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7 17:09 | 来源:新华网 2023 06/16 19:42:20 | 查看:9976次
新华社昆明6月16日电 题:为人民燃尽光热——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严勇、王研
2021年10月21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两天后,因医治无效,年仅45岁的法官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司法事业。群众心里的正义卫士、一心为民的老黄牛……扎根边疆基层法院工作24年来,鲍卫忠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为人民燃尽光热。
倾力“磨”案子
2020年的一天早上,鲍卫忠叫上同事驱车前往某村民小组执行一起故意伤害赔偿案件。因山高路远,加上车子半路出故障,到目的地已是下午2点多,也顾不上吃饭,直接去了村民家里。
鲍卫忠(左一)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控角村委会小坝卡自然村巡回办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被执行人因自身困难拿不出十多万元的赔偿款,申请执行人又因伤残急需钱治病。见两边都犯难,鲍卫忠只好申请执行救助,完成关于被执行人贫困的调查笔录,并开具相关证明。忙完已是晚上7点多,虽然饿了肚子,但鲍卫忠紧锁的眉头有了一丝舒展。
“再小的案子,如无法执行,会对群众权益、法律权威造成极大伤害。”这是鲍卫忠对工作的理解。
为标的5000元的合同纠纷案件6次赴现场办理;吃闭门羹,甚至还要对付对方挥舞的棍棒……面对执行难题,鲍卫忠就“磨案子”。耗费的是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却是人心。
就这样,鲍卫忠带着大伙“磨”掉650件积累多年的“钉子案”。他担任执行局局长后,局里办理的854件执行案件,没发生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用情解“难题”
“给当事人付执行款了。”一次,妻子周红追问还房贷的钱去向,鲍卫忠道出实情。
被执行人扎某因母亲生病花了不少钱,打工工资还未到手,申请执行人又急需钱,鲍卫忠就垫付了8000多元的尾款。接到书记员陈美红的回访电话时,扎某才知道半年前的这笔钱是鲍卫忠垫的。
鲍卫忠总是换位思考,为人着想,既维护法律尊严,又感化当事人。
干执行工作他有自己的“规矩”:首次去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距离不远,就不穿制服、不开警车。“为何不亮明身份?”年轻干警不理解。他曾说,老百姓看到警车会议论,对被执行人影响不太好,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工作。
一起标的额10万余元的合同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刀某因生活困难无法清偿。得知刀某在发展林下养殖产业,但鸡的销路不畅,鲍卫忠二话不说便掏钱买鸡,路过饭店就下车帮着推销土鸡,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慢慢地,来买鸡的人多了,因有了卖土鸡的钱,刀某每月按时把执行款送过来,直到履行完毕。
鲍卫忠(中)下乡为一起执行案件组织现场调解(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鲍卫忠尽心将司法温暖触及每一位当事人。在一起农民工工伤赔偿案中,申请人不分昼夜地给鲍卫忠打电话,发微信辱骂他没本事。面对这些,鲍卫忠毫不在乎,依旧好言相劝,讲解法规。得知被执行人拿不出钱是因“连环债”,他找到债务源头尽力协调,最终将款项执行到位。
在办公室被40多名申请人围在中间,他仍平静处之;被案件双方当事人左右推搡,实在忍不住,他走出办公室冷静一下;双方当事人发生冲突,他上前把人分开,然后把双方请到不同的办公室喝茶……“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鲍卫忠生前多次这样说。
为人民燃尽光热
在同事和群众心目中,鲍卫忠很负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但面对家人,他坦言不称职。
鲍卫忠工作总是很忙。领结婚证当天,他都迟到。“他经常加班到凌晨,出差一走就是一周。”周红说。
2016年,小儿子生病,见丈夫抽不开身,周红自己抱着儿子辗转各医院。直到儿子在昆明做手术的前一晚,鲍卫忠才赶过来,坐在床头给儿子唱歌、讲故事。把儿子哄睡着后,他的呼噜声也跟着响起来。看着丈夫一脸疲惫,周红把委屈和心酸咽了下去,剩下的只有心疼。
繁重的工作,让鲍卫忠身体的抵抗力越来越低,手指得了皮肤病,他一直没时间去看;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有些时候梦境和现实都分不清楚。每当同事关心地询问他的身体时,他总是憨厚一笑:“没事!”
这些年,鲍卫忠缺席了太多家庭的团聚、孩子们的成长,而唯一没有缺席的,是他胸前法徽所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即便是发病当天,鲍卫忠还惦记着一桩案子,催促执行干警尽快落实司法救助的发放。
“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事人的愁事和难事才是根本。”这是鲍卫忠秉持的理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