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4 14:30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24-01-18 09:58:57 | 查看:128次
浙江日报 记者 应陶
初见周蓉,便觉得她身上有“光”。或许正是这种可亲可近的气质,很多熟悉周蓉的人都觉得:“和她在一起,温暖、安心,愿意说说心里话,放心把事儿交给她。”
作为杭州市临平区博爱之家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周蓉是该区9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上千名注册志愿者的带头人。从2010年至今,她牵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600余场,服务群众上万人。2023年底,她获评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十余载时光倏然而过,但周蓉在此期间的志愿服务温暖了无数人心。就像周蓉写在工作笔记本上的那句话:“凡人微光,可以成炬。”
一张被爱填满的时间表
周蓉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会更新。有时晒出和特殊孩子们做手工的照片,有时分享一段志愿者的故事,关于个人的事却很少。
记者问周蓉,对获评全国先进怎么看?她的回答很简单:“没想很多,日子还是照常忙碌。”
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认为周蓉不善言辞。但事实上,她只是在事业上太投入了——
“五八”博爱月、“博爱藕花洲”宣传月、“博爱送温暖”……接连不断的志愿行动,占满了她的时间表,往往这一场还没结束,下一场已在筹备的路上;她带领9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打造“一队一品”特色品牌,近6年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等主题宣讲186场;她每月牵头“牵手星星的孩子”关爱孤独症儿童项目,为特殊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
就连与记者交流时,周蓉也是边说边做着手工。她说,第二天要给特殊孩子们上课,得提前赶个样品出来。
一心投入公益值吗?周蓉笑着说:“心灵收获的温暖,比付出更珍贵。”
2010年,周蓉正式加入余杭区(后行政区划调整为临平区)红十字会。当时,她刚满30岁,过去的生活与公益并无太大关系。加入红十字会后不久,周蓉的内心发生了改变——从公益“小白”,到决定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触发转变的瞬间,她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天,作为新人的她,第一次跟着同事去福利院为孩子们体检。出发前,已为人母的她以为,这并不是难事。“我儿子和福利院的孩子们差不多大,都是学龄前儿童。”
可到了现场,周蓉有些发愣。孩子们的状况五花八门,有的在哭,因为害怕打针;有的爱玩,总想着离开队伍去玩玩具;还有的身体不好,需要全程陪着检查……从未同时照顾多个孩子的周蓉,显得有点手忙脚乱。幸好现场还有医务人员、老师及其他志愿者,大家互相帮衬,保证体检有序进行。
服务结束后,周蓉没有了刚进门时的慌乱,她静静地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小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个别伶牙俐齿的孩子,还主动和她说起了话。
那一刻,周蓉忽然有一阵感动。“刚见面时,会觉得孩子们可怜,相处久了,我发现他们和自己家孩子一样,很可爱,也很渴望被爱。”周蓉说,那一次,她初步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她想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做一个汇聚“光”的人。
一起牵手“星星的孩子”
十多年来,周蓉对公益有一种执着:“陪伴是没有休止符的。”
周蓉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她和十几个孩子的合影,她把他们称为“星星的孩子”。2013年,周蓉发起了牵手“星星的孩子”关爱孤独症儿童项目。
对这个话题,周蓉深有感触: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圈很小,他们只会和最熟悉的父母、老师互动,如何接近他们是一道难题。“这些孩子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与他们相处,要非常耐心,需要我们牵着他们的手,一步步往前走。”
时间久了,周蓉渐渐掌握了与他们的相处之道,“用平视的眼光看待他们,用长久的陪伴温暖他们”。她说:“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我有‘老母亲’的满足感。”
不追求回报,却总能获得意外惊喜。大约五六年前的一天,周蓉照常与志愿者们去特殊教育学校——汀洲学校开展服务。刚到现场,其中一位志愿者像往常一样和孤独症孩子们打招呼:“我可以抱你们一下吗?”没想到,一个孩子很快做出反应,伸出双手呈环抱状——为了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周蓉和她的伙伴们已经努力了3年。
周蓉在汀洲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受访者供图
周蓉恰好拿着相机,定格了这一瞬间。至今,这张照片珍藏在她的电脑里。每次打开这张照片,周蓉的内心依然会被当时的温暖所触动。
惊喜不止于此。2018年,在牵手“星星的孩子”项目中,一个叫源源的孩子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创作的画作在一次比赛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意大利,被当地著名的贝利尼家族博物馆收藏。
“我们陪伴‘星星的孩子’,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感动。”在周蓉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孩子们的画,桌上摆着环保袋、台历,上面的色彩同样来自孩子们的创意。“是不是很精美?”周蓉笑了,画很美,背后的故事更美。
一群传递光明的“点灯人”
微光成炬,造炬成阳。多年志愿工作,让周蓉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只有一群人“点灯”才能汇成炬火,释放万丈光芒。作为9支红十字志愿队伍的组织者,如今她更多地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个舞台搭得更好,鼓励更多的人来发挥光和热”。
根据不同的志愿服务内容,临平区的9支红十字志愿队伍除了“小手大爱”亲子志愿服务队外,还包括“生命爱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宣传志愿服务队、红十字爱心的士车队、红十字海豚应急救援队、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等不同的志愿队伍等。
周蓉(左三)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受访者供图
为了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周蓉充分鼓励志愿者发挥个人创意。比如结合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喜欢运动,又热爱公益的特色成立足球队、急救跑团,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公益。
为了更好地培育志愿队伍,周蓉为每支队伍量身定制品牌。如“救在身边”急救跑团品牌、“救在路上”爱心车队品牌、“生命的温暖故事”、“爱在第六对相遇”宣讲团等,不断强化每支志愿队的主要使命……
截至目前,博爱之家志愿服务中心直属注册志愿者1287名。其中,仅“小手大爱”亲子志愿服务队已在10年间从10个家庭发展至千余个,帮助困难人员600多名。
“刚接触这一领域,我也不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一听还很害怕。现在,我不但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还签了志愿捐赠遗体协议。”沈小丽是位爱心妈妈,在志愿服务团队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对接工作。她说,自己的进步离不开周蓉的带领,“她的付出总比我们早一步。”
临平区博爱之家志愿服务中心的爱心墙上,留下了临平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照片。周蓉随口就能讲出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这位捐献者为了符合指标,运动减肥30斤;那位志愿者不顾父母反对,坚持捐献,最后还带着家人一起做公益……
“开展志愿服务十多年了,我没有太高太远的奢望,只想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志愿服务的力量。”周蓉坚定地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