如同自己的母亲。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阿峰(化名)就是一名“迷路”又固执的孩子。有一天凌晨3点多,已经入睡的高碧华突然接到阿峰母亲的电话:“我儿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直喊着‘我快要死了’,快来帮帮他!”听着电话那头着急的求助声,高碧华迅速穿好衣服赶到了阿峰家。
“有人要杀我,妈妈快来救命……”房间内的阿峰精神出现幻觉。“我来了,不着急,有话慢慢说……”高碧华隔着房门安慰。听到高碧华的声音,阿峰渐渐冷静下来,最终打开门,手上还流着血。见此情况,高碧华马上和其他“禁毒妈妈”一起,将阿峰送到附近医院包扎。
“我印象太深刻了,那时阿峰的父亲坐在急诊室门口椅子上,老泪纵横,满脸愁容,嘴上一直嘟囔着以后该怎么办。”高碧华说,从那一刻起,她下决心一定要帮助阿峰。
接下来的几个月,高碧华只要一有空,就找阿峰聊家常,陪他吃饭、看电视、玩游戏,陪他过生日,参与到阿峰生活的方方面面。阿峰渐渐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生活重归正轨。
从事社区禁毒爱心帮扶工作并非易事。有的人畏难,一开始就没有参与;有的人受阻,选择半途放弃……但高碧华一坚持就是18年。“人多力量大,身边越来越多热心人士加入进来。”高碧华说。
2008年,在湖里区禁毒办与江头街道的支持和牵头下,“禁毒妈妈”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
心理辅导、组织团建、找工作……“禁毒妈妈”成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抵挡毒瘴的防风林。经过多年发展,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135人。点点微光聚集成火把,照亮了一群曾经的迷途者重回正轨的艰辛之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周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