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8 21:21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4-02-18 21:01 | 查看:2237次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何星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
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广、渗透之深,是世所罕见的。
2024年2月12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景区,一名游客在展示生肖龙新春饰品。图|新华社发(刘勤利摄)
中国龙文化有哪些特征?从中可以看到哪些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在当代发挥着怎样的价值?
1
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
从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来看,中国龙文化有六方面基本特征:
悠久性
在世界各民族的龙崇拜遗迹中,中国龙崇拜最为久远。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的具有传统龙特征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94年发掘发现的一条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掘发现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图|新华社
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从这条龙的形态来看,已经是人创造的龙,由此可推测,中国龙的起源至少达到万年。
连续性
从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到21世纪的今天,龙文化在中国历万年而不衰,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变异性
一方面龙崇拜形式自产生后,是不断演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另一方面是龙形象的变化。商周之龙、春秋战国之龙、秦汉之龙、隋唐之龙、宋元之龙、明清之龙,各有特色,每一个朝代或时期都在前人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形成与前一时期有所差异的龙形象。
多样性
形象的多样性。从颜色上分,有黄龙、青龙、白龙、黑龙、赤龙;从质地上分,有土龙、木龙、蚌壳龙、火龙、草龙、竹龙、铜龙、金龙、石龙、纸龙等;从形状上分,可分为有角龙和无角龙,有翼龙和无翼龙,有珠龙与无珠龙,有足龙和无足龙,有一首双身龙和一身双首龙,有人首龙身之龙,有龙首人身之龙,有龙首鸟身或马身之龙;从制作工艺上分,可分为堆塑之龙、雕刻之龙、图画之龙、刺绣之龙等。
民俗活动的多样性。从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求雨舞龙、求子舞龙、求吉祥平安的舞龙等;从形式来看,有赛龙舟、舞龙灯等。
神话传说的多样性。中国历史上的龙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其中龙生九子的神话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此外还有众多的关于龙王、龙母、龙女和龙王庙的传说。
祭祀仪式的多样性,历史上有各种祭龙的巫术仪式,有些民族,如苗族、彝族等,至今仍保留浓厚特色的祭龙仪式。
普遍性
一是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虽然有些民族后来改奉其他宗教没有龙崇拜习俗,但历史上有崇龙习俗。
二是大多数地区都有崇龙习俗,例如龙抬头节的习俗。
三是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等遍布全国,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则是寓意吉祥。
四是龙为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中国约有十二分之一的人与龙结下不解之缘。由于不少人“望子成龙”心切,因而龙年生的人也特别多。
五是表现在姓氏上,中国有“龙”姓,姓龙的人为数不少。
整合性
这是指文化具有使自身各部分合成为一个整体或相互关系紧密状态的能力。
2024年2月3日,位于山西大同古城的九龙壁。图|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摄
2024年2月3日,位于山西大同古城的九龙壁(局部)。图|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摄
我国有众多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遗存,比如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内蒙古、辽宁和山西等地均有发现,而且龙形象各不相同。据此推测,中国龙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也因此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逐步趋同,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从而使中国龙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和传播。
2
从龙文化中看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在一个整合的文化体系中,各种文化要素之间联系紧密、互相依赖、和谐共存。其中,观念、理念、精神、道德等核心要素,渗透到各种文化现象之中,龙文化也不例外。因而,我们可以从龙文化中窥见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等。
创新精神
龙文化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内部创新而形成的。例如,在狩猎、采集时代,龙主要是作为某些部落和民族的图腾。农牧业生产形成之后,龙成为主宰雨水的神灵,受到各地区、各民族的普遍崇拜。
秦汉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需要,中国龙文化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融合精神
龙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神圣动物,它是融合了走兽、飞禽、水中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优点而形成的。
宋代学者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引王符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著名学者闻一多在上世纪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并综合了其他部落的图腾形象形成的。
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龙的形象不断吸收国外的养分,使其更为完美。从汉晋到唐宋时期,中国龙的形象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上的龙,虽在奔腾,却给人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在南北朝时,龙的颈背上出现“焰环”,其造型是受佛顶上的“火聚光顶”之类佛教艺术装饰的影响。
至唐宋时期,此种影响更为明显。中国原无狮子,狮子形象是佛教东传后传入的。一般认为,狮子形象在东汉开始出现,到西晋时期较为流行,南北朝以后广为盛行。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象的演变影响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龙吸收狮子形象,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从国人以融合的方法创造龙来看,我们是善于融合的民族。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综合各国之长,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包容精神
中国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来自印度的龙王信仰的冲击,但中国龙并没有将其拒之于门外,而是对其进行包容与改造。
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佛教从东汉开始逐步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并与中国原有的龙崇拜相结合。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的龙王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发生了种种变化。
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也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国各地的龙王都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包容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与包容精神密不可分。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进取精神
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当、无所畏惧、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太空是龙腾飞的圣所,大海江河湖泊是龙遨游的乐园。这些都是龙开拓进取精神的一种表现。
勇于开拓,善于进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十分需要的精神。21世纪的中国人,要具有龙一样的开拓进取精神,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不断地开拓,不断地进取,是在激烈竞争的当代世界中保持不败的重要法宝。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精神,不仅难于在全球化中立足,更有被世界浪潮淹没的危险。
独立精神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或地区均有龙,但在外表和内涵上都与中国龙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21世纪,独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始终保有自己的特色,才可能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3
继承、弘扬和创新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们对龙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024年1月28日,游客在故宫汉字馆盖龙形象的印章。图|新华社
其一,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必须继承和弘扬龙文化的精华。
文化既有时代性,也有永恒性或超时代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我们必须正确、科学地看待龙文化。祭龙求雨、祭龙求子、祭龙求平安等观念,已经过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应抛弃。而艺术龙和民俗中的龙,具有很强的凝聚和娱乐的功能,具有永恒性。例如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许多是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或传统技艺,我们应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其二,龙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凝聚的纽带,文化认同的根基,情感联系的桥梁。龙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多元融合过程是统一的。随着龙文化的传播,与龙有关的各种观念和习俗融入到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中。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是中国人认同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标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三,龙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中国龙文化积淀深厚,它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于一身,浓缩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蕴涵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凸显了一个民族的风貌,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境界。在龙文化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融合精神、包容精神、进取精神和独立精神,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四,龙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弘扬和创新龙文化,是复兴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龙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丰富,为发展龙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如舞龙、龙舟竞渡,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应当充分开发龙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