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25 08:45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11年03月24日 09:27:17 | 查看:2233次
居委工作人员展示“楼道基金”的发票和账目明细材料。现场图片
“居民自己出钱为楼道里的老人成立一个基金的事情,我在国外住了16年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普陀区长风二村第二居委会1号楼居民老唐今年已经有99岁了,近日回国,他发现自己所住的楼里竟然有一个自发的关爱老人组织,并且拥有一笔资金作为活动经费。居民称,这笔经费有专人负责,并有一套财务体系进行管理。在基金的基础上,该幢楼的居民为身边的老人提供各种志愿者服务。
高龄老人众人照料
“我们这幢楼比较特殊,在搬过来之前,大多数居民已经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居民刘泉云是志愿者服务的热心参与人,也是“楼道基金”的组织人之一。刘泉云称,长风二村二委1号楼的居民原本是从其他地方拆迁而来,不少中年居民尚在年幼之时就得到了邻居的照顾。“当年的叔叔、阿姨如今都已七八十岁,有的还是独居,于是有些居民开始自发地去照顾他们。”
此前,1号楼里有几位居民会为老人买一些日用品,后来发现彼此都在做相同的邻里服务,于是一拍即合,成立了专门服务楼道高龄老人的队伍。
为了使更多居民能参与进来,他们在楼道里贴出一张告示,鼓励大家捐一些小钱为志愿服务出力。笔者从财务明细上发现,捐款者还真不少,大多是几十元的额度,甚至连清洁工也加入其中。“长风街道得知此事后,还奖励了1000元加入到基金中。”刘泉云称,当时也有居民质疑,认为这种形式不可靠,“所以我们几个决心要建立公平的制度。”
小区居委会书记杨梅芳表示,由于居委会参与到了“楼道基金”的监督和指导中去,所以多数居民觉得很放心。
基金管理讲究不少
根据众人的意见,“楼道基金”共有两名专人管理,一个管理账目,一个管钱和使用。曾经做过财务工作的张薇南专门负责账目的明细,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录下来,分毫不差。“我们只在成立的时候向居民募集过600余元,后来再也没主动收过,倒是热心的居民自己会捐一点钱。”张薇南称,每次用钱,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然后由负责保管经费的人与其他居民一同采购,最后拿着发票到她这里签字入账。“我每次都要请对方当着我的面把剩下的钱数一遍,确认和账上的金额一致我才能放心。”
刘泉云介绍,所有的钱都会用在过年过节组织老年人的活动上。而到了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这些居民就会把老人请出来,烧各种菜,购买汤圆、糕点等,让老人过个开心节日。
长风街道办事处社保科副科长史敏介绍,目前长风社区已经有近10个居委会也在采用类似形式的基金。对于居民的行为,街道将基金的管理权交到居民自己手中,街道通过居委会将指导和建议进行传达。
邻里间不只有“基金”
楼道的这几位居民与居委、物业协商,把大楼的门房间改成“老年之家”,把自家的旧沙发等贡献出来,买一点糖果、水果等,老人们则可每天在这里聊天。
由于享受到了基金带来的服务,1号楼的几位高龄老人也都表示要把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一部分加入到基金中去。1号楼的34位70岁以上老人中,每当有人去世,居民志愿者们就会用基金购买花圈代表居民送上。笔者在查看账目时发现,基金的经费也就千余元。
几位发起人希望,让这个基金更正规地发展下去,通过这种方式让楼道里的居民参与服务老年邻居,“特别是年轻人,要让他们知道尊老的传统。”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