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安塞区曹凯:“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发布时间:2023-04-04 21:43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2-07-14 | 查看:1004次

7月7日,在陕北高原,沿着蜿蜒的乡间石板路上山,在一座干净整洁的院落里,一组组弘扬延安精神的标语映入记者眼帘,“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用延安精神教育下一代”……这就是在延安市安塞区的“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在安塞,只要提起曹凯,群众几乎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这可是咱的模范哩!是后生们要学习的榜样!”

  每天清晨,年过九旬的曹凯都会到“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打扫展厅,整理展品,为讲解工作作准备。虽然已离休31年,但他离休不离岗,常年奔走在村镇、学校、企业之间,将精力用于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上。

  曹凯是安塞区化子坪镇小山梁村人,1944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荣获“革命勇士”“支前模范乡长”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延安地区南泥湾采油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等职务。1991年离休以后,他本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精神,主动请缨担任了安塞县(2016年改为安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延安精神宣讲团团长,踏上了新的征程。

  万事开头难。首先摆在曹凯面前的困难就是缺少教材。为了在宣讲过程中更为准确、生动、具体地传达延安精神,曹凯不顾自身高龄,顶着严寒酷暑,不辞劳苦,广泛搜集、深入挖掘素材,自己动手整理编写革命传统教育教材。31年来,曹凯自费奔波于陕北和北京、上海等地,足迹遍及7个省、20多个县、40多个村庄,访问了近百名老红军、老党员,走访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等多处革命纪念馆,尽力搜集整理素材、编写教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积月累,曹凯收集了革命故事、回忆录、理论文章等800多篇300多万字,图片近5000幅。曹凯所有的讲稿都由他亲自撰写,经他写出的讲稿,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拥有了丰富的宣讲资料,曹凯便积极投身延安精神的宣讲。陕北的乡村学校分布分散,交通不便,但曹凯依然坚持走遍安塞所有中小学,义务宣讲延安精神。

  为了提升宣讲效果,曹凯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和宣讲地点调整宣讲方式和内容,把说唱、快板等形式巧妙地与宣讲结合。比如在安塞砖窑湾他就讲当地老红军孙立生的英雄事迹,在王家湾就讲毛主席在王家湾和转战陕北“三战三捷”的故事。

  30多年来,曹凯应邀在延安、西安、榆林等地义务宣讲770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和干部职工达100多万人次;总行程1.5万多公里,骑坏了两辆自行车。曹凯被群众誉为“行万里路,育百万人”的革命老人。

  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曹凯外出宣讲日益不便。他便用一辈子的积蓄,整修了自己的5孔旧窑洞,新建了7间平板房,把自家小院建造成了一座永久性的延安精神陈列馆。

  2016年4月,“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建成并对外开放,免费供青少年参观学习,讲解工作由曹凯本人担任。目前,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达10万多人。

  曹凯的儿子曹生章告诉记者:“给来访的人讲解延安精神和革命先辈的成长史是父亲最开心的事。他在讲解的时候走路比平时要快,因为他高兴。”

  曹凯一家是个有44口人、四世同堂的幸福和睦大家庭。在曹凯的表率作用和谆谆教导下,子孙先后有1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曹凯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延安精神宣讲先进工作者”“安塞区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作为党员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坚持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我一定要向父亲看齐,坚定不移地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曹生章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