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影——慈 善 玫 瑰

发布时间:2008-11-07 08:00 | 来源:中国哈尔滨 www.harbin.gov.cn 日期:200 | 查看:1026次

  
——记通河县红林善德敬老院院长汪晓影先进事迹
今年40岁的汪晓影是红林善德敬老院的院长,从小立志敬老、爱老的她,从2001年开始,个人出资筹建黑龙江省通河县红林善德老年公寓,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义务收养“三无”(无儿女、无生活来源、无生活能力)老人,四年中总投资近百万元,累计收养“三无”老人100余人,她不辞辛苦,不怕脏、不怕累,为老人端屎端尿,把老人当成亲生父母一样的供养。在资金紧张,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动员父母、兄弟姐妹和亲属共21人参加到照看老人的队伍中,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为老人养老送终,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和好评。她本人被授予哈尔滨市第三届“十大孝星”荣誉称号。甘愿奉献是她一生不变的信念。

  汪晓影的善根像一棵树,从童年开始在岁月的森林与日俱增着茂密。1980年的除夕夜,她的妈妈给了她10块钱,让她去买蜡烛,汪晓影刚一出门,迎面碰上了一位驼背弓腰、面色布满凄凉的老人。老人拄着拐棍的手颤抖着伸向她,寒风中浑浊的目光有无限的哀求。干瘪乌黑的手背裂出一道道蛛网般的血口子,那血口子,那衣不遮体的凄景和孤独中的绝望刀一般刺痛了汪晓影。她毫不犹豫地把10块钱塞进老人的手里。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双手死死地握住钱和她的手。老人悲凉的乞讨景象和那无助的哀求总在她的梦里出现,像空气围绕挥之不去。从那时开始,她就立志将来要把那些沿街乞讨的老人都集中在一个温暖的有吃有喝的大家庭里。此后,她总是把零钱存起来,送给那些流浪街头的老人。

  1993年,婚后的汪晓影随丈夫搬到山东济南市,开始做小本生意,她做生意除了挣钱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对所有沿街乞讨的老弱病残人给予施舍,不要他们的钱,给他们吃喝。无论在哪里碰到要饭的老人,都要这样做。

  1995年汪晓影和丈夫筹借了资金买了一艘货船,在京杭大运河上开辟了水上运输生意,用艰苦和汗水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在京杭运河拥有了自己的船队。汪晓影和丈夫由原来的清贫者变成了财富的拥有者。她那15岁时的梦再次升起来,她那抚养街头流浪的老人、没有生存能力的孤寡老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她决心要回到家乡办一个慈善养老院,免费收留流浪在街头的孤寡老人,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从此她走上了一条无怨无悔的慈善之途。

  不求回报是她一生不懈的追求。

  2001年汪晓影回到了家乡通河创办敬老院。她用10万元租用了一套2000平方米的废弃了十几年的学生宿舍,重新装修了室内外,给老人购置了床被、桌椅、洗漱用品以及电视、冰箱等系列生活用品,并亲自为这个养老院起了一个她心中带有孝道的名字:“红林善德老年公寓”。一个月后,在通河民政局的支持下, 26位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的老人相继而来。他(她)们的年龄最低是65岁,最高是93岁,其中有6位盲人,3位聋哑人和4个瘫痪在床上的老弱者。这些终年无人关爱的老人高兴得老泪纵横,他(她)万万没有想到,会从天上掉一个汪晓影这样以慈悲为怀,以善孝为己任的充满大爱的女儿。老人们抢着拉住汪晓影的手,倾吐一生的酸楚和常人难以想像的坎坷经历。这一切更加让汪晓影的敬老爱老的养心坚定不移。她告诉所有老人:“从今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吃药看病都由我来照顾你们。我就是你们的亲生女儿!

  为了快速安置好第一批老人的生活,她风风火火从外地临时雇用了几位服务员。但是这些流浪惯了的老人脾气个性极强。常常让人无所适从,82岁的王东荣老人性格古怪,不能听一点逆耳的话。他总是把大便便到裤子里,服务员每次擦洗都被其骂跑。汪晓影知道后,亲自为老人服务,像亲闺女那样给老人洗脸洗头剪指甲,并把老人便在裤子里的大便清理得干干净净。

  每逢老人们过生日,汪晓影都精心筹备,订做蛋糕,亲自上灶,请来“二人转”祝兴。耳聋的婆婆一生也没过过生日,在她80岁寿辰那天,高兴得喝了许多红酒,用苍老颤抖的手写下了“八十修来如此福,今生无憾心已足”的肺腑之言。

  慈悲敬孝是她一生格守的名言。

  汪晓影的善举赢得了社会赞誉,四面八方的孤寡老人投奔善德老年公寓的数量越来越多。汪晓影的责任和负担随之类加重,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以及意想不到的医药开支、住院开支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昂贵的健康费用不是光有孝道能够解决的。此外,公寓陆续来的老人最多时高达100多位老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服务工作量也越来越处于艰难之中。汪晓影在为每个房间配置了彩电、收音机、饮水机、冰箱、水具后,数年的生活开销已花掉了30万。眼看着这么多的老人面临公寓经济危机,丈夫在运河的经济收入也开始受阻,年收效滑坡,计划每年拿出30万支持汪晓影的承诺已无法兑现。汪晓影急了,坐火车两次去济宁运河找到丈夫,痛心的卖掉了一条货船,再次筹措40万元顶住了老年公寓的经济危机。生活费用可以坚持一个时期了,服务问题随之而来,从社会上招聘服务员,一是现代年轻人很少能耐得住终日照顾老弱病残人的寂寞和辛苦;二是高价招聘服务员,汪晓影又承受不了这笔开支。无奈的汪晓影找到了妈妈诉说了苦衷。她和妈妈商量,从家庭中寻求支援。汪晓影召开了一个家庭会,她对数十口人恳切地说:“老年公寓现在服务缺人手,这些孤寡老人太可怜了。你们如果不嫌弃,不怕挨累,就过来帮我一把,吃住我全包,每人每月300元钱工资。我做的事,可能你们还不理解我,还会拒绝,但是,不管怎样,请相信我,我是在做一件最终是光荣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老的,现在,我们关怀了这些无家可归的无儿无女的老人,当我们的晚年来临时,一定会有报的!”汪晓影的话,被家里的人接受了。由21人的汪氏志愿者团队组成了最佳敬老阵营。他们各有岗位,分工明确,从室内外、床上床下采购起居,管帐厨房一条龙干得乐此不疲。

  在数年收养孤寡老人的漫长操劳中,离去的老人享受了人间真情的温暖,新来的老人又开始在汪晓影金子般的关怀下安度晚年,这位以慈悲为大义、以敬孝为光荣、以博爱为生命的善女,在为100多位无亲无故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后,至今恪守着她一生的名言:“所有孤寡老人都是我的父母,我不求任何回报只愿尽孝。”

  汪晓影的爱感染了更多的爱心,她们的家庭无偿赡养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的义举又一次在通河县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并掀起了一般敬老爱老孝老的热潮。汪晓影的无私之爱、无功利之孝,无目的之善,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花结果传唱四面八方。有许多全国各地的慈善人士慕名来到汪晓影的身边,像欣赏一朵世间的奇花那样久久流连。

  2006年5月1日国劳动节,中国老龄委员会、中国民政部授予汪晓影“全国敬老爱老之星”的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 “感动哈尔滨”人物荣誉称号 ,汪晓影在接过洒满爱与光荣的证书时激动地说:“让中国的所有善良、有志于敬老的人们组成慈善的星空吧,我只是其中的一颗!”(责任编辑: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