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6期】马贺年:八旬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连续18年做公益(图)

发布时间:2023-10-20 18:59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3-06-02 | 查看:261次

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18年以来自费57.6万元开展志愿服务,创办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自制社区宣传报栏,连续十几年到学校疏导交通,捐资建立了九州镇“城乡文化志愿者文艺宣传舞台”等等。

马贺年,男,1943年出生4月出生,中共党员,廊坊市第六中学退休教师。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18年以来自费57.6万元开展志愿服务,创办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自制社区宣传报栏,连续十几年到学校疏导交通,捐资建立了九州镇“城乡文化志愿者文艺宣传舞台”等等。先后获得“第七届河北省道德模范”、“2021年度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廊坊市广阳区国际花园社区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校园内外,经常看到头戴一顶党员志愿者的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的马贺年正在忙碌的身影。他爱管“闲事”“小事”,所以被大家称为“马管事儿”。

  帮教育

  马贺年是一名退休教师,教过语文,也教过历史,多年担任班主任,他把自己35年的光阴献给了三尺讲台。在退休的20多年里,他仍为教育事业努力拼搏着、奉献着。

  2015年,为了解决部分家长因上班等原因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问题,他投资4万元,组织多名退休干部职工志愿者开办校外辅导站,取名“4点钟幸福课堂”,开设了国学和读报两门课程,免费招生。“开设国学课程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告诉学生们不能忘记国学经典,开设读报课程是让学生们跟上当今形势,与时代接轨。”马贺年说。“4点钟幸福课堂”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准时上课,来上课的多是小学生。马贺年自筹资金为“4点钟幸福课堂”添置书柜,布置图片和标语,订阅多种青少年教育报纸杂志,还邀请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退休工人志愿者承担课外辅导班的辅导任务。为了让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他自费印制了《孝经》《朱子家训》《三字经》等书籍。十余年寒来暑往、风霜雨雪,年近八旬的马贺年始终坚持在管道局第三小学门前指挥交通,还帮忙排查校外设施、环境等安全隐患。遇到大雪堆积影响通行,他就带领志愿者进行除雪行动。

  2022年7月9日,在管道局第三小学学生报名的日子,马贺年向前来入学报到的小朋友发放学习雷锋的宣传册,教育孩子们牢记雷锋精神,争当“小雷锋”。马贺年自费1万多元购置了三尊雷锋塑像安置在三个学雷锋服务站,让更多的孩子每天都能看到雷锋,耳濡目染雷锋精神。只要关乎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各类小事,他都认真当作自己的大事对待。

  帮困难

  不管是大事儿小事儿只要是有志愿服务都有“马管事儿”的身影。

  1995年,马老师与管道局三附小领导带领60名师生到当时廊坊市安次县马柳乡段场中心小学扶贫支持教育。他任督导组组长。他率领60名师生在这里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和修整破旧校舍。回来后,他又与管道局中学和三附小两级领导商议,为段场小学捐助了40套学生桌椅并带队亲自押送到位。当这些桌椅被送到那里时,该校师生夹道欢迎。当时的现场掌声、笑声和欢呼声响彻在这所偏僻小学的上空。

  2016年初,在马老师的撮合下,国际花园社区老年志愿者与九州镇老年志愿者“结对子”成立“城乡老年人互助幸福院”,他投资五万元在九州二村,在他自家的宅基地院内搭建5间彩钢房和两间车棚,供幸福院使用。

  马贺年生活上节衣缩食,不吸烟、不饮酒、素食为主。教师节,河北省一所重点高中给马老师送慰问品折合现金400元,他把它交给《廊坊日报》记者,捐献给了廊坊市最困难的困难户禹彤家。除了留足和老伴的生活费之外,将大部分退休金,都用在了公益事业。“留德,不留财”,就是他的人生观。

  帮文化

  2016年年初,马贺年出资4万元在国际花园社区“两委”及九州镇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在九州镇村民活动场上搭建了一个150平方米的彩钢大棚,棚内搭设一个25平方米的封闭式舞台,起名为“城乡文化志愿者文艺宣传舞台”每月有两场大型演出,小型演出则天天有。经过城乡文化志愿者的严格把关,节目的格调、品位都不低。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演出水平的提高,周边群众越来越痴迷于大舞台,经常结伴来看节目。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他赶到市郊的九州中心小学,自掏腰包 3000 元,开办小学生书法课堂。与此同时,他还联系附近的孤寡老人设立乡村大舞台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多场联欢。据当地村民和小学生们反映,马老师的这一系列公益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当地村镇的乡亲和孩子们,每逢双休日大多都能见到他那熟悉的身影……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