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20:07 | 来源:安徽文明网 2023-09-22 18:28 | 查看:114次
刘学文,男,1947年2月生,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村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大鼓”传承人。27岁学习大鼓书,并能够独自登台说书;43岁在水泥厂上班时不慎烧伤双眼导致双目失明,而这并不能使他气馁,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说书水平。46年来,他遍访村民,汲取民间语言养分,创新、改编鼓书,在说唱中传播党的好声音,弘扬生活真善美,累计推出作品100余个,义务演出2000余场,受众达2.2万余人次。曾获评“安徽好人”、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荣誉。
苦心学艺不负热爱寻光明
刘学文的父亲刘家才是常山庐剧团一名艺人,在父亲的熏陶下,刘学文从小便酷爱曲艺,6岁起便和父亲学习庐剧,7岁时就能登台演出,逐渐成长为剧团的台柱子。1973年,拜“安徽大鼓”名艺人陈天怀为师,学习说唱大鼓书,他勤学苦练、处处用心,1977年,学有所成,正式登台说书。
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只要刘学文一说书,村里的百姓都带上小板凳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坐在他的身边,随着一个大鼓、一张快板、一根鼓槌的演奏声响起,刘学文说唱起大鼓书来。那时,刘学文常说唱的曲目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呼杨斗》,他铿锵有力的鼓点,韵味十足的腔调,深受村民喜爱,给繁忙劳作之余的村民带来精神食粮。
1990年,刘学文在常山水泥厂当班时,不慎烧伤双眼,导致双目失明,然而他没有放弃对大鼓书的热爱。看不见,就靠耳朵听,收音机、MP3成为刘学文学习的主要渠道。从早到晚,只要空闲,全部用来听书。因为看不到,为了记住新唱词,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别人一句句地读,他就一句句地学,直至牢记心中,每篇记下来往往需要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反复复听,认认真真磨,知识、技能全部渗透在心里。他想:“虽然眼睛看不见了,可只要坚持学下去,仍然能把大鼓书传承好,唱给老百姓听,不断发扬光大。”
创新说唱“乡音”如水润民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位父老乡亲喜欢听书,给我捧场,我心里乐呵”。不论是鸦窝村的村民还是慕名邀请刘学文去演出的邻村听友,无论是农忙农闲,还是夏夜冬天,只要有村民想听,刘学文都带着大鼓去说唱,渐渐形成了村民们“点餐下单”、他“送货上门”的说唱形式。40年来,刘学文拄着盲人棒,步履颤巍而又坚定地踏遍章广镇及周边乡镇的20余个村的80余个村民组。
为了让大鼓书更受欢迎,刘学文还经常走村串户询问一些老观众的意见,即使出门不太方便,他也坚持自己上门询问。1995年的一个冬天,下着小雨,从村民家返回的刘学文,由于道路湿滑,一不留神跌进了家旁边的水沟里,衣服都湿透了,被村民发现扶起后,他记挂着刚刚收集到的宝贵意见,连湿衣服都顾不上换,急忙架起鼓开始了编排。
在说唱方式上,他将唱腔技巧和本地方言结合起来,让村民想听大鼓书、听懂大鼓书;在说唱内容上,他不断挖掘创新,汲取民间语言养分,进行创新和改编,整理出了《报母恩》《孝敬老人美名传》等一些经典老作品;他还将大道理说唱成小故事,创作《残联惠残民生暖人心》《鼓书说唱话振兴》等一批新曲目,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爱听、爱看,更容易记得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了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其创编的说唱大鼓书作品《二十大精神指航程》在2023年一季度“安徽好人”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进行表演,受到一致好评。
“现在镇里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他们文化程度有限,每到农历逢五、十日下午,我们就邀请刘学文在文化舞台旁枫杨树下为群众说唱大鼓书,宣传新时代党的惠民政策、乡村新面貌及身边的好人好事,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能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还能为他们送去欢声笑语,关键是老百姓都很喜欢。”章广镇宣传委员杜陈陈说。
“我没有文化,不识字,电视上的节目很多我也看不懂,但是老刘的大鼓书我能听懂,我就喜欢听,前段时间他刚给我们讲过党的二十大,上次儿子回家,我和他说二十大精神为我们百姓指航程,还把他吓一跳,讲我这个没文化的老头子也能紧跟国家大事了。”村里的张爷爷说起刘学文的大鼓书就夸个不停,刘学文的的大鼓书让他们知道了很多国家大事。
40余载坚守不辞长作传承人
“安徽大鼓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流传近400年,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不能让它失传了。”这是76岁的刘学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要让更多人知道安徽大鼓,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刘学文免费培训学员80余人,正式收徒5人。鸦窝村村干程翔是刘学文的徒弟,2018年,他刚来到村里工作就跟着刘学文学艺,现在已经能跟着师傅的鼓点说唱了,经常能看到师徒二人在百年枫杨树下说唱大鼓书的身影。刘学文始终坚持“人多人少一个样、环境好坏一个样、有酬无酬一个样”,46年来,他在农村社区、学校等地进行义务演出,累计推出大鼓书作品100余个,演出2000余场,听众2.2万余人次。
2019年,章广镇筹建鸦窝村乡村记忆馆,刘学文听说后,主动将家里的农耕老物件和自己用了40年的安徽大鼓捐赠给记忆馆,希望能为村民们留住浓浓乡愁。
现在,头发花白的刘学文仍然执着地为传承而说唱大鼓书,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上听大鼓书,不仅镇村里的老人积极性很高,孩子们也喜欢跟着刘爷爷后面学唱,让渐行渐远的乡村“大鼓”在山乡章广这片红色土地上绵延不绝。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刘学文是乡村文艺的“守望者”,他执着坚守于服务乡间,用大鼓铿锵动人的力量,让乡村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激荡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动人旋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