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25 08:01 | 来源:凤凰网 2011年03月25日 08:24 | 查看:1470次
近年来,陈光标在扶危济困、慈善捐赠方面因其慷慨大方,被冠以“中国首善”之美誉。但他的高调慈善引发全球式的激辩。有人称他为“裸体慈善”,也有人称他为“暴力慈善”,还有人认为他就是借慈善“作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从国内多处灾区到台湾,尔后又转战日本,他一路走来一路捐赠。有人戏称为“陈光标满世界撒钱是否想征服全球?”然而,陈光标本人却认为,他希望用高调慈善刺激富人行善之道。时下,陈式“裸暴秀”能否推动公益慈善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褒贬有之,正反难辩。(3月23日 人民网)
慈善一般都是与怜悯,同情,大爱等语词联系起来的,而给其加上“暴力”二字,总叫人难以释怀,之所以将陈光标的慈善称为“暴力慈善”,就是因为陈式慈善太过高调,已经超出了大众可承受的心理范围,前不久云南盈江地震,陈光标在给村民每人发放二百元之后,要求每位村民将钱高高举起,数万张百元钞票“染红”村子上空,蔚为壮观。如此高调,称之为“暴力”也未免不可,而陈光标也因高调行善引来了众人的非议和诸多“口水”,让人更为惊讶的是,面多众人为其贴上去的“暴力慈善”标签,他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需要我这样的‘暴力慈善’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慈善进步。”
诚然,陈光标慈善壮举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生敬佩之情,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尽绵薄之力。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如此高调的陈式慈善,为何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没有继续得到更多的支持,反而引起了诸多非议,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陈光标“暴力”式慈善能真正的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吗?笔者认为,这种“暴力”式慈善虽然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也能感染一部分人,但就长远来说,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之所以众人不接受陈光标“暴力”式慈善,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依然没有形成能接受如此高调行善的文化,没有文化基础和文化心理做铺垫,大家接受类似壮举很难不说就是在社会上推广也将阻碍重重,我国自古就有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大家对默默贡献之人的尊敬之情更是珍爱有加,当这种行为在媒体曝光后,起到的模范作用将会远远超过从一开始就大肆宣扬做好事的行为,雷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这种文化也早已深植在人们的心中,相对于陈光标“暴力”式慈善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迎合这种文化,也很难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大家并不买他的账。
其次,在我国来说,也并没有一种英雄主义文化,个人色彩并不浓厚,而对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崇尚自由,独立,英雄主义文化很受欢迎。而我国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主义,一种深厚的共有的民族情感,团结力量共度难关才是中华民族的写照。因此,从云南盈江地震到最近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陈光标都出现在了救灾现场,“撒钱”也好救人也罢,国人除了对其行为稍加关注之外,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赞同。因为,他扮演了一种“救世主”的角色,也给自己抹上了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这样的壮举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只是“敬佩”而已。
由于缺乏接受“暴力”式慈善的文化,陈光标“暴力”式慈善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越暴力只能引起大家更强的抵触心理,失去了群众基础,“暴力”式慈善并不能走远,而这种极强的英雄主义慈善夭折也非笑谈。笔者认为,解决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问题依然要从慈善文化建设上着手,而不是大肆宣扬带有“暴力”色彩的慈善,真正需要媒体传播的是一种怜悯,互助,博爱,同情的慈善文化,而不能仅仅为了吸引眼球就制造各种噱头,长此以往,大众传媒只能会把慈善文化带入一个误区,慈善事业的发展将会无从谈起。
我们应该在媒体上展现更加人性化的东西,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前进的力量,让贫苦大众感受到更多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更有尊严的生存,而非把慈善演化成一种施舍,这样的慈善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归根结底,只有当慈善文化在社会各类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家有了接受各种慈善壮举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心理,慈善事业才能大踏步的向前迈进。而从真正意义上说,我国需要的更是一种博爱,无私,怜悯,同情的慈善文化,把握住这个脉搏,我们的慈善事业才能找到出路,才能有力的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