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上海妈妈1个慈善基金

发布时间:2011-03-22 08:44 | 来源:中国网 2011-02-28 | 查看:1188次

  记得第一次见到施敏时,我们也都二十多岁,刚做了妈妈。20年后,在一个温暖的下午茶时间里,我们无意间谈到了彼此的愿望投资组建教育慈善基金会。

  同样是职业女性,施敏与我有许多相似之处。多年来,我们热爱工作努力工作,我们也倾心于家庭,特别是孩子的成长。如今,孩子们长大了,都如愿进了大学,踏上了健康的成才之路,而我们也都各自领域中有所建树。这些“人生收获”带给我们的是由衷的感恩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感谢一路走来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今天,崇尚品质生活的我们,更看重和需要“心灵的富有”。作为母亲,我们更希望自己是孩子们的榜样,教会他们慈爱慷慨的品行。

  更巧的是,通过施敏,我又结识了孙屹和毛静。孙屹是一位成功的职业投资人,多年驰骋在金融投资领域,成绩骄人。孙屹也是我见过的最典型的上海女子,温婉大气,笑盈盈的一脸幸福。孙屹不仅是“福美基金”的投资人,也是福美基金未来金融管理业务的领头人,有了她的专业操作,才能保障我们的慈善基金“保值增值”,持续发展。

  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毛静出现了。毛静和她的先生(一位企业家)都是施敏的大学同学,她加入我们,成为“福美基金”的又一位投资人和发起人。毛静对慈善事业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就和先生一起向红十字会捐赠了一笔数字可观的助老基金。毛静说,真的很庆幸终于遇到了知音!这话,也正是我、施敏、孙屹想说的。

  四个妈妈一台戏,有了“福美基金”,四个平凡妈妈的慈善大戏才拉开帷幕。演好这台戏,却不是单单靠我们四个就能完成的。

  行动:募捐1小时逾29万

  “福美基金”从无到有,还应该感谢施敏的先生和我的先生。正是在他们二位的鼎力支持,才有“福美基金”的今天。他们的努力和辛劳,让我们知道“人活着不止为自己,还要为别人”,否则便难有幸福。他们对家庭的付出和爱,成全了妈妈们的慈善梦。凭我们大家的力量将慈善传递给比“家”更为广阔的世界,这便是我们对生活最好的回报。

  去年11月27日,“福美基金”第一次募捐,项目是“关爱大山里的孩子”。发起这个活动,起因是,汶川地震后,我和丈夫捐助了四川广元地区苍溪县石马镇中心小学,小学有1000多人,重建校园主教学楼需要100万元。我和我丈夫捐赠了100万元,主教学楼修好后,我们去验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的,课桌椅都很破旧,食堂里没有桌椅,孩子们都站着吃饭,校园里也没有广播。

  于是,“福美基金”第一次活动就是为石马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募集桌椅。一套课桌椅只需要150元,校园广播5万元,食堂地砖4.8万元……那天来了近百位亲友,1个小时内,800套课桌椅的募捐完成,食堂修建费由三口之家认捐完毕,广播系统由3位爱心人士合作赠与……1小时的募捐活动共获得296049元善款。

  这些善款凝聚着现场所有人的慷慨和爱心。我实在没想到,“第一次募捐”能来这么多亲友,不少亲友都是带着孩子来的,不少捐款人也都是孩子,孩子们捐赠起来慷慨得出人意料,我只能感叹:民间慈善真是太有力量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天捐赠会上,我们还特别用PPT向大家推荐了一位“大山里的孩子”。那个孩子叫小敏,石马镇中心小学学生,父母都不在了,他跟奶奶一起生活,每个月家庭收入就是奶奶的50元低保,非常困难,我们希望捐赠人每月能为小敏提供300元生活费。出人意料的是,募捐现场,两位妈妈和一位小男孩不仅欣然承担了小敏的生活费,而且还引出了另一位妈妈和13个大山里孩子的故事。

  延伸:“董妈妈”跟13个孩子

  这位妈妈名叫董冬,是一位50来岁的全职太太,曾是心理咨询师。去年12月3日—9日,董冬孤身一人去了四川苍溪,在寒冷的天气里翻山越岭,通过当地小学走进13个贫困孩子的家。这些孩子大都生而不幸,有的刚出生就失去父母的关爱,有的才到启蒙之年,亲人却已离去。孩子们的生活很窘迫,冬天里还打着赤脚。董冬挨家挨户走访,跟孩子们促膝谈心,为他们做心理辅导,帮他们添置生活用品,甚至帮孩子们洗澡。一周的时间,孩子们都接纳了她,口口声声叫她“董妈妈”!

  令“董妈妈”震惊的,不是孩子们面临的贫困家境;而是贫困中的孩子们所表现出的自闭和自卑。她对孩子们的心理测试表明,13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多数都未及格。“董妈妈”回到上海后向我们讲述她在石马镇的所见所闻,我们当即决定为孩子们寄送冬衣和新鞋。更急迫的是,我们还要为孩子们找到“妈妈”,由“妈妈们”时常跟孩子们写信沟通。“福美基金”发布了这些救助信息,3天内,13个孩子就全部被认领了。捐助人跟我们签署了协议,保证每月上旬给孩子们写信,同时寄送280元当月生活费。

  这项救助是“福美基金”第一次捐赠活动的延伸,我们感谢“董妈妈”充满勇气的行动,感谢所有爱心人士对“大山里孩子”的关爱。

  记者手记

  30年来,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在社会财富积累过程中,也激发出众多出人意料的慈善思路、方式和故事,我们把这些统称为“创意”。

  近年来,因为从事慈善报道,记者遇到了不少“夏楠式”的慈善人士。他们共同的特点是:40-50岁之间,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从事着或从事过高收入职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积累了一些财富之后,就想从事慈善事业。

  毋庸讳言,浓厚的官方色彩,仍是目前中国慈善的一种特色。在当代慈善的萌芽阶段,这样的组织形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主流方式;凭借对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它的确能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用于第三次分配。但这种组织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脱胎于官方体制、准行政编制而缺乏活力和效率不高。当慈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民间化”渐行渐近,也是自然的事。

  于是,“上海妈妈”们出现了。慈善,对他们而言不只是做好事,更是一种全新的事业,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他们天生就喜欢这样的事业和生活。因为,他们的信条是:富有梦想,勇于行动,努力成就梦想。(作者:姚丽萍)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3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1-03-23 23:43:44 发表
匿名网友:好!!!

第2楼 陕西省咸阳市2011-03-22 21:49:41 发表
匿名网友:支持

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22 14:12:05 发表
匿名网友: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